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毕业论文写作规程(完整版)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定本规程。一、总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培养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研究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写作。在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中,要杜绝剽窃等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发生。二、校、院(系)两级职责在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框架内,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与院(系)分工负责,共同组织实施。(一)教务处职责教务处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1.组织制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规程、实施方案等文件;2.统一印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封面;3.调查研究,协助各院(系)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组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申报、审核、汇总、上报等;5.组织对各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抽查和评价。(二)院(系)职责各院(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系主任)负责组织和管理本院(系)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1.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制定本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施意见》;2.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前期动员,明确责任及要求;3.拟定、审核、汇编本院(系)《本科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4.安排、落实指导教师;5.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检查;6.对指导教师评语的写作规范提出原则性意见;7.组织本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8.组织本院(系)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9.组织实施本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和评价工作;10.负责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分析、汇总、上报、归档保管等工作。三、指导教师的任务指导教师必须由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其具体任务是:(一)按要求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交教研室(系)主任签字后发给学生;(二)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三)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进行答疑与指导,并对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予以认真记载;(四)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五)指导学生按规范化要求定稿打印、装订;(六)指导学生做好业务总结,并写出评语,进行书面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七)审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八)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准备;(九)担任答辩小组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人”。(十)答辩结束后,收齐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成果,交院(系)统一保存。四、各环节要求(一)总体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1.调查研究、文献检索与综述的能力;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3.对本学科专业所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4.撰写与表述论文(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外语、计算机、数理等的应用能力。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安排一般在规定学制的第七学期开始启动,第八学期集中进行,并于学期结束前2周全部完成,时间一般累计不能少于10周,其中四月中下旬进行中期检查。(二)选题1.基本原则(1)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3)有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4)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5)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6)原则上一生一题,共同作一个课题的学生应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力求全面训练;(7)鼓励学生有所创新。2.程序与要求(1)教研室(系)负责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系主任)审核批准后,制定《本科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并于第七学期第7周前发给学生;(2)学生确定选题后,指导教师负责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一式二份),一份于第七学期第11周前下达给学生,一份由院(系)留存;(3)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和学生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须提出书面报告,报教研室(系)主任批准。(4)各院(系)在第七学期第13周前将本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导教师及学生安排汇总,报教务处备案。(三)资料收集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之前应广泛收集与选题有关的资料,了解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水平,为撰写论文找准恰当的切入点。指导教师应为学生列出必要的参考书目或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并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科学实验。各院(系)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等相关情况,对英文参考资料翻译环节作不同程度的要求。(四)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学生应在第七学期放假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教师审定。经指导教师审定签字后的开题报告须一式二份,一份院(系)留存,一份学生留存。学生应相对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反复修改论文(设计),并按规范化要求定稿打印、装订。(五)答辩1.答辩工作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学生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应以公开方式进行。(2)院(系)应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由本单位院长(系主任)、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成员由院长(系主任)确定,一般以3—5名为宜。答辩小组主要负责安排答辩程序,主持答辩,评定学生答辩成绩。(3)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20分钟,其中,学生陈述约10分钟,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约10分钟。2.答辩工作程序(1)答辩资格审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符合规范化要求、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可获得参加答辩资格。(2)答辩小组主持答辩。答辩前,答辩小组每个成员作为“评阅人”应分工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报告,了解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准备答辩时应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出“评阅成绩”。答辩中,学生须陈述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应安排专人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参考。(3)答辩成绩评定。答辩结束以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评定成绩(采用百分制),并签字。(六)成绩评定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论文(设计)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综合评定。2.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答辩小组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人成绩占20%、答辩小组成绩占40%。折算后的总分为整数,如遇小数则四舍五入。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院(系)答辩委员会最后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审核、平衡。3.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0%;“良好”成绩的比例为50%左右;“中等”及以下成绩的比例为30%左右。4.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合格的学生,取得相应的学分。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标准如下:(1)优秀:能优异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论文(设计)内容完整、论证详尽、计算正确、层次分明;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准确。(2)良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设计)完整,计算及论证基本正确;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准确。(3)中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设计)内容基本完整,计算及论证无原则性错误;工作能力有提高;答辩时能回答所提的主要问题,且基本准确。(4)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质量一般,并存在个别原则性错误;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有不确切之处或存在若干错误。(5)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设计)中有原则性错误;答辩时概念不清。(七)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结束,各教研室(系)须进行书面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情况统计,执行本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施意见》的情况及其建议,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档案管理(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应由学生所属院(系)长期保存,其中,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原件由学校档案室保管,其复印件仍由学生所属院(系)保存。(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需要归档的材料主要包括: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初稿(打印或手写均可)。2.最终打印稿及其电子文档。3.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原始材料:(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外文原版翻译材料;(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工作原始材料:(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业务总结表》;(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原始材料:(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施意见》;(2)《本科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登记表》;(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选题与任务汇总表》;(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及分工表》;(6)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成绩汇总表》;(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档资料由院(系)教学秘书负责整理保管。(四)每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均需分别按上述规定顺序装订,并装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档案”文件袋中,文件袋封面上需要注明存档编号。编号规则为:学校代码—三级专业代码—届别—学号。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2.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附表: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4.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业务总结表5.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6.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结构规范(一)内容结构1.题目2.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3.正文4.参考文献5.附录(二)内容结构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3.正文:本论应包括基本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结论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理工类的还应包括(1)设计方案论证;(2)计算部分;(3)结构设计部分;(4)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5)方案的校验。结论部分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所列参考文献观点均应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反映出来,直接引用的观点须采用脚注,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所列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部),其中必须有一定数目的近三年的文献。理工类设计可依据专业特点由院(系)另设标准。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与格式见本《规范化要求》文末。5.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本规范要求(一)字数要求:文科专业以6000~8000字为宜,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写作规程(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