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毛泽东思想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蓝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姓名:班级专业:点名册号: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制评定等级2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蓝图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肯定了过去是现阶段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的论述,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在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中的新成果和新成就,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规划了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和对台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现阶段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一、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1]过去在党的文献中,有提到“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两岸关岸和平发展确立为“重要思想”,这在党的文献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党在两岸关系动荡不安的时期作出转折性的决策与部署2002年是两岸关系严峻对立的时期。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的“法理台独”主张,是对两岸关系的严重挑衅。为了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狂挑衅,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把“反台独、反分裂”纳入法制轨道;同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2]。此后,中共中央邀请了亲民党和新党组团访问大陆。国亲新三党登陆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的新机制,使严峻对立的两岸局势得以局部缓和,在两岸的政党之间建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指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认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3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表示,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3]。和平发展成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主题和目标,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实现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有利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最终实现。(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战略性抉择2008年3月,在国共两党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台湾民众以选票表达了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台湾政坛实现了二次政党轮替。两岸民众对马英九、萧万长上任后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海和平都抱有相当的期待。台湾选后,胡锦涛先后会见了萧万长、连战、吴伯雄等国民党领导人,高度肯定了国共两党所确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和萧万长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6月13日,两岸两会恢复了协商谈判,两岸关系走上了制度化的协商轨道。马英九在前四年推动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轨道,得到台湾多数民众的认同,是马英九在2012年当选连任的重要原因。台湾民众普遍认识到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对于台湾经济发展和民生福利建设的重要性,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相互挂钩,把“九二共识”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挂钩。2012年1月,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激烈对抗,选举最后阶段,台湾工商界的重要人物如郭台铭、王文渊、张荣发、徐旭东、尹衍梁、王雪红等纷纷表达支持“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成了支持马英九胜选的重要社会氛围,使马英九最终以近80万票的优势胜出。(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中的运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和对台政策中的体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继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开拓进取的前瞻性,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在新时期的实践和体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和对台政策中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4战略机遇期。”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要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局服务,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现实和利益,要求我们既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潮流,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为两岸关系建构和平发展的主题,是新时期两岸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精神的现实贯彻,是科学发展观在两岸关系中的具体实践和真实表现。从2006年以来,国共两党共举办了8次国共论坛,内容涉及经贸、“三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初步建立和巩固了两岸政治互信,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系列的政党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而且大陆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国共交流奠定的政治基础为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迅速恢复两岸两会谈判开辟了道路。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人民的共识,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肯定。二、肯定了过去10年对台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过去10年对台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了高度的肯定,尤其是强调过去5年“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2007年以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现了巨大的改变。2008年5月,马英九上任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两会恢复了谈判,经过8次陈江会至今已经签署了18项协议,达成了多项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马英九上任以来,陆续采取了一些开放性的大陆政策,缓和了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进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交流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随着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迅速增长实现两岸直航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马英九选前对于台湾民众的承诺。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7月两岸直航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两岸人员往来的数量迅速增长,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不断增加,2008年至2011年分别达到33万人左右、97万多人、163万多人、178万多人。据台湾方面的统计,2008年7月18日至2012年7月31日,赴台观光旅游的大陆游客已经超过4147433人次;依据台湾有关方面的赴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结果估算,大陆赴台观光游客已经为台湾带去新台币2101亿元(68.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5(二)随着两岸经贸政策的进一步开放,逐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和正常化马英九上任后,恰逢国际金融风暴的蔓延。马英九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政策的开放,如放松台商投资大陆的上限、开放两岸金融合作、开放陆资进台等,这对于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具有积极的正面的效益。台湾当局还进一步延长了大陆工商界赴台交流的时限,为陆资进台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朝着制度化和正常化方向加速发展。2011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351.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1249.2亿美元。2012年1-6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750.2亿美元。截至2012年6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7万多个,实际利用台资558.1亿美元。两岸贸易仍然是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大陆仍然是台商的主要投资地点,两岸经贸关系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动力。(三)两岸文教、社会和人员交流不断扩大,促进了两岸民间社会的融合台湾当局进一步开放两岸文教交流,如增加大陆新闻媒体驻台采访的单位和时间,延长大陆专业人士赴台交流的时限,放宽台湾县市长登陆交流的限制。此外,台湾当局还进一步开放了大陆学生赴台就学以及承认大陆学历的事项,推动了相关的政策与法案的修改,这对于两岸青年交流以及民间社会的融合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陆生联招会的统计资料,2012年共2153人报名,比2011年少了600多人,最后录取999人,其中677人确定赴台就读,比2011年少了65人。截止目前,两岸的婚姻已经超过32万对,并且正在以每年1万对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三、规划了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和对台工作的努力方向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谈判和两岸交流正向着“深水区”迈进。“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成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是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重要途径是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强大动力是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必要条件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4]。(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走向的必要条件。在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体现为海峡两岸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共同立场。这是建立和巩固两岸政治互信的核心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希望海峡两岸“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有利,对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利”[5]。“一个中国框架”是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具有诚意的概念,体现了海峡两岸历史与现实的连结点,至今依然是台湾法律法规的法理基础。即6使是两岸军事对抗的时期,蒋氏父子仍然坚持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立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6]。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对国民党当局的要求,也是对民进党等泛绿政治团体的要求。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这是对民进党伸出的橄榄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作风。(二)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台独、分裂”是危害两岸关系的最大障碍。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要始终不渝、不遗余力地同“台独、分裂”势力作斗争。岛内外的“台独、分裂”势力仍然存有不切实际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蓝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