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从沉沦走向堕落
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从沉沦走向堕落1997年初夏的一天,汕尾市迎宾馆通往C楼的长廊上,款款走来了一个女人。她身着新潮套裙,腋夹精致女包,细眼微眯,左顾右盼,感觉十分得意。她叫马红妹,“芳龄”54,汕尾市声名赫赫的副市长。此刻,仿佛又是来出席某个重要的会议般,她慵懒地推开了那幢别墅的门,这一推,也就推出了她那沉重的人生结局。“马红妹,现在向你宣布一个决定。”声音不高,却极有震慑力,马红妹的脸刷地白了。“这,这是怎么回事。”她这才发现屋里有点秋风肃杀。领头的同志没有看她,仍一字一句地宣读决定:“广东省监察厅立案决定书……”马红妹“哇”地一声便嚎陶开了——“为什么,为什么?”她突然歇斯底里大发作,声调也变得又尖又脆,“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啊?不就是大手大脚了一点吗?”她越想越委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那张精心策划过的脸霎时便成了印象派的画,混沌一片,“我想不通,想不通。我是人民的公仆,我花人民的一点钱算什么?!”“啪”地一声,宣读决定的同志拍案而起:“马红妹,你知道什么叫公仆吗?你能算是公仆吗?!”哭声嘎然而止,马红妹偷偷看了一眼来人,心里直犯嘀咕:公仆就应该让公家包养的吗,怎么就成了贪污犯呢?办案人员开始履行职责,一一陈述她的罪行……她听着听着,浑身冒汗,最后终于赧赧地低下了她那颗高贵的头——年春天里的一个日子,一个45岁的女人,走在暖洋洋的春风中,满心里漾动着激情。她是一个容易动情的女人。今天,她意气奋发地抛家别子,从惠州赶往汕尾市供电局报到,她预感到将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等着她。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尚有这等胸怀,实实叫人钦佩不已。回首眺望来路,她仿佛又看见了自己那一如白开水般平泛清淡的人生旅程;1943年出生于上海,1958年,考入贵州省水力电力学院预科班,3年后她便顺理成章地支援了内地建设,成了贵阳供电局的一名职工。她是从抄表工干起的,从18岁一直干到41岁,等于把生命中的黄金岁月都奉献给了那座城市。1984年,随夫迁往南通,3年后又举家南下惠州。不过一年工夫,躁动不安的老马又应和新建地级市汕尾的召唤,匆匆卷起背包加入汕尾市电力建设的行业,她很快便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器重。因为汕尾原是个渔港小镇,电力建设历来落后,技术人才更如凤毛麟角,那么她这个只有大专文化的女专家,站在由转业军人等组成的东涌电厂筹建组队伍中,的确会有一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她不免沾沾自喜。果然,技术监督、现场指挥等都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她的肩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她不得不卧薪尝胆,餐风露宿,摸爬滚打在工地。那股拼命劲,那种热情,也确实令须眉汗颜不已。她成了远近驰名的“三八红旗手”。可以说,无论是筹建东涌电厂还是新城电厂,5年里,这位筹建副组长都是坚守工地,并略有建树的。她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慷慨回报,她当上了副总工程师、供电局副局长、市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市人大、省人大代表——即她一步一个脚印地逼近了那个耀眼的顶点。人们说,马红妹到汕尾后一天比一天滋润,因为她在这里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按理,她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但她没有,却反而因为得宠而渐渐变得自负,她人格中的某些弱点也不断膨胀恶化……那一年,她调到新城电压厂筹建组不久,见筹建组组长坐的是皇冠30轿车,她很眼热,便急不可待地追求同等待遇。于是,趁着正组长出差之际,她赶紧托人联系购车,并预付定金1万元,定下了人家转让的一台皇冠车。组长回来后询问此事,她却不在乎地声称:“定金都已付了,不要也得要了。”就这样,她一手促成了强行购车之事实,她的骄横与胆大妄为也随之渐渐显山露水。都说权力最具腐蚀性,马红妹很快便适应了这种八面威风的日子。她开始把自己视为汕尾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技术女王,倘有意见相左者,必将被她毫不留情地斥之门外。那次新城电厂欲安装8根避雷针,按技术要求,必须用实心圆钢,必须用地钉加固。然不知何故,这位技术权威竟然昏了头,一再坚持道:“就用白铁管做,按我说的办,这也是节约嘛。”她十分武断地下了命令,仿佛她真的是为了节约似的。结果一场台风下来,一次就报销了4根。这场损失少说也值10几万,这就是不尊重科学的下场!然而,她赶到现场后,只是用脚踢了踢躺在地上的避雷针,接着毫不心疼地甩下一句话道:“风太大了嘛。这能怪谁?”转身就走了。后来,人家技术干部吸取教训,改用实心圆钢重做了几根避雷针,这本是件大好事,她也应该就驴下坡,悄悄算了。可她不,她觉得这是成心让她这个技术权威出洋相,打那后,这些技术人员便都成了她手下的小“媳妇”,没完没了地受气,真正地举步维艰!她的泼辣越来越为人难以接受,有时甚至到了蛮横不讲理的地步。那一天,几个同事一块聚餐,席间,新城电厂筹建组的会计向她请示发放奖金的问题。她脱口便道:“每人500块。”会计瞪大了眼:“可是,头儿说了,只能发300块。”她一听火了:“我也是个副组长嘛,难道我的话就不算数了!…她越想越气,越骂越上火,忽然她一下站起,一抬手,“哗啦”一声,将整桌菜给掀到了地上。全桌人都呆住了。她犹不解恨,又指着会计骂了几句,然后狠狠地甩门而去。那个会计为此事气得哭了一晚。男儿有泪不轻弹哪,没过几天,他就坚决要求调回原单位去了。他说:只要马红妹在汕尾一天,他就再也不会回汕尾来了。马红妹伤透了许多人的心!但是善良的人们却总是这样想着,人无完人嘛,这不过是些小节问题,于是便一次次地原谅了她的刁蛮无理。她实际是被权力宠坏了,被那些习惯顺从领导的善良百姓宠坏了。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这些小节问题才没有给及时反映上去,她的仕途依然畅通无阻。她是一个任性的女人,更是一个幸运的女人。但她是否能珍惜善良的职工们对她的忍让,迁就与爱护呢?此时的地,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正在等待时机,等待着龙门一跃的辉煌时刻。1995年5月,汕尾市人大会场一阵热烈的掌声,将马红妹送上了她一生中最辉煌的峰顶。人们惊诧、惊奇,这个女人真是好命;科技人才、无党派人士、妇女代表,她占尽了种种优势,她也得了政策倾斜的便宜,天时地利人和,想不走运都说不过去。不过,平心而论,;她前段的工作,成绩还是主要的。人们依然善意地期望,期望她能扬长避短,为汕尾人民谋幸福。那么,马红妹此时又在想些什么呢?那天,坐在一群吞云吐雾的男性公民中间,她忽然感到有点心理失衡;这些男同胞或是她的下属,或是某些部门的实权人物,他们手里捏的显然不是普通的过滤嘴,那么,这样的高消费如何维持?当然是“跟官吃官”。马红妹开始为自己抱不平,都52岁的人了,既不抽烟又不喝酒,更不曾好好享受人生,现在既然做公仆了,就得抓紧时间认真潇洒一番。她的第一步是大刀阔斧地改革办公室:原有的桌椅板凳都“过时”了,统统都得扬弃,结果她花了两万多块钱公款,添置了一套时髦的书柜,沙发等,她觉得这才与她的身份相衬了。接下来,她开始大吃大喝。宾馆酒楼天天光顾,动辄成百上千,还美其名曰“工作餐”。后来她甚至发展到连家里一应开销,也由公家支付。她的秘书因此又兼上了业余出纳之职。打那后,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概由秘书打理;当开销积累到一定数目时,秘书就遵嘱找回一张餐费单,由姓马的自己签字报销了事。不过,她只允许自己胡吃海喝、大手大脚,别人却休想从她这里占得半点便宜。她有一个小本,专门记载自己的日常开销,然后与秘书报来的数目逐一核对。可见,她对身边的任何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性。她的胃口越来越大,她不得不为自己的挥霍无度寻找种种理由。比如用公款买米买菜,她的借口是:“我每天忙工作忙得误了吃饭、公家当然得请我吃工作餐的;我整天在外面吃,吃腻了,想换个口味,自己买菜回来烧,这比进酒店便宜多了,这不等于是替公家节约了吗?公家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应该替我报销嘛!瞧,她又打着”节约”的幌子,暴殄公款,真是岂有此理!可她一点都不脸红,她觉得天经地义,因为她是公家的人呵!甚至,那一次,她去广州开会,途中来了例假,她竞吩咐随行的小伙子:“去,替我买包卫生巾来。”小伙子一愣,当下羞得满脸通红。“记住,别忘了开发票。”这回,小伙子就只剩下瞪眼的份了,你想,一个人竟然不顾廉耻、悭吝小器到如此地步、她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来的呢?是的,尽管她行动上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女皇意识,但骨子里却偏偏又摆脱不了那种吝啬与贪婪的小市民习气,她甚至想,那些男人抽洋烟喝洋酒的过得那么潇洒,我这不抽不喝的太不划算了,堤外损失堤内补嘛,她的目标瞄上了时装。她的口号是:“我是女人,我代表汕尾妇女形象;而且我经常上电视的,如果穿得太差,就会给汕尾妇女脸上抹黑,所以,我买了一些衣服穿,公家难道不该报销吗?!”可怜公家又成了冤大头,因为她对时装的追求永无止境,无论是出差出国,只要看见入眼的时装,她便毫不犹豫地一一买下。那次出外“学习”,她发现了一套价值2000多元人民币的服装,有人说,“这套服装漂亮。”马红妹转身就把这套服装买了下来。还有一回,她看中了一副眼镜,她连想都没想,又抛出去了1500元。有人打趣道:马副市长“率领”汕尾服装新潮流!街上只要流行什么,马红妹身上就会出现什么。的确,她常常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年龄,有时甚至穿着袒胸露背的服装招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而她兀自得意不已,误认为这是回头率高。“大器晚成”的马奶奶,终于成了汕尾市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支撑这道风景的是数以万计的公款!令人气愤的是,她不仅仅是为自己买时装,就连给家人、给外孙女买衣裳、玩具、甚至给别人送礼、联络感情的开销,也统统都由公家包了。人们渐渐摸透了她的脾气,有时只要多叫她几声市长,多给他戴顶高帽,她一高兴,大笔一挥就给人家批了几千、几万、几十万。花公家的钱,她从来都不含糊,该出手时就出手!她就在这种贪婪的掠夺与“慷慨”的施舍中,不断地品味权力所带来的尊贵与威风,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除了像这样大把大把地掏公家的钱袋外,她还有个毛病,喜欢贪小便宜,对公家的物件,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有时偶尔去食堂走一遭,她也忘不了顺手牵羊拎回几棵菜来。据说,就连在国外住宾馆,宾馆每日配备的洗漱用品,她也忘了不搜罗带回。“反正我们每天都付了房租的,不拿白不拿。”就这样她万里迢迢地拎回了一袋并不值钱的洗漱用品。可见,她既是个散尽千金的败家子,又是个孤寒吝啬的守财奴。也许有人会问,她平时这样大把大把地挥霍,钱从何来?别急,鱼有鱼路,鳖有鳖路,她已渐渐摸熟了生财之道——记得上任之初,她还不曾拥有自己的小金库,想花钱十分不便,于是她想了个借腹生子的办法,即巧立名目,为某机关拨款28万元,然后伺机借回5万,供自己挥霍。后来经过她几番努力,她终于揽得了主管“三电办”工作的大权——这正遂了她的心肠,因为“三电办”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管理自然比较松散,从此马红妹用不着“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彻底地“鸟枪换炮”了。当然,她不能忘了某机关的“慷慨”借款,临”撤退”之时,她再次拨给该机关20万元,以示安抚。她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懂得“礼尚往来”,不留话柄。她开始尽情地报销各种发票、收据,反正她的司机、秘书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她提供各处开来的发票,而她只须龙飞风舞地签上“马红妹”3个字,这些单据便都变成了“四老”、“大团结”,流进了她的腰包。有一天,她在清理办公桌时,忽然又发现了一张两年前的旅游发票。一见这张发票,她就觉得牙帮骨隐隐作痛,她真是不甘心呵。那一年,妇联组织她们去美国考察,行前,有关部门曾赞助她2万块,作为旅途之资。结果,不但她的车马费全部解决了,还给她余了一笔零花钱。她本来应该满足了,但回来后,她却又把这次旅游的发票拿到新城电厂筹建组去报销,没想到竟被主管人员一口拒绝了。……今非昔比,她要吐出这口恶气,于是她毫不迟疑地又将这张发票派了下去。主管人员一见懵了,知道来者不善,因为她已成了分管电力工作的上级领导,倘若不报,那么今后立项哪,批工程哪,恐怕就会平添许多波折,这个女人心眼比针尖还细哪!……就这样,她又得了1万多块钱横财,从而也就铸成了重复报销之大错。狭隘自私的女人,一旦重权在握,那么就会变得更加偏执狂妄,不可一世!那一回,她因已挥霍了3万多块钱公款,无法平帐,她竟找到政府小车队的队长,张口就说:“你帮我弄张修车发票来。”“修车费,多少万元。”马红妹这边轻描淡写的,那同志却
本文标题: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从沉沦走向堕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