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
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DNS-Cl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聚酰胺薄膜层析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2.熟悉蛋白质及肽的N末端氨基酸DNS分析法。二、实验原理:.1.层析技术①概念:是利用化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的差别(如溶解度、吸附能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随流动相向前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特点:分离效率高,能分离各种性质相类似的物质。不仅可用于少量物质的分离纯分,也可用于大量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制备。③层析法的分类气相层析(以气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法)液相层析(以液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法,此为生物化学领域里常用的方法)I.吸附层析:薄层吸附层析、吸附柱层析II.分配层析: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III.离子交换层析IV.凝胶层析:柱层析、薄膜层析V.亲和层析④纸层析法(paper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为支持物进行层析的方法,所用展层溶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滤纸纤维与水的亲和力强,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力弱,因此在展层时,水是固定相,有机溶剂是流动相。溶剂由下向上移动的,称上行法;由上向下移动的,称下行法。将样品点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进行展层,样品中的各种氨基酸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它们的分配系数不同,不同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就不同,于是就将这些氨基酸分离开来,形成距原点距离不等的层析点。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值表示:Rf=原点到层析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只要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成)不变,Rf值是常数,故可根据Rf值作定性判断。样品中如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某些氨基酸的Rf值相同或相近,此时如只用一种溶剂展层,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将滤纸转动90度,再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向纸层析法。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显色反应,将氨基酸层析点显色作定性、定量用。2.荧光试剂二甲氨基萘磺酰氯(dansyl-Cl,简称DNS-C1)在碱性条件下与氨基酸(肽或蛋白质)的氨基结合成带有荧光的DNS-氨基酸(DNS-肽或DNS-蛋白质),DNS-蛋白质再经酸水解可释放出DNS-氨基酸。DNS-C1能与所有的氨基酸生成具荧光的衍生物,其中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等氨基酸可生成双DNS-氨基酸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相当稳定,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微量分析,灵敏度可达10-10~10-9mol水平,比茚三酮法高10倍以上,比过去常用的FDNB法高100倍。将Edman法和DNS法结合起来(称为Edman-DNS法)应用于蛋白质结构的序列分析上作,可以提高Edman法的灵敏度及其分析速度。DNS-氨基酸衍生物在6mol/L盐酸中105℃水解22小时,除DNS-色氨酸全部被破坏,DNS-脯氨酸(77%),丝氨酸(35%),甘氨酸(18%),丙氨酸(7%)部分被破坏外,其余DNS-氨基酸很少破坏。故DNS法可用于蛋白质和肽的氨基酸组成N末端分析。DNS-C1与蛋白质的侧链基团巯基、咪唑基、ε-氨基和酚羟基反应,前两者在酸碱条件下均不稳定,酸水解时完全破坏;DNS-ε-赖氨酸和DNS-O-酪氨酸较稳定,同时还有DNS-双-赖氨酸和DNS-双-酪氨酸生成,层层后在层析图谱的位点上,都与DNS-α-氨基酸有区别。聚酰胺是—类化学纤维原料,即锦纶(又称尼龙)。由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而成的称锦纶66。因为在这类物质分子中都含有大量酰胺基团,故统称聚酰胺。它对很多极性物质有吸附作用,这是由于聚酰胺的一C=O及NH基能与被分离物质之间形成氢键。如酚类(包括黄酮类、鞣质等)和酸类如核苷酸、氨基酸等)是以其羟基与酰胺键的羰基形成氢键;硝基化合物和醌类等物质与酰胺键的氨基形成氢键。被分离物质形成氢键能力的强弱,确定吸附能力的差异。在层析过程中,层层溶剂与被分离物质在聚酰胺表面竞相形成氢键。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溶剂,使被分离物质在溶剂与聚酰胺表面之间的分配系数能有较大差异,经过吸附与解吸的展层过程,可以一一分离。三、实验用品:1.实验器材聚酰胺薄膜(7cm×7cm)、小钟罩、吹风机、小离心管、毛细管、紫外分析仪、小培养皿、移液枪2.实验试剂PH9.9的标准赖氨酸、丙氨酸、苯丙氨基酸,混合氨基酸、展层液(以甲酸:水==1.5:100配制)四、操作方法:1.DNS-Cl标记PH9.9的标准氨基酸取4个小离心管,分别加入三种标准氨基酸以及混合氨基酸各30微升,在各加入30微升DNS-Cl丙酮溶液,充分混合(避光)。然后将4个离心管在37度水浴中保温1h。2.点样在距边1cm处画一基线,在上面每隔1cm画—点作为点样位置。用毛细管取样,点在聚酰胺薄膜点样位置上,点子直径不得超过2mm,若需要多次点样时,应当将第一次样品点吹干后,再点第二次。3.展层将点完样的聚酰胺薄片光滑面向外,聚酰胺面向内,箍以橡胶圈。层层容器用烧杯套住,内放一小培养皿,倒入5-10mL展层溶剂进行展层,以溶剂前沿走到距边约0.3cm为度(约10~20分钟),取出薄片,然后用吹风机吹干。4.透射将聚酰胺薄膜至于紫外分析仪中,观察荧光斑点五、实验结果:图1实验结果图谱(铅笔勾线)()由原理可知,当DNS-Cl过多时,会产生DNS-NH2,后者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由此可解释每组中的蓝色荧光斑点现象。而赖氨酸与DNS-Cl反应生成DNS--赖氨酸的同时也生成了DNS-双-赖氨酸,所以赖氨酸组中有两个黄绿色荧光斑点,一个为点状,另一个呈V字形。丙氨酸中只有一个四边形黄绿色荧光点,苯丙氨基酸也只有一个不规则黄绿色荧光点。而混合样品中有三个不规则黄绿色荧光点以及一个V字形黄绿色荧光点,可知它含有三种氨基酸。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Rf丙氨酸10530.189苯丙氨酸26550.473赖氨酸7550.127成分16540.111成分29540.167成分329540.537成分1:赖氨酸成分2:丙氨酸成分3:苯丙氨酸从左到右丙氨酸,混合氨基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混合氨基酸有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六、注意事项:1.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不要污染聚酰胺薄膜。用手拿层析薄膜时不能接触无光泽一面,不嫩使其沾水,以防污染薄膜,造成实验结果不精确。2.向离心管中加入氨基酸及样品前贴好标签,以防加混试剂。3.两次点样间要吹干。4.不要让点样管与薄膜过久接触,否则氨基酸溶液扩散使荧光斑点不标准。5.展层时勿将原点浸入溶剂系统,层折薄膜在小培养皿中须保持直立状态。薄膜应卷曲呈圆柱状而非漏斗状,因为样品可能由于此原因造成层析交叉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6.点样点的直径不能大于0.5cm,否则分离效果不好,并且样品用量大,会造成“拖尾巴”现象。七、思考题:1.纸层析法的原理是什么?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2.何谓Rf值?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Rf=原点到层析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Rf值是指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是溶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只要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成)不变,溶质的Rf值是常数。3.实验中出现了拖尾的现象?拖尾现象是指展层,显色后在层析分配图上,所看到的某一种氨基酸的分子位移,不是如标准图谱所示的那样,完整地显示在某一位置上,而是形成象笤帚似的那样,前端粗圆而逐渐细小下来,宛如拖着一个尾巴。其图所呈颜色也是由浓渐淡。图象的出现,是在实验中对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要求,掌握不够所致。诸如,物质结构与极性对Rf值的影响,层析溶剂对Rf值的影响,PH对Rf值的影响(溶剂、滤纸和样品的PH值),温度对Rf值的影响,滤纸的质地是否均匀,薄厚是否适当,纤维的松紧度是否适中等对Rf值的影响,展层的方式(上行、下行)对Rf值的影响。然而在多次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佯严格遵循其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的要求,都仍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拖尾现象。此时,这就需要从具体操作规范方面,诸如样品的处理,点样、展层、显色等几个操作程序去考虑思索,经仔细分析,样品的处理是为除去杂质纯化样品,达到层析分配某氨基酸的情晰显色图像;展层过程是在上述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要求下进行,使样品达到一个适当的位移,便于在显色后从图象上,区分不同样品的氨基酸;显色是在用配制好的,与水不相混合,并挥发性较快喷雾后迅速吹干的。更何况显色剂又是含水量极低,不会影响洋品的斑点扩散,那么问题就集中在点样这个操作程序上了。点样是将被层析分配的几种氨基酸混合液,和为了对照实验结果,而分别配制的几种氨基酸的溶液,用微量点样管或毛细管,或血球计数器将5一j5微升的样品,点在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层析纸上设计好的多点位置中去。点样后要自然风干,或冷风吹干。最好不要用加热装置,如吹风机,灯泡之类的热源将其样品点加速干燥。因为加热装置在学生操作时,一但注意不够,掌握不好,则温度升高势必要使样品破坏,更会使佯品点干的太燥。正是由于这样,样品点太干燥,使其样品物的分子,牢固地吸牢在层析纸的纤维上。所以在展层过程中,样品点的每个物质分子,不能在层析纸上同时起步,而是形成了有先有后,鱼贯而上行或下行的状况,最终使洋品物质的分子,不能同时都集中到达一个位置。致使在显色后,实验结果的图象上,观察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斑点,而是一个拖着尾巴的斑点。这就是上述所说的拖尾现象。纸上分配层析所出现的拖尾现象,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在点样品后,样品点吹的太干燥所致。样品点不要吹的太干燥,否则,样品物质的分子,会牢吸在层析纸的纤维上,出现拖尾现象”。4.展层剂的选择依据?展开剂的选择条件: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
本文标题: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6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