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比较财政学--重点整理--权威
比较财政学一、名词解释1.家计财政:指自然经济状态下,以个人、私人的财政安排为主的财政类型。(家计财政是直接为君主个人服务的君主收支活动,这是与市场和资本发展,以及要求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本性相违背的。)2.完美仙女模型:公共决策的供给者就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而存在的,他们做那些市场不会做的事。而且所做的都是能够带来帕累托改善的好事,不会有任何人的状况变坏。3.中间投票人定理:个人如果不能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方案,将退而求其次选择满足程度最接近或下降较小的方案。4.提出了理性选民假说:虽然在政治生活中将个人称为选民,但在投票中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会投票支持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或政党。(唐斯,1957)5.理性政治人假说:假定政治家和政党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其最大的利益就是当权执政,因此,他们的目标函数被认为是自己获得最大化的政治势力或政治支持。6.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公民个人、单位,以自愿为基础,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筹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教育、体育、济贫等公益用途,并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机制。它是在市场、政府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的,因而可被称为“第三层次”的机制。7.时间型态理论:也称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偶然事件论。主要观点:○1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2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人们才会审视过去,在心理上接受一个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审视效应),容忍政府支出更多地替代私人支出(置换效应)○3审视效应和置换效应促使政府支出上新台阶○4在冲击消失后,较高的支出水平因惯性而持续存在。8.利益集团: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自然人和法人)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并采取行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团体。9.发展型增长论: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公共部门的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为社会提供了诸如治安、道路、交通、教育和卫生等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这就必须有足够的公共部门投资,来促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起飞”的中级阶段。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级阶段后,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已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但在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市场失效的问题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有效进行。因此,政府还要通过增加公共部门活动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基础设施等较高的社会投资。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规模减少,市场失灵问题突出,要求政府介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变化,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二、简答题1.第一次利改税:○1利改税的根本内容,就是试图否定国营企业实行了几十年的利润上缴办法,完全代之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21983年1月起实施第一步利改税:1、凡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其利润按55%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2、上交国家的部分,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上交、固定比例上交、用调节税形式上交和定额包干上交等四种形式;3、有盈利的国营小型企业,其利润则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最低一档的税率为7%,最高一档的税率为55%,所得税后利润一般留给企业运用,国家只对少数所得税后利润较多的企业收取一定的承包费;4、国营企业归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时,经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可用缴纳所得税之前该借款项目新增的利润归还;5、对微利和亏损企业实行盈亏包干。意义:第一,可以通过税收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第二,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第三,可以给企业增加活力和压力。第四,可以为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创造条件。2.公共品资源供给机制的特点:(1)决策机制。它是以公民或单位的独立、分散、自愿决策为基础的,较充分地尊重其个人选择,既可以对指定项目和对象提供捐助,也可以对已知用途的不确定对象捐赠,还可以对特定对象提供不限用途的捐赠。(2)使用机制。自愿供给的公共品主要是基础教育、公共体育、社会救助、公共福利等公益事业,这些公益事业提供的大都属于准公共品。自愿供给公共品或通过出资人直接捐赠给受益人而实现,或以民办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政府民政部门、社区为中介而间接实现。(3)筹资机制。筹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无偿的社会捐赠(含捐款收入,捐物折合收入或捐物变卖收入);二是部分无偿的政府或慈善机构发行的公益彩票,如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收入扣除奖金、费用之后的余额形成社会公益基金。(4)激励约束机制。由于自愿出资人关心捐资使用状况,因而要求国家制订实施有关法律,中介机构定期公布捐资使用情况,通过政府审计部门予以监督;在直接捐助的情况下,出资人往往与受助人保持联系获取信息,并据以做出是否满意的表示和是否继续捐赠的选择。与上述两种机制相比,监督力度较大。政府对捐助的优惠税收政策、返还或褒奖政策,以及有效的捐助管理和透明度,会对自愿供给公共品产生激励作用。3.为什么理性的个人会自愿接受可能的对自己的强制?○1决策成本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上升,若需全体一致同意,则决策成本可能无限高;若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则决策成本最低。○2外部成本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下降,若需全体一致同意,则外部成本为零;若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则外部成本可能无限高。○3加总两条成本曲线得到典型成员面对的投票成本曲线。○4比较成本和收益,可以确定,个人可能接受特定比例的投票表决原则。不会赞成独裁,也不会选择全体一致同意。4.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官员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造成浪费。(2)政府官员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借以增加自己的升迁机会和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3)政府官员缺乏监督。(4)产生寻租行为。5.公共产品供给的途径○1公共品的公共提供全体一致同意原则(维克赛尔)个人自愿接受强制的可能性简单多数表决制(还有投票悖论、单峰偏好、中间投票人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2公共品的私人提供布坎南的自愿解囚犯困境模型○3公共品的均衡理论—解决途径1.通过建立民主制度2.分权改革(财政联邦主义)3.社区(公民)自治。首先,在偏远地区,外在的政治制度无论如何,对内部选择都是“零条件”,公共资源占用者会渐进地改革规则提高共同福利,其可能性与以下内部特征呈依次序正相关:其次,在非偏远地区,政治统治制度的导向对占用者能否不依赖外部力量自己供给制度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市场供给。具有可排他性且排他成本较低、不具有自然垄断性、内部收益大于外部收益的准公共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以提高供给效率。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6.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1)社会总供求基本均衡(2)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3)国际收支平衡(4)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率(5)适度的经济增长7.国债的基本用途○1公债主要用于生产建设。○2弥补财政赤字。○3偿还到期债务。○4执行经济政策。○5调剂季节性资金余缺。8.社会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的项目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织成的“社会安全网”。三、论述题1.结合凯恩斯学派观点谈论我国现行政策(1)国家理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不应将国家的财政收支排除在国民经济活动之外。(2)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支出是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工具。财政支出的重点应放在增加投资需求方面。(3)税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税收理论是将税收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税收在反危机中的作用。(一是改变税收结构;二是由固定税率和比例税率转向推进累进税率。)(4)凯恩斯公债理论。凯恩斯把公债看成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公债有两个积极作用。第一,当国家一般经费开支增加而出现财政赤字时,可以通过举债弥补;第二,在未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即使预算收支平衡,仍可以通过举债来兴办或扩大公共工程的投资。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并非全盘否定自由竞争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弥补私人经济之不足,把有效需求提高到与充分就业相适应的水平来繁荣经济。凯恩斯极力提倡“赤字财政”和“周期预算平衡”观点。对税收问题,他主张政府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从以间接税为主转向所得税、超额累进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为主,由固定税率和比例税率转向推行累进税率,在财政支出方面,他反对传统的健全财政学说的那种过时、保守的“健全财政”观点,积极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因而造成的赤字可以通过举债和发行货币来弥补。2.1997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利弊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1)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充实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以进带出,适当扩大进口。•实行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救灾等重点支出,增加转移支付。•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居民扩大消费。(2)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分析•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增长很快,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加大。•债务收入增长迅速。•税收收入稳步增长。○1.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最显著的效应是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具体作用要从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来分析。(1)投资需求。由于国债资金的注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明显加快。但却未能有效拉动民间投资。(2)消费需求。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对消费需求的扩张不甚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低出16个百分点左右。这与我国经济处于改革时期,保障制度等因素未能完善有关。(3)出口需求在汇率不贬值的情况下,提高出口退税率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汇率贬值。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加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改善了出口结构。○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着以下的风险,急需解决。(1)通货膨胀风险产生通货膨胀担心的背后,是缘于投资的过热,而且这种投资过热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样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上的”。我国经济的增长应该靠的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2)债务风险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都有所扩大,财政压力也相应加大。(3)体制风险积极财政政策的体制风险是指政策的运用存在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可能性,是对公共财政运行的干扰和不利影响。
本文标题:比较财政学--重点整理--权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3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