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4新人教版
1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四)1、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B.该动物种群中关于体色共有6种基因型、纯合子有3种C.分析图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2.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这对再婚的夫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的概率约是()A.1/25B.1/50C.1/100D.1/625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4、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5、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6、已知某种植物花的颜色受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相关等位基因如果是1对,则用A与a表示,如果是2对,则用A与a、B与b表示,如果是3对,则用A与a、B与b、C与c表示,依此类推)控制。现用该种植物中开红花的植株甲与开黄花的纯合植株乙杂交,F1都开黄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27∶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的颜色是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B.F1的基因型为AaBbCc2C.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D.F2的红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3/377、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的情况下,其后代可能不出现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的情况,该生物体减Ⅱ后期的基因组成与性原细胞相比一定不同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是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的,此现象一定会导致配子的多样性,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D.一个外迁种群只要处于随机交配等理想状态,亲、子代相应配子频率一定相等,但相应的基因型频率有可能不同8、鲤鱼的尾鳍是单尾鳍,而金鱼则多为双尾鳍。科学家从鲤鱼的卵细胞中提取mRNA,将其注入到不同品系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中,另一部分金鱼受精卵留作对照,两种受精卵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其尾鳍的分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鲤鱼卵的mRNA能使部分金鱼尾鳍从双尾变为单尾B.金鱼受精卵被注入外源mRNA后,不同品系金鱼的反应程度不同C.若将实验组甲品系单尾鳍个体互交,后代几乎都是单尾鳍D.金鱼尾鳍的分化可能在受精之前就已经启动9、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A控制黄色,纯合子胚胎期死亡;a1控制灰色,野生型;a2控制黑色。该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若一只黄色雄鼠与一只黑色雌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不可能为:()A、只有黄色或灰色B、只有灰色和黑色C、只有黄色和灰色D、只有黄色和黑色10、下列几种实验装置中,其中有错误的是311、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细胞含有四个基因组B.基因Aa和Ww遗传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但A、w之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图乙细胞若形成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dA、dAD.图乙若形成了DdA的卵细胞,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12、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A.雄性、雌性、雌性B.雌性、雄性、雌性C.雄性、雌性、雄性D.雄性、雌性、不能确定13、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只作于①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A.B型,IBIB。B.B型,IBiC.AB型,iAIBD.O型,15、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株豌豆杂交得到的F1代植株,任其自花传粉,发现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9:25:15,那么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4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1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65/162B.43/108C.7/18D.5/1617、下列有关的计算正确的是A.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如图所示营养结构中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大于A所同化能量的1/25B.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64,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C.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自质至少含有氧原子n个D.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m-A)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8、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l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l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阳性,rr表现为Rh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19、用T4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在感染后2、4、6、8、10min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养适宜时间后,粉碎大肠杆菌分离得到RNA,并分别与热变性后的含T4噬菌体DNA单链组、含大肠杆菌的DNA单链组混合杂交,检测两组的放射性强度并把结果绘制成曲线。两组杂交后的结果分别对应的曲线是()A.b、aB.c、dC.d、cD.a、b20、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反密码子变为UAG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C.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D.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5基因II基因I21、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果蔬害虫,中国将其列为进口植物检疫Ⅰ类危险性害虫,对其检疫极其严格。目前我国已经在欧美进口水果中检测到三种品系的地中海实蝇(均包含雌雄个体):研究人员通过培养和杂交实验已经证实:上述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野生品系(♀)×红腹品系(♂)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1;②野生品系(♂)×红腹品系(♀)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1;③红腹品系×红腹品系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2(1)由①②③可知:控制胸部背面斑纹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及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F1分离比为1:2的最可能原因是:。(2)在确定红腹和黒腹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杂交过程产生的干扰因素,研究人员选择了表中所列的原始红腹品系和黑檀品系进行正反交,结果正交的子代腹部全为橙红色,反交子代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腹部颜色不同,据此判断控制腹部颜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及显隐关系是。反交组合应该是。(3)为验证以上所有结论,研究人员又进行了野生品系(♂)×黑檀品系(♀)的杂交实验,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实验:(A、a表示腹色基因,D、d表示背色基因)22、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品系名称表现型相关性状描述野生品系红腹、彩背腹部橙红色、胸部背面有黄白色斑纹红腹品系红腹、黑背腹部橙红色、胸部背面黑色有光泽黑檀品系黑腹、黑背腹部黑色、胸部背面黑色有光泽白色前体物质有色物质1有色物质26亲本组合F1F2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23、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右上图框中画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本文标题: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4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