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1建湖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知行合一”D.“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3.“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4.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5.郭沫若曾惊叹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文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这种文字是6.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托古改制C.变者天下之公理D.祖宗之法不足守7.(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2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海国图志》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新文化运动”8.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然而在这起伏的过程中始终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是A.实业救国B.崇尚科学C.政治共和D.民族独立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变化的本质作用是A.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B.结束了封建礼教的束缚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10.某文告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该文告推动了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11.有人认为以遵义会议为分水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两个阶段,前14年初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a其依据是A.领导创建了中国共产党B.提出革命最高纲领C.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开辟武装夺权道路1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13.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局势时,得知一中国消息,感慨的说“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消息可能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C.导弹发射成功D.籼型杂交水稻研发成功14.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到“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一观点产生于A.智者运动B.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15.“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它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之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的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社会契约D.自由平等16.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段话的实质是A.追求理性至上B.反对一切权威C.宣扬人人平等D.维护社会正义17.爱因斯坦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幽默的说:“牛顿,请原谅我”,这样说是因为他A.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B.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C.否定了牛顿的时空观D.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318.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19.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追求是基于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0.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二、材料解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大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高祖纪》材料二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他与元澄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据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6分)(2)据材料二,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能取得成效的基本因素。(5分)22.(12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材料二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4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材料三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4分)(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2分)(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2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道德和政治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材料二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4分)(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4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5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4分)25.(12分)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意)彼特拉克《歌集》材料二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
本文标题: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