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A.万物之理,终归太极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3.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5.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来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8.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9.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10.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2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11.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次序应是A、③②①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12.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13.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14.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1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6.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直接关系?A、陈独秀B、孙中山C、鲁迅D、李大钊17.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3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B、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革命纲领C、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8.读右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19.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20.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成就2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A.趋时而变B.因循守旧C.努力进取D.无为而治2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C.强调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2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25.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4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27.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28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D.城邦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29.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这位哲人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30.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B.苏格拉底——关注人及人的内心世界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3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牲;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这表明他认为()A.人不是上帝创造的B.人是无理性的C.人的地位在上帝之下D.人是伟大的32.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作意在()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33.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①诵读古典文化②批判神权统治③鼓吹人性解放④倡导思想自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4.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如果再补充一张合适的卡片,你认为应是()5A.《圣经》B.《神曲》C.《百科全书》D.《论法的精神》3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1)18世纪至19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3分)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3)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6分)36.37.(10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6(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38.(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列是两位学者的言论: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皮柯《论人的尊严》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本文标题: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