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1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据最新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47万亿立方米,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南海南部等地区。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2.“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47万亿立方米,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说明了天然气具有A.分布的不平衡性B.数量的有限性C.利用的发展性D.资源的联系性3.在采猎文明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是A.土地的数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B.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C.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影响都较大D.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所以土地资源对人类没有影响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影响A.使不可再生的资源变为可再生资源B.使水能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C.使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进一步拓展D.使资源利用的结构趋向单一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频次月份2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的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8.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A.加强监测预报B.植树造林C.疏散重灾区人口D.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下图为北冰洋冰雪范围变化趋势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北冰洋冰雪范围变化的基本趋势是A.冰雪范围逐渐扩大B.冰雪范围逐渐缩小C.加拿大附近冰雪范围没有变化D.2050年前后北冰洋冰雪缩小到80°N以内310.图中冰雪范围的变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A.北冰洋沿岸地区联系将更便捷B.全球各地海平面上升,降水增加C.极光发生频率增加D.陆地淡水资源显著增加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阶段人口增长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人口政策有关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1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D.地势平坦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①生育观念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抚养成本上升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回答15~16题。15.下图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拉力因素,“-”号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推力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4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老龄化16.近年来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籍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读美国人口结构情况图,回答17~18题。17.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A.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呈负增长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D.人口死亡率低18.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A.交通通达性提高B.文化多样化C.劳动力数量减少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读不同气候区人口容量测算表,回答19~20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28.0200沙漠气候0.181地中海气候2.259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1930苔原气候0.0010.0119.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生物资源C.交通条件D.生产技术20.目前,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气候区及其原因是A.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C.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D.苔原气候区资源丰富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城市郊区温度所得数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521.该地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2.影响城区与郊区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状况B.气压分布C.降水量D.地下径流等时线是汽车从出发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同点的连线,下图中a、b、c、d、e是以甲地为出发点的等时线。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车速最慢的是A.朝①方向B.朝②方向C.朝③方向D.朝④方向24.下列说法中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是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②鼓励使用私家车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加强城市绿化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商业、住宅、工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26.近年来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人口向郊区迁移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④二、三环路6人流量更大⑤市中心交通拥堵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在各集镇形成的周期性集市。逢零、一、三、五期在甲地,逢二、四期在乙地,逢六、七期在丙地,逢八期在丁地,逢九期在戊地(以农历计,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读图完成27~28题。27.该地区A.集镇等级分为四级B.集市的周期为四天C.甲地的服务范围最大D.丙地的服务功能最全28.图中各地不能每日都形成集市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D.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29~30题。29.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历史C.文化D.经济30.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治C.历史D.环境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32.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3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人口迁移越频繁。34.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唯一因素。35.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36.巴黎是从塞纳河中的小岛发展起来的。37.在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738.在区位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往往相邻。39.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40.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我国北方遭受暴雪天气的分布范围。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并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材料二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2)当前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3)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有▲。42.(8分)根据下表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某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5.292河南省0.5640.5628(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人口自然增长的模式为▲。(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3)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为▲;形成原因为▲。43.(7分)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的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乙、丙功能分区分别为▲、▲、▲。(2)甲功能区布局的普遍规律是▲,主要原因是▲。(3)该市规划在图中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建设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最为合适的地点是▲。44.(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重大变化。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地区差异示意图。9(1)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我省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布特征是▲。(2)与苏北地区相比,目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3)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CDDAD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BCDCB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CBCBCCCC二、判断题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ABBBAABAA41.(7分)(1)波动上升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2分)(2)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生态系统的调整。(3分)(3)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2分)42.(8分)(1)高人口迁入现代型(3分)(2)低人口迁出(2分)(3)农村迁往城市(1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2分)43.(7分)(1)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3分)(2)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1分)城市边缘地租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减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2分)(3)d(1分)44.(8分)(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分)由苏南向苏北递减(苏南>苏中>苏北)(2分)(2)交通更拥堵、住房更紧张、用地更紧张(任答2点得2分)(3)建设新城、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改善居住、交通条件;保护、治理城市环境(任答2点得2分)
本文标题: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0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