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利用技术
浅谈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利用技术论文关键词玉米青贮饲料;制作;利用论文摘要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玉米青贮越来越为各奶牛场重视。介绍了青贮玉米的原理、设备,总结了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利用技术要点。玉米青贮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饲料的适口性好,牲畜喜食,易于消化,是奶牛的好饲料。而且玉米青贮饲料制作方法简便,保存时间长,保存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易于推广应用,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玉米青贮越来越为各奶牛场重视。但因玉米青贮制作方法及技术环节的失误或不严格,往往使得玉米青贮的质量相差很大,从而对奶牛及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现将玉米青贮调制技术及玉米青贮品质鉴定标准论述如下,供同仁参考。1青贮原理青贮是利用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0左右,达到对原料进行酸贮的目的。严格地讲是将青贮饲料经过压实密封,内部缺乏氧气,乳酸菌发酵分解糖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排除空气,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从而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抑制,发酵过程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此时,原料中的糖分等营养成分损失还不大。2青贮设备青贮设备种类很多,主要有青贮窑和青贮塔。青贮窑有地下式和半地下式2种,前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土质较好的地区,后者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较差的地区;青贮塔适用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国内以青贮窑为多见。青贮窖以水泥面为最好,这既可防渗水又可防透气,还可提高青贮的利用率。青贮池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饲料青贮量、原料的种类、奶牛场每天用青贮量的多少等(以青贮暴露面不超过2d为宜)。大约1m3玉米青贮料重550kg左右,玉米青贮发酵过程中,原料下沉10%~20%。因此,每1m3的青贮料,实际需用1.2m3左右的容积。3玉米青贮的一般制作3.1收割青贮原料要适时收割,最佳时间应在玉米穗乳熟期至腊熟前期、茎叶尚绿时收割,此时收割的玉米青贮营养最丰富。如果收割不及时,会降低青贮料的质量。收割过早,原料的含水量过高,通常在75%以上,制出的青贮料偏酸,酒香味不足,其适口性不太好,奶牛吃得多会引起奶牛酸中毒;收割过晚,青贮料水分少,青贮利用率低,压制时需加水,压制成本加大。压制水分65%~70%为好,因此及时收割与压制时间很关键。收割机械采用专用青贮收割机,这样可以降低玉米青贮的氧化损耗,减少养分损失。3.2装填压制玉米青贮料装填前,先对青贮池进行清理消毒,再在窑底铺1层塑料布或17cm厚的垫草(水泥青贮池不用),然后将切碎的原料迅速装入窑内。装料时要防止泥土带进窑内,应先对玉米青贮原料的水分进行测定,青贮料的适宜含水量以用手握紧原料,手指缝漏出水珠而不往下滴为宜。装料时边装边踩,每20cm压紧1次,大型青贮池可用链轨拖拉机或大型铲车压紧。窑装满后要继续装填,等原料高出窑面1m左右封窑。为保证青贮的压制质量,最好拌入青贮菌,具体用量以青贮菌的产品使用说明为准。3.3封埋封窑要求紧密,不透风、不渗水。先用塑料薄膜围盖好已装满压实后的原料,最好2层薄膜覆盖,认真检查塑料膜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及时封补好,以防漏气,再加土封盖,封土33cm厚并拍打光滑。封埋后1周内经常检查窑顶,发现裂缝或下陷应立即加土封严。4开窑利用青贮原料封埋后,一般经30d左右便可开窑利用(气温高,时间短)。取用时圆窑自上而下逐层取用;长方形窑可先开一端,逐段取用,随用随取。青贮饲料含较多的有机酸,有轻泻作用,开始要让家畜逐渐习惯口味,每次取用后应该尽量减少其与空气接触。奶牛初吃青贮料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喂量应由少到多,并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每头奶牛每天的喂量在12~25kg,产奶量多的牛喂青贮多,不产奶的喂青贮少,具体用量可根据奶牛场草料储备情况和奶牛饲养标准决定,但要讲究均衡饲喂问题。怀孕奶牛干奶期少用,围产期前后7~10d停喂。5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青贮料的颜色以接近原料颜色为好,品质良好的青贮料呈绿色或黄绿色,质量中等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品质低劣呈褐色或黑色。正常青贮料有一种酸香味,以略带酒香和水果味为佳;有强烈酸味者含醋酸较多,品质较次;若青贮料霉烂或带了酸味不宜饲喂家畜。良好的青贮料非常紧密,拿到手上又很松散,质地柔软略湿润,茎叶保持原状。若青贮料茎叶黏成一团或烂如污泥或是质地干燥、粗硬为品质不良,不适饲喂家畜。参考文献[1]李明,力吉牧仁,杨广勇,等.几种常见饲料作物的栽培与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61-62.[2]卢妍.青贮玉米在畜牧业中的发展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3):52-53.转
本文标题:浅谈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利用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