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论文编号:J320150210992015年江苏省中小学“蓝天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参赛论文参赛类别:小学论文题目: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性的策略姓名:陈红娟通讯地址:江苏省大丰市南翔实验小学邮政编码:224100◆评审表(评委填写)初评复评终评备注一二三◆友情提醒:纸质论文和评审费原则上由各教师进修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集中寄送,联系人:陆老师、朱老师,电话0510—82932652。纸质论文寄送和评审费邮汇地址:宜兴市教育西路19号,《小学教师培训》编辑部宜兴工作室收,邮编214206。评审费银行转帐帐号:户名: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帐号:32001616250052501541开户行:建行东山办事处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性的策略大丰市南翔实验小学224100陈红娟摘要:在现今的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看似热闹,实则忽视了科学探究最宝贵的东西——“高效”。本文就现今小学科学课堂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引发思考,并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优化合作,课后延续等四个方面加以强化,着手提高科学课堂的高效性。关键词:科学课堂高效性体会策略小学科学课程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科学启蒙课程。现行的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摆脱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学生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了。但不难发现,在那些“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科学课堂的低效性和无效性,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重点,谈谈我对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性的一点体会和想法。一、科学课堂低效性的表现在教学中,小学科学教材的一课时中通常安排了好几个探究活动,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但是迫于时间的限制,有些探究活动刚开始就立马喊停,匆匆进入下一个活动。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此时的探究仅是一个形式,匆匆过场,这样的课堂可谓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以及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发现科学课堂低效性的主要表现有:1、探究活动的无序性。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而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自由探究活动时往往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材料任意摆弄,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2、探究活动的浅表性。科学探究最重要的任务是科学概念的建构,而学生的科学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戏活动的层次,对后续的科学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准备操作,缺乏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与制定,更缺乏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二、科学课堂低效性的形成原因从众多的科学课堂教学案例来看,造成科学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教师课前准备的随意性。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2、小组合作探究的低效性。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很多科学教师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探究并不合作,最后,许多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最终演变成了个人的表现。3、课外拓展活动的无效性。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究竟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三、提高科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对策根据以上几种情况,要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优化合作,课后延续四个方面加以强化。1、抓课前准备的有效落实,保证探究的效度。学校要重视科学课程的教学。课前准备要求教师要把力度放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材料上。备教材时,要求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教学预案时,要理解教材,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备学生时,要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备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材料优化组合与材料适时使用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在备完教材、学生、材料后,教师还要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以便减少因准备不足而派生出的无用环节,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2、抓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提高探究的深度。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主渠道。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作保证再好的教学设计意图也不能顺利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其次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一个是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和帮助。3、抓小组合作的有效组织,保证探究的效果。(1)要实行科学分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课堂效率低,除了与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没有合理分组并落实个人责任有关。一般来说,科学实验的分组以每小组4至5人为宜,教师在分组时要落实个人责任。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科学探究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观察或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工作,材料员负责探究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工作,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工作。当然,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的。(2)要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3)要及时评价调控。教师要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探究结束时,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不断提高教学效果。(4)正视异常结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在探究活动中,出现异常结论是很正常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一旦出现异常结论,教师应充分认识以真实数据说话的重要性,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实验过程和所获得的数据,如果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可以放在课后。引导学生反思,仔细梳理自己的探究过程,在反思的基础上,找到了问题的结症所在。在反思和重复验证的基础上,确定实验的结论没有错,或者自己找不出原因时,我们要勇敢地把自己的发现,实事求是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同学和老师帮助自己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症结所在,而不是匆匆走过场,草草收尾。正如所有科学家都会出现差错一样,分析、探讨错误的原因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极好方式。4、抓课外拓展的有效反馈,加大探究的力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时,要加强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确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要及时督促检查,鼓励评价,适当时可以交谈、书信、家长签字的形式取得家长对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支持。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反馈,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看,让别人来欣赏,使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同学间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热情,真正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当然,科学的课堂也不仅仅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也需要教师的理论讲授,没有理论的支持,学生就会是漫无目的、毫无头绪的。所以要提高课堂的高效性,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此外,科学课堂的高效性还与教师提倡评价的激励性等等因素有关,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提高科学课堂的高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安排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的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高效探究,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努力探索,我相信小学科学教学也一定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小学科里面也会蕴藏着大世界!参考文献:《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标题: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