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高三政治教学论文同课异构话教学
1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高三政治教学论文同课异构话教学由于这样的集体备课是事先确定了主讲教师的集体备课,这样就无形中区分出了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形成了主动备课和被动备课、主讲教师和被动听讲教师的状况。久而久之,使得一部分教师丧失了主动意.识,客观上助长了依赖性,按照统一的模式上课,机械、呆板,教学效果也不好。同课异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主性、创造性地对统一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再次自我设计的教研方式。它是一种求变、求新的创新设计,突出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的独特理解与应用;突出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突出主动吸收集体备课中的好策略、好方法、好手段,注重设计学生喜欢学的、教师能教的、新的教学方案。一、同课异构的理论和现实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让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让教学真正来源于课堂、根植于课堂、还原于课堂、运用于课堂,体现“以生为本”,也彰显着“以师为本”,促进教师对“好课”的意义建构。2.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也都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是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起点出发,向课堂学习目标不断渐进与逼近的认知发展过程。就这一过程来说,在学习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距离的长短,而适宜的距离空间是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所必需的。其实,有的时候,学生在理解、构建新的知识的时候,虽然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但却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已知”上并不是一张白纸。可实际上,很多老师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学生已有的经验,将学生作为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鉴于此,我们的备课预设应给予充分的考虑,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3.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内容再开发的过程。而教师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2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其思想的底蕴,只是有时我们不自觉罢了。而这种底蕴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专业知识水平、课堂的管理能力、甚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设计必然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差异中的大多数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很难移植的一个根本原因。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历经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一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4.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箫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二、同课异构的基本策略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和阅读相关参考书,要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难点等,在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新课程的实施,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质都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个体教师来说,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困难是很大的,而集体备课给了教师们相互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它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集体备课终始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否则,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3.设计教案,匠心独运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构想出能呈现自己教学风3格的教学预案,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要“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和格局。在教案设计上,教师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学生”;既要设计教师怎么教,更要设计学生怎么学,还要设计怎么考与练。设计教法,就是遵循课程标准,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如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递进关系等;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关键字句归纳提取分析。设计学法,就是将学生的心智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相结合,施之以有效的教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设计练法,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并研究分析高考的考试说明和不同地区的考题,从中找出考练重点,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4.创新教学,彰显个性教师上课是一种独立支配的运动过程,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约:教师性格气质、思维意识、实践体验、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个性化教学应有以下内涵:一是注重教师个性化风格的形成。教师承担着教育最主要最艰巨的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难以完善。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要融入到教学的角色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养成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二是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风格、学习的自主性等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基础,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三是注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往的教学使得学生丢弃自己的个性,将他们培养成同一个模式。“以人为本”就是强调要强化人的素质,教学工作必须为素质教育服务,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我们要在个性化教学中使学生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完整的发展。四是注重学生自己学习风格的形成。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教学中不能让所有学生按照同一的学习模式、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只有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才有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5.教后反思,感悟升华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并把成功与失败的教学片断摘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案例分析等,并对自己的教学预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①反思教学成功之处。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②反思教学失败之处。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③反思学生的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4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后分析。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经常以新课程理念和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才能扬长补短,促进自身的发展。三、同课异构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教师又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一味的根据其他教师的观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不能发挥教师个人的特点,教学效果是低下的,教学活动是不成功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也是有限的。这正如名家李镇西所言: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他通过自己年轻时曾立志学钱梦龙,学于漪,学魏书生而最终也没成为三位名家的
本文标题: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高三政治教学论文同课异构话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0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