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汉字的历史1、汉字产生的途径1.记号1954年,从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中,发现了113个刻画符号,这些符号有表示数目的也有近似“花芽”之类的符号:二、汉字产生的途径2.图画从山东莒县陵阳河属于大汶口文化的距今四、五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中发现了几个陶符,可以看成是脱胎于图画的原始汉字:我们再看一些其他的图画文字:三、汉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体系的形成汉字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如果把记号和图画看作是原始文字,则距今已有5000――6000年的历史。形成汉字的源泉有两个:一个是由结绳和契刻演化而成的记号体系;一个是包含了由图画形成的图腾族徽在内的图画体系。汉字体系的形成大概在宗法传位制国家建立的时期,即夏代初期或中期,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一甲骨文:在龟甲和牛骨上刻写的文字,又称“卜辞”。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一甲骨文:在龟甲和牛骨上刻写的文字,又称“卜辞”。特点:第二,字的繁简不一二金文:先秦刻铸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彝器铭文”或“钟鼎彝器款识”。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二金文:先秦刻铸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彝器铭文”或“钟鼎彝器款识”。特点:第三,结构方整匀称,字体渐趋定型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三篆书:大篆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三篆书:大篆1.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又称籀文。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三是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三篆书:小篆2.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举例:则:利:四、汉字字体的演变秦代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三篆书:大篆、小篆2.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特点:图画性较弱,符号性增强,笔画比大篆简化,线条柔婉、圆转、略带弧形,形体呈竖长方形,结构整齐、匀称,偏旁写法、位置趋于定型。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四隶书:小篆的简便写法,相传为隶人们所用的字体,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四隶书举例: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女→木→馬→大五楷书楷书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又叫“真书”、“正书”。楷书保存了隶书的偏旁系统和基本结构,取消了隶书的波势笔法,笔画平直,字形方正,易于书写。楷书始于汉末,成熟于魏晋,通行于南北朝。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六草书:形成于汉代,由隶书草化发展而成。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通行于汉魏,使用部分联绵笔,字与字之间不相牵连,书写趋于简便,但仍然保留隶书的笔法和风格,用挑法,有波势。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六草书:形成于汉代,由隶书草化发展而成。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今草成熟于东晋,字与字之间牵连相通,血脉不断,书写更加简易快速,但不容易辨识。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六草书:形成于汉代,由隶书草化发展而成。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狂草出现在唐代,笔画联绵回绕,变化多端,书写放纵不羁,个性十足,实用价值不大,几乎成为纯艺术化的字体。四、汉字字体的演变七行书:产生于东汉,字形流畅,易写好认,西晋以来,一直广为应用,是常用的手写体,也是楷书最主要的辅助字体。四、汉字字体的演变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四、汉字字体的演变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古汉字(形象的表意汉字)今汉字(符号的表意汉字)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汉字的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