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毛概1011第二学期B卷及其参考答案
浙江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卷(B)(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类别公共必修课使用学生全校09级学生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11年5月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一、单项选择题25%(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断表明:()A.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C.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D.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2.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量的优势上B.质的提高上C.控制力上D.再就业上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A.统一、开放、竞争、自由的市场体系B.统一、垄断、开放、自由的市场体系C.统一、垄断、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D.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4.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5.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指()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D.“三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6.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中“生产发展”是()A.新农村建设的条件B.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C.新农村建设的目的D.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7.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A.在野党B.参政党C.反对党D.中立党9.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生存权和发展权B.政治权利C.经济和社会权利D.文化权利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11.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A.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B.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C.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D.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12.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14.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B.台湾回归后所有军政大权不变C.台湾高度自治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之事1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南海问题16.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是()A.何厚铧B.崔世安C.曾荫权D.马万祺17.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是()A.专门针对台湾人民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C.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D.是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18.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C.单边主义抬头D.多极化19.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20.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工人阶级B.新的社会阶层C.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A.爱国统一战线B.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民族统一战线D.广泛的统一战线22.新时期军队建设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信息化、现代化B.打得赢、不变质C.革命化、正规化D.战能攻,退能守23.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主线是()A.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C.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D.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24.2011年4月,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A.俄罗斯叶卡捷琳堡B.巴西巴西利亚C.中国三亚D.印度新德里25.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级强震A.8.8B.8.9C.9.0D.9.1二、多项选择题10%(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A.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制度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B.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前提的C.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D.意味着发展速度已无足轻重E.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C.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D.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E.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E.“真正的不结盟”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B.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C.中介组织从业人员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E.自由职业人员三、简答题28%(要求观点正确,言简易明,符合题意。请在以下5小题中任选4题做,每题7分,共28分)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5.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四、材料分析题12%(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6分,共12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材料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三: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理论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理解。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准确把握的基本原则。五、论述题25%(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5分,共25分)要求观点正确,紧扣题意,合乎逻辑,既有理论分析,也要结合实际。1、根据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信仰危机,试述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我国当前存在哪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浙江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5:DCDCC6—10:DBBCC11—15:DBBAA16—20:BDDAA21—25:ABBCC二、多项选择题10%(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1.ABE2.ABCE3.ACD4.BCD5.ABCDE三、简答题28%(本大题在5小题中任选4题,每题7分,共28分)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答: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分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7分)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答: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其客观必然性: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是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5分)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条件。(2分)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分)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分)4、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包括:“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7分)5.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答: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2分)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本文标题:毛概1011第二学期B卷及其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