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水土保持学试卷姓名:学号:课程老师:总分:一、名词解释(5*5分)1、水土保持学2、水量平衡原理3、水土流失4、溅蚀5、涵养水源二、简答题(共45分)1、流域的水文要素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10分)2、内外营力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6分)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4、简述谷坊的作用和位置选择。(7分)5、简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作用。(10分)6、简述地面观测的类型。(6分)三、论述题(3选2,2*15分)1、试论述土壤侵蚀的分类及影响因素。2、试论述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3、试论述综合效益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5分)1、水土保持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水土保持分支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2、Waterbalance(水量平衡)是指在任一时段内研究区的输入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储水量的变化值。水量平衡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全球、某区(流)域、或某单元的水体(如河段、湖泊、沼泽、海洋等)。研究的时段可以是分钟、小时、日、月、年,或更长的尺度。水量平衡原理是物理学中“物质不灭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3、水土流失(waterandsoilloss)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2004)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Thedestructionofsoilandwaterresourcesandthelossoflandproductionbywind,water,freeze-thaw,andgravitation)。4、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dropsplash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erosion)。5、涵养水源是指暂时贮存的水分的一部分以土内径流的形式或以地下水的方式补给给河川,从而起到调节河流流态,特别是季节性河川水文状况的作用。二、简答题(共45分)1、流域的水文要素有:1.降水(Precipitation):大气中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如雨、雪、露、霜、雹、霰等。2.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包括蒸发(Evaporation)和散发(Transpiration)。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散发(或蒸腾)是水分经由植物的茎叶散逸到大气中的过程。3.径流(Runoff):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包括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4.渗流(Seepageflow):水从地表渗入地下及在地下流动的现象。2、(1)内营力作用(地球内部能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2)外营力作用(太阳能):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动、植物作用等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是:山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4、(1)作用:固定和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床下切;抬高沟床,稳定坡脚;减缓沟道纵坡,减少山洪流速;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坝地;(2)谷坊位置的选择:谷口狭窄;河床基岩外露;上游有宽阔平坦的储沙地方;在汇合点的下游,避开天然跌水5、(1)耕作对土壤紧实度和通气性的影响:土壤过于疏松,孔隙率过大,易于耕作,但持水及蓄水能力较差,土壤含水量不稳定,抗蚀性差,有机物质的矿化过程加快,养分易流失,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过于紧实,通气性差,微生物的活动受限制,根系的生长和伸延也受影响。(2)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表层结构的好坏对土壤容重、通气性和吸收地表径流,以及水分入渗等都有直接的影响。(3)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耕作能极大地改变土壤水分这一物理状况,从而给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与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广大的水土流失区适时与合理地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不但能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也能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6、土壤侵蚀面积、侵蚀强度、侵蚀程度、侵蚀量、土壤养分和污染物质的流失与运移、土体的位移和微地貌变化等与侵蚀有关的内容。三、论述题(3选2,2*15分)1、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化学侵蚀和生物侵蚀等类型。按土壤侵蚀发生时间划分: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前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古代侵蚀;另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现代侵蚀。按土壤侵蚀发生速率划分:加速侵蚀和正常侵蚀。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2)人为因素2、(1)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1.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2.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2)森林植被对土壤水文性质的改良作用(3)削减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3、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称为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经济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开发利用已变为经济形态的那部分效益社会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认识,且已为社会服务的那部分效益。综合效益的基本特征效益的整体性:第一、注重局部效果,更注意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个别利益加整体利益。第二、系统的输出都必然是三方面效益组成的成果系列,只是比重有所差别而已。发展的阶段性: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经营管理是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计量的复杂性:第一、各个组成部分效益和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第二、间接效益难有一种为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外延边界加以计量;第三、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林业经营系统的发展,系统影响波及范围和作用程度加大。人类的主体性:综合效益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人为中心的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这种利益离开了人类社会这个中心来研究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讨论。
本文标题:水土保持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7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