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word含解析)
第1页(共27页)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word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1.下列关于顶极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极群落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顶极群落的能量输入大于输出C.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D.地球上现存的群落都处于顶极状态并将永远保持原状2.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第2页(共27页)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序号63.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C.人工鱼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4.下列叙述与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5.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6.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年末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最高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第3页(共27页)C.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②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功能中的化学信息传递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土地一定会演替成森林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了一条食物链⑤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⑥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⑦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⑧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9.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测得从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B.设桩组在第30~150天,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D.第150~190天,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10.下列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密度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森林公园中野兔的种群密度C.用抽样检测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D.用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11.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应为1m×1m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尽量防止标志物脱落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第4页(共27页)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12.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1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14.如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B.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c点之后C.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D.若此图表示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接近K值15.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食物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内源性因素B.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C.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ab段幼体所占比例小于cd段幼体比例16.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群分布第5页(共27页)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1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19.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研究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20.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调查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蚜数量(只∕株)0.44.741.5261.71181.91976.92175.62171.42173.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B.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7月l0日(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第6页(共27页)(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每题2分)21.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大型动物进行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B.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C.种群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逐渐增强D.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随该种群的增大而增加22.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B.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D.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23.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调查其种群增长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24.下列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第7页(共27页)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25.某山区坡地生态环
本文标题: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五)(word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