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1)
《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张新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00032)摘要金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金融学的理论认识及学科建设上,中国金融学界面临的挑战是:对于金融学的内涵界定混沌一片;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包括学科布局、理论研究、师资、学生培养模式、教科书和学术研究期刊建设等都急需改正;金融研究没有能够为近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决策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本文提出将金融学分为三大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本文提出目前金融学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昀有回报的研究课题是:以资本成本(CostOfCapital)理论为核心研究金融学;以随机折现因子(StochasticDiscountFactor)为核心研究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推动行为投资学和行为公司财务学的研究,使金融学更接近现实;加强法和金融学研究,为金融立法和监管的价值取向提供经济学判断。关键词:金融学、法和经济学、宏观金融学、行为金融学TheFutureDirectionofFinanceResearchinChinaAbstractFinancehasbeenplay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Chineseeconomicdevelopment.Yetthefinanceresearchhaslaggedbehindthereality.Eventhedefinitionoffinancefiledisunclearinchina.Thefinanceresearchandtheeducationsystemisveryweak.Andasaresult,financeresearchhasprovidedlittleguidanceforChina’sfinancialsectorreform.Thisarticledividesfinanceintothreeareas:microfinance,macrofinanceandthejointareawithotherfields.Italsoproposesthefollowingsubjectsforfutureresearch:costofcapital,assetpricing,behavioralfinanceandlawandfinance.Keywords:Finance,Lawandeconomics,Macrofinance,Behavioralfinance一、缘起:中国金融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我们金融学人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银行在2001年出版的《金融与增长》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取决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中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在近20年里取得了突出成就。从现有市场规模看,历经多年扩张,截至2003年2月末,中国的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0万亿元,相当于200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1232家,市值总计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目前,中国金融业已步入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其间涉及的问题多样,突出的如监管体系的1张新(1967、12—),男,湖南人,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学、投资学、宏观金融学。服务单位: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1《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转型、金融风险的防范、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工具的完善、银行坏帐的处理、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等。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和结果将直接决定中国金融业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决定其能否为国民经济有效筹集和配置资源。不难看出,快速推进的金融改革实践已向现有的金融学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亟待融合国际学术惯例、契合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版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及其学科。在金融学的理论认识及学科建设上,中国金融学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1、对于金融学的内涵界定,中国学术界仍然是混沌一片。金融学(Finance)的定义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且用来定义学科的术语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Webster字典将“ToFinance”定义为“筹集或提供资本(ToRaiseOrProvideFundsOrCapitalFor)”。华尔街日报在其新开的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的固定版面中将(公司)金融定义为“为业务提供融资的业务(BusinessOfFinancingBusinesses)”,这一定义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实业界的看法。代表学界对金融学较有权威的解释可参照《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MoneyAndFinance)的“Finance”相关词条。由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撰写的“Finance”词条称“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罗斯概括了“Finance”的四大课题:“有效率的市场”、“收益和风险”、“期权定价理论”和“公司金融”。罗斯的观点,集中体现了西方学者界定“Finance”倚重微观内涵及资本市场的特质。在国内学界,对“Finance”一词的翻译及内涵界定存在较大争议。总览50多年来国内出版的各类财经专业辞典,“Finance”一词的汉语对译主要有“金融”、“财政”、“财务”、“融资”四种。相对而言,后三种译法用途相对特定,唯有“金融”颇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论内涵来说,在国内具有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典型特征。基于货币、信用、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等专题的传统式金融研究,对于“金融”一词的代表性定义为“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并不突出反映资本市场的地位。一般而言,国内学界理解“金融学(Finance)”,主要以“货币银行学(MoneyAndBanking)”和“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e)”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其原因大致有二:在视资本、证券为异类的历史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间接融资是金融实践的中心内容。与此相适应,针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成为金融学绝对主导。二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国策导致将对外贸易加强,国内高校相应大面积开设以国际收支和贸易为核心的“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e)专业。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基于以上两大学科界定的(国内)“金融学”,今天看来却恰恰不是Finance的核心内容。西方学界对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两门课程: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CorporateFinance,即公司金融。二是以资产定价(AssetPricing)为核心内容的Investments,即投资学。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学者将CorporateFinance译作“公司财务”或“公司理财”,很容易使人误解其研究对象为会计事项,今后应予修正。总体观之,国内所理解的“金融学”,大抵属于西方学界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西方学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对象而言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2《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2、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对于金融学内涵界定的含糊,直接导致我国金融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显见的差距表现有六:一是学科布局需要细化。在国外,类似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这样的宏观性研究领域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投资学这样的微观性研究领域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在国内,金融学科大多未从原有的经济学院体制下分离,学术分工不清晰,影响了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二是理论研究滞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意义已使“微观金融”的全方位研究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学科课程设置,总体仍倾向于间接融资领域。部分前沿领域如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尚未展开广泛研究。三是金融师资匮乏。国内高校目前的金融师资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公司金融和投资学这样的微观性研究领域人才奇缺。由于学科布局不清、缺乏重点,导致无法大刀阔斧地集中引进急需人才。四是学生培养模式封闭。中国的本科教育表现尚好,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与国外差距显著。国外的研究性大学通常以博士项目(Ph.D.Program)为工作重心,且由导师组指导博士毕业论文。而我国的博士招考实行的多是作坊式的单导师制,既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又预留了不当竞争的制度空间。五是五是高质量学术研究期刊短缺。近年来国内部分金融期刊在规范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我们仍然缺乏足够的Finance学术刊物。六是金融教材建设与实际需求脱节。通观上市的各类金融教材,大部分是由国外权威人士撰写的但与中国实际脱节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缺乏一批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中国版的Finance教材。3、金融研究没有能够充分地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由于理论和学科建设的滞后,我们的金融研究未能充分发挥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的功能。这方面的问题在证券市场改革中体现昀突出,无能是国有股减持等重大政策的确定,抑或是证券监管理念的确立、抑或是为证券立法提供经济学分析以确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等等方面,我们的金融学届都未能在严谨研究的基础上给立法和主管部门提供可以信赖的政策建议,很多人士反而人云亦云,不作严肃研究,只谈概念,为了追求新闻效果,大量地写作毫无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的文章,昀后从经济学家沦为股评家和杂文写作者,不仅制造信息垃圾,还严重地误导决策者和投资者,损害了金融学科的整体形象。二、如何正确理解金融学的内涵和外延鉴于以上分析,我将金融学(Finance)分为三大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这种界定对于澄清目前中国学术界的金融学定义之争应有所帮助。1、微观金融学(Finance)也即国际学术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Market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微观金融学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昀大的领域,急需改进。2、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我个人认为,MacroFinance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AssetPricingAndCorporateFinance)、金融市场和金融中3《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介机构(FinancialMarketAndIntermediations)等等。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在中国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微观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而这样的市场在中国尚未建立,所以公司和投资者都受到更大范围的宏观因素影响。金融学模型总会在开始说“让我们假设……”,例如,以金融的范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例,詹森(1972)归纳出CAPM建立在下述七个假设上:所有投资者追求单周期的财富期望效用昀大化;根据期望收益的均值和方差选择资产组合;可以无限量地拆借资金;对所有资产的收益回报有相同的估计;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产总量是固定的,没有新发行的证券,并且证券可以完全分离,交易无成本;昀后,资本市
本文标题: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