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池州市民俗简介13小教1班S1310110荣珂池州市青阳县民俗简介之青阳腔及饮食(毛豆腐)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区北部,东临南陵、泾县,南连石台、黄山区,西交贵池,北与铜陵接攘。地势南高北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雄踞其中。—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青阳腔由皖南伸展到闽、粤、湘、赣、鄂、蜀、晋、鲁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种起源青阳腔包罗甚广,就其某些组成部分而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以前,甚至更远一些。宋代,东南沿海出现南戏,入明以后进入安徽南部。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红遍全国,影响了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并与中国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和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青阳腔滋养了黄梅戏,又哺育了徽剧。黄梅戏是青阳腔融合湖北黄梅采茶调、徽调发展而形成的戏曲艺术。明代嘉靖年间,池州、徽州青阳腔兴起,它吸收了徽调、目连戏、昆山腔等曲调的精华,便形成徽剧。又因青阳腔曲调清秀高雅,池州、徽州盛兴,故又有徽池雅调之称,从而青阳腔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因此,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又是京剧的前身,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青阳腔又被誉称戏曲的活化石,它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经典曲目青阳腔的传统剧目,保留下来的共有近90多种(其中大戏65种,小戏29种),绝大部分是属于宋元南戏,明代传奇和弋阳腔连台本大戏。其中见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的有41种;见于明代《词林一枝》、《八能奏锦》、《时调青昆》、《玉谷新(调)簧》、《摘锦奇音》、《微池雅调》、《歌林拾翠》等诸刊本的有60余种,这些剧目大部分有青阳腔艺人保留下来的完整的手抄本和唱腔。尤其可贵的是有些剧目为罕见的珍本,如:《四友记》、《双杯记》、《香球记》、《吐绒记》、《投唐记》和《绿袍记》等等。--表演艺术-角色行当青阳腔一般36人,演员正角10人,贴补角2人(闺门旦/二肩旦、茶旦/三肩旦)、龙套8人、乐队6人(1人专门检场)、衣箱4人、其他6人:2人做饭、4人“打手”或“打布”(演目连戏专门扮演男吊的武功人员)。丑行,在青阳腔中是一个具有多功能性、举足轻重的行当。它保留了宋杂剧插科打诨、滑稽调笑的遗风,同时又改变了行当结构,增添舞台趣味与活力,使丑角可主演正剧,能刻画多重复杂心理活动的人物。-特色技艺由弋阳腔“辗转改益”而来青阳腔除了声腔体例之外,舞台演剧上也深受其影响,注重在表演中融入武打杂技。在青阳腔早期搬演的《目连传》中,艺人们穿插了许多具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如“度索”、“翻桌”、“翻梯”、“斛斗”、“蹬坛”、“蹬臼”、“跳索”、“窜火”、“窜剑”等技艺。--毛豆腐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菜品历史关于毛豆腐的来历,这里有个传说,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菜品特色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本文标题:池州市民俗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