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产品体系评价与调整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产品体系评价与调整研究姓名:吴顺建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张学陶20080501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产品体系评价与调整研究作者:吴顺建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杨米沙现代金融产品概念再定义-商业时代2007,(1)在金融营销理论与实务中,金融产品的概念有诸多版本.原因主要来自于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社会环境变化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对现代金融产品概念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并重新定义是金融行业的新课题.市场营销的产品要素解构及分层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金融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框架.2.学位论文王利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研究2007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不断上升,截止2007年3月中国内地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已经达到32万个,人们对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不少家庭逐渐将单一的存款形式转换为存款、证券、基金、理财产品等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形式,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更多的收益。其中,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以其风险较低、种类丰富、渠道便捷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自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了实质突破。2005年我国银行个入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则达到4000亿元,而2007年上半年,24家主要中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更达到3886亿元,预计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将接近1万亿。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基于银行的原因(1)扩大市场和争夺客户资源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可以说存款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银行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存效果非常显著,商业银行渠道最广、客户资源最丰富,但因为银行存款的收益较低,银行的高端客户不断被保险、基金、证券、信托所蚕食,对银行的冲击非常大。以银行理财产品为开端,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通过设计合理的理财产品,不但可以留住原有客户,还可以挖掘新客户,不断培养潜在客户。(2)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及有效化解系统风险我国银行业赢利主要来源是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其他业务活动带来利润所占比例很低。而信贷业务存在一个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一般和宏观政策、经济周期等因素紧密联系。政府如果想控制经济过热的局面,一般会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个时候央行回笼大量资金,提高准备率,控制放款,抑制市场投资,这时所有的银行都面临银根紧缩、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系统风险问题开始凸现。商业银行推出银行理财产品,能不断降低信贷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资产运用中贷款比重过大的盈利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信贷系统风险。2.基于监管机构的背景(1)鼓励金融创新和化解信贷系统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的各种违规空间越来越小,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管理层不愿意看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监管层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市场主体的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整体赢利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反过来,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又能有力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国金融机制的深化。从国外经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多只能属于金融创新初期的金融产品,离高级的理财产品还有很大差距。与信贷等高风险业务相比,风险权重较低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带来的风险成本较低,可以更有利于监管层在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两个目标之间统筹兼顾、进行平衡。此外,随着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与风险控制的“紧箍咒”,越上越紧,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除了想方设法补充资本金,同时限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外,还可以尽量选择那些不形成银行风险资产或者风险加权系数低的业务,以释放资本金。而银行理财产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监管层通过在不同的场合公开支持银行理财产品面世,直到最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监管层想努力改变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落后的决心。银行理财产品的适时推出迎合了监管的需要。(2)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由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长期低于CPI,形成负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出现“脱媒”现象,大量资金流出银行体系,流向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等高风险领域,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金融脱媒”也破坏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银行推出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一方面可以分流储蓄存款,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使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缓解“金融脱媒”,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3.基于投资者的背景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是为了拓展投资渠道,提高投资回报。由于我国的金融管制,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效率低下,中国的很多投资者尤其是老百姓投资渠道很少,最后不得已选择存款这种方式。在考虑通货膨胀、税收等因素后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率为负数,因此,投资者也希望一种新的投资品的出现,以提高收益。本文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主要从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本文之所以主要分析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个人理财的主要业务为人民币和外汇理财,而QDII理财产品又是2006年才推出来的,比较新。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概述,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定义;第二部分从产品实质、市场竞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从产品实质上看,个人理财产品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体;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个人理财产品是价格竞争与规模竞争同在的业务品种。第三部分对个人理财产品按照币种、客户获取收益方式、投资领域进行了分类。根据币种不同,理财产品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根据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第二章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分析,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了2006年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它表现如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庞大;预期收益率逐月攀升,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占主导;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优势明显:挂钩产品频繁新出,信用挂钩和股票挂钩产品尤为突出;中小银行意愿支付的产品收益率高于大型银行。第二部分对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也是重点阐述了2006年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它表现如下:外汇理财产品发行量激增;美元理财产品成外汇理财重头戏;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外汇理财产品类型多样化;挂钩产品发展迅速,股票挂钩产品最为突出;中小银行发行数量最多:外资银行创新能力最强。第三部分是对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QDII理财产品是2006年才推出的,虽然不久前才推出,但是其发行总体趋于缓慢,本文认为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虽然QDII容许中国投资者投资国际市场,从投资理念看,市场和产品空间扩大了,但QDII投资限制仍多;2、通常QDII是在本土资本市场表现不济时推出,让投资者走出去赚外国市场的钱,而2006年刚好是牛市大行情,所以影响了QDII理财产品的发展;3、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升值步伐加快,也令QDII产品变得不具吸引力。第四章是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七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目前的发展中存在很多共同的问题,将它们分开阐述存在的问题的话,会存在很多重复之处,所以本文在阐述问题和对策的时候并没有将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分开进行,而是主要针对它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商业银行主动营销意识缺乏;产品目标市场细分不足;理财产品层次亟待提升;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信息支持系统不适应业务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缺乏高素质的理财队伍等。第五章从八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首先,从宏观环境看,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整体国民的理财知识水平及理财意识,加快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及加快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第二,认为商业银行应积极宣传和主动营销银行理财产品;第三,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产品目标市场的细分;第四,认为商业银行应提升理财产品层次;第五,认为商业银行应增强产品差异化程度;第六,认为商业银行应提升产品信息支持系统;第七,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第八,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本文之所以选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次,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兴起的,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业务,此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学位论文李岚我国个人理财的投资策略分析2006本文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个人收入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情况下,以我国个人理财投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我国个人理财投资的基本概念、主要投资工具、在实际生活中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和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将投资工具分成稳健型投资工具和增值型投资工具,并根据每个投资工具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同时利用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用上证指数收益率代表我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代表我国债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重庆市的中房住宅指数收益率代表重庆投资住宅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建立了投资组合模型,再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的解决方案和投资策略。本文也引用了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提出的“100减去目前年龄”的经验公式,作为个人投资者初步理财的基本原则。基于我国目前个人投资者一般交由商业银行进行理财,本文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首先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很大的不足:理财产品层次低,品种少,只是简单的存、贷产品组合;理财产品基本上同质,缺乏品牌;个人信托业务涉足少;个性化服务不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限制、金融产品尚欠丰富、银行理财人员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在借鉴境外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加入WTO后的竞争形势,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通过加强对信用资源的利用、银行债权的维护、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信用奖惩的力度,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大量的金融产品创新,培养大量的理财专业人员等。4.期刊论文罗志华金融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及应对策略-金卡工程2004,8(9)信息网络安全:银行业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已形成了向信息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商业网站向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电子化的资金转账系统、数据清算系统、银行数据交换中心、数据备份中心等一整套金融电子化、信息化体系的创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电子化资金流转网络,打通了资金调拨、转账、清算、支付等e系列银色通道.先进的网络化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了产品优化,提高了产品层次.理财宝、速汇通、银证通、一网通、一柜通、国债通等一系列金融创新,更让客户得到了极其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5.学位论文李娜中国商业银行混业兼营保险业实证研究2009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加深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愈演愈烈,在中国
本文标题: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产品体系评价与调整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