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课题开题报告7
-1-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立项编号AH2015017课题名称初中化学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负责人周开军研究单位淮北市西园中学填表日期2015年11月28日安庆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研究部制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监制2015年11月-2-开题活动提示: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集体方案,根据课题立项时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进一步研讨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研究目标、研究的范围与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详细研究过程和步骤、研究保障、人员分工安排、预期成果和重要变更等等,并听取开题评议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时间:2015年12月30日星期三地点:淮北市西园中学二楼会议室主持人:周开军(课题负责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评议专家西园中学领导课题组成员-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和实践依据、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国内外研究现状: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各行各业正在主动或被动的进行信息化的进程,做为年青的一代,现代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更快,调查显示,淮北地区的学生,已有九成以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近乎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上网,超过五成的学生接触过网络在线游戏,有些同学甚至已成个中高手,这已经对现代教育领域造成深远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这种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对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作出必要的调整。开发出适应无线网络和手持移动产品的学习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移动中学习,在线学习,成为可能和必要。马云说:如果你们不主动改变,我们就要逼着你们去改变。教育的变革已经近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又叫微型视频课程,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先提出,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为目的,长度一般在五到八分钟,最长不过十分钟。在中国,2011年,佛山在广东省首创微课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关于微课开发和应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正在各学科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对淮北的化学学科来说,对微课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我们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改变现在教学资源多以单元和章节或者课题为单位,过大过长,教师和学生使用不方便,不适宜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现状,探索将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与化学学科相整合,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进而开发成教师和学生乐于使用的新型教学资源,并收集微课应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和评价后,开发出质量更高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淮北的化学教学更好的发展。2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发展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现代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顺应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要求,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我们虽然不能开发出让每个学生都高度参与的教学资源。但我们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声情并貌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加工初中化学学科的重难点内容,使之更形象化,具体化,新颖直观,寓教于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方便让教师和学生运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提电脑、台式电脑,随时随地地在线上自由的选择、利用。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随时探究,随时练习,随时查漏补缺,彰显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高效学习。3选题意义和价值: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的规划》-4-(2011-2020)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意义,近年来信息现代化技术发展迅猛,本市各学校都完成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更新,班级实现了班班通,校园建成了校园网,建立了各种有关微课和翻转课堂研究的QQ群和微信群,教师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交流和共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进行初中化学微课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一可以顺应并迎接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提高自身素养,跟上时代的步伐。二可以吸收传统的教学技术手段的优点,并进行迁移、完善和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三可以在深刻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正确利用智能手机等现代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是一个新型的阵地,我们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思想和技术去占领它,错误的、不健康的、迷信的思想和技术就会占领它。二.本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课题概念界定:初中化学微课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习题、疑难、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和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包括教学视频及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时长一般为五至八分钟,最长不超过十分钟。资源呈现模式指围绕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包括班班通、工作室网站、家校通、校园网、微信朋友圈、QQ群等呈现的模式。效果评价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对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能力水平的评价,包括对其学生进行访谈,教学比赛获奖情况,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及各类教研教学成果评价。另一方面指学生利用微课促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等成长状况科学检测和评价,包括阶段性检测成绩、综合能力比赛获奖状况、积极性和自信心养成情况、学生的自我感觉状况调查、对家长方谈情况总结、对学生问卷调查情况总结。2.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初中化学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把现有微课资源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能否充分发挥微课在课堂和课后应用的功能,是否愿意并能够结合本校和个人的实际,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发微课资源。初中学生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初中化学微课资源解决自己思想上,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在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是否有关于微课的交流和互动。并动员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力量建立初中化学学科微课教学应用资源库。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在健康、积极、互动、民主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认真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研究内容:初中微课的开发和应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电脑、无-5-线网络等硬件知识,制作微课和应用微课的软件资源和在线平台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网络上流行着许多微课开发和应用的软件、平台,本课题组旨在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软件和平台,指导教师和学生具备将自己的创意思维充分展现出来,利用网络进行分享、获取、利用,现在各种必要的软硬件环境都已经建设完备,但与之相反,广大教师运用这些软硬件的能力却有待提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从思想上摒弃信息化的先进设备和平台,还是习惯自己固有的黑板和粉笔的讲解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希望教师能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至少能简单的利用微课。所以本课题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利用现有技术,制作适应初中化学教学的微课资源。聘请专家作报告,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练习、交流利用现有的电脑设备、手机、平板、摄像机等硬件和10版office、Cs等软件制作适用于初中化学,并且能在电子互动白板上、学科智能平台上展示的微课资源。并学会从各大应用平台搜集优秀的微课资源,分享,交流和学习。2、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各自在本校、区县及全市的影响力,将自己制作的及从各大平台搜集的微课分享给学生和其他教师,带头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进行各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并及时的反思总结,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的科学规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初中化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3、学生应用微课辅助学习情况研究。鼓励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及时的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真实情况,并及时给以正确的反馈,促进学生利用微课健康快乐的学习。④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效果评价研究。比较应用微课的教学和不应用微课教学的差异,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课题组各成员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效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评价。4.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初中化学知识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太零散,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又比较抽象,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系统性比较强,关于化学的相关计算都有相对固定的规律可循,这都为初中化学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好的前提,-6-特别是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主观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学生利用现代智能终端,围绕某个知识点,问题开展几分钟的精彩活动,将抽象变得具体,微观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合理利用课堂和课外的零散时间,微化知识内容,以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既充分利用了传统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情景素材,反思评价,测试和反馈,又营造了一个自成系统,自有主题的小环境。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本课题的创新之处:①通过研究初中化学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②通过研究微课的制作,提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微课教学资源,并将之应用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比如班班通、校园网、家校通、微信、QQ群等,以解决课堂中不能完全解决但又很重要的内容,比如复习、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学会与人合作等。③通过学生利用微课辅助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现代手持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打下基础。④通过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效果评价研究,收集关于微课这一教学资源使用的第一手资料,探索微课这一教育教学资源的的开发、应用和评价的内在规律,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探索利用微课促进将教师、学生、家长、校园有效整合的方法和途径。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思路,依托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淮北市化学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周开军主任和西园中学在全市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声誉和影响,利用校园网和工作室网站,引领本市友好学校单位、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师参与,以集中培训、教学比赛、论文评选、资源征集、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将初中化学的各课题、各专题、重点、难点或者各个教师认为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广泛征求意见,分批次,分时段进行研讨、设计,以微课的形式呈献,然后延请专家观察、评价、修正、分类。再分享到现代信息技术网站和平台,在全校教师和学生中广泛宣传,以适当的奖励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信息终端搜索、下载、使用,并及时跟踪访谈、问卷调查、集中分析评价应用效果,同时选择有条件的班级进行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检测分析,并及时向各参与学校和教师反馈消息,纠正偏差,总结教训,推广成功经验,提升向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终端提供的微课的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2.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辅以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反思总结研究法等。-7-本着立足实践,研讨合作、专家引领,个人开发和集中交流等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促进课题研究层层深入,逐步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调查研究法:按照科学的方法确定有限的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观察、访谈。将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归纳分析形成科学的意见,然后认真制成问卷,针对更大范围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科学筛选、分析形成结论,组织参与研究人员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方法和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
本文标题: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课题开题报告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2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