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淄博市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淄博市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选题依据1.1武术是中华文化养育的民族体育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具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都应该弘扬民族精神。武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它既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又有一套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它的起源可以说和人类的生产与军事战争须臾不可分离。武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继承。武术的教与学之间通过技术的载体在进行一种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是全方位的。因此,在今天探寻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成败得失,有利于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及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仅要传承武术文化,更要发扬尚武精神。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传承和发扬它理所当然,这是笔者作此研究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从反面说,不发扬和壮大自己民族的文化的人,就更谈不上是一个爱国的人了,所以从爱国主义出发,在中小学努力开展好武术课程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本文为此做了相关研究,力求开展好中小学的武术教学,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1.2当今中小学武术课的发展武术是中国的国粹,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它不仅可以强生健体,还可以修身养性、防身自卫和弘扬民族精神。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开展武术教学,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都有促进作用。虽然国内有很多学者在做中小学武术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但效果不佳,并没有促进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很多有关文献也表明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名存实亡,如周玉芳,丛燕在《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中提到:我国中小学虽然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但受应试教育影响,武术课仍不受重视,近乎名存实亡。为传承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武术课的地位。本文在整理2和总结有关促进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又从中探求一条促进中小学武术发展的新道路[1]。总之武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磨练意志、培养思想道德觉悟,在我国特色文化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但其发展却越来越让人担心,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的选题依据。2研究目的和意义2.1研究目的运用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对淄博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武术在淄博市中小学中发展思路的选择是否合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能否发挥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其为武术在淄博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这些数据,深入了解淄博地区武术课开设与发展的情况,从而找出武术课在淄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当前淄博地区武术课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一定的解决方案,真正的让武术在淄博地区顺利发展,同时通过武术教学弘扬民族精神。2.2研究意义2.2.1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20世纪初,一批武术家在特殊的环境之下,用“会通中西”的现代体育竞赛方式,将中国的武术思维和运作模式逐渐纳入西方的体育模式,使这种意义上的“武术竞赛”成为现代中国武术的基本形态,从而使以西方体育竞赛为参照系的竞技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全权“代言人”,包括学校武术也是以竞技武术的模式为主流,从而使神秘的中国武术文化逐渐被“解魅”,逐渐失去多元化的色彩,使当今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条狭窄的胡同。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尽管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武术不再是过去那种“杀贼救命”、“保家立命”的“贴骨勾当”。值得欣慰的是,武术界一些有远见卓识和历史责任感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学校武术的发展,如邱丕相先生认为,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只有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衰相联系,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研究,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弘扬。3由此可见,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走武术教育发展之路,不失为武术摆脱目前困境的一种明智之举,也是在当今跆拳道、空手道等外来武技的冲击下,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2.2.2当今时代的需要2004年9月5日许嘉璐、季羡林等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宣言》指出:中华文化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武术是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武术对中华文化的某些优秀品质、气质、内蕴等都有所反映,如:尊师重道、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扶弱济贫等。2004年4月3日中宣部和教育部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纲要》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由此可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武术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量外来文化“入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中小学普及武术运动、加强武术运动的教育传承迫在眉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阔创新,积极应战。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通过本文对武术发展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武术注重的是武德,而不是简单的擒拿格斗、套路动作,可以说套路动作是武术的形,而武德是武术的魂。武术也是强身健体、防身御敌的重要方式,让人们走出“武术就是打打杀杀”的误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让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民族的振兴。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磨练意志,同时也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这样看来在中小学开展武术项目,可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说只有促进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流芳百世。3研究综述3.1武术教育的历史渊源4武术作为教育的内容古已有之,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教育宗旨、内容、形式都有所不同。武术进入中国学校制度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代,“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特别是到了周代,随着奴隶社会的繁荣,教育体系更加完备,西周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其教育内容以礼为中心,文武兼备,以武为主要内容(射、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扬伯峻《春秋左传注》),“六艺”是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体系。这一时期的武术技术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时期,官学废驰,私学兴盛,出现了许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孔子的教育中,射、御是很重要的内容。墨子注重以体选材,在教学中很注重“武技”内容,并对优秀者予以奖赏。其“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宗规,开启了古代武侠之风的先河。秦汉时期,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中尚武教育渐渐衰退,军旅和民间武术却日益丰富,推动了民间武术文化的繁荣。唐代设武举,开设了以武取士的先河,该制度延续至清末。武举使习武内容和标准有了规范。据《新唐书·选举志》和《唐六典》上载,武举分为三类:(1)测武艺,主要是射术和枪术;(2)力量和体力,即翅关和负重;(3)测身材和语言。这些举措调动了人们习武的积极性,对以后武术教育有积极的影响。辽、金、元时期较多保留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传统,注重骑射和武艺训练。明时,官学按“六艺”设科分教,“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清朝以骑射立国,初时令八旗子弟“读书习射”,清初著名教育家颜元(1635~1704)在漳南书院教兵法、战法及射、御、技击等,其实学思想和教育实践对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世纪后期,洋务运动兴起,许多学堂设置体操课,其中兵式体操中保留了许多武术项目,如枪术、剑术、刺棍等,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非常重视武术,提倡习武强身。3.2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现状研究200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建了“关于学校武术教育和改革发展的研究”课题组。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目前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全国有2/3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在一些开设有武术课的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消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无机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5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公布了一项调研报告,这项为期两年的调研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52所普通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过武术课,仅有28.9%的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全国83.7%的中小学在教学计划中有武术内容,但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只有21%,另外有48.1%学校能部分完成,还有14.3%的学校虽在教学计划中列有武术教学内容,但课堂中却没有武术教学,13.7%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武术内容[2]。2007年11月2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办的“申江国际武术专家论坛”上,专家报告显示:约有70.3%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设武术课;七成学校未设武术教育。以上调查研究的结果都表明我国的武术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3.3武术传授内容研究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蔡龙云先生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79年)和20世纪80年代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武术训练教材》,两本书都对武术的相关训练方法与要求做了阐述。还有各类武术百科辞书:如1990年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1990年)、郝心莲的《中国武术实用百科》(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1990年)、张山主编的《中华武术大词典》(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1994年)、还有1998年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等,都对武术的相关传授内容进行了分类,使人们很容易通过这类辞书找到武术的一些传授内容,但是由于是辞书的功能限制,书中都没有就相关的武术传授内容成因及变迁做出具体的理论阐释。有关武术教育内容的论文研究:如程大力的《武术与宗法传统》研究认为,武术的流派和宗法有直接的关系,武术的传承方式、内容等在宗法的影响下,也表现出一些宗教特色[3]。3.4有关武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杨中平等的《加强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武德教育的措施》认为,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武德教育,更离不开高校武术专业这个重要的基地,加强对武术专业学生武德的培养与教育,是武术运动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积极努力的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4]。张志勇的《论中国武术“德行”思想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在中国传统武术教育中,习武者的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崇德扬善、谋和含蓄、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的处事观和6人生观,集中体现了中国武术重视人的德行培养和德艺并举的传统武德思想[5]。白永正等的《论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认为,新时期的武德具有树立正确理想,努力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生养性,遵纪守法等现代教育、教化功能[6]。李振林的《试论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武德》主要是针对武术的内容及价值作用做了分析[7]。3.5学校武术教育研究3.5.1学校武术教育历史与发展现状研究。如吕光明的《我国学校武术发展源流探源》认为,我国的学校武术产生于夏商时代,可分为古代学校武术、近代学校武术和现代学校武术三个时期[8]。王晓东等的《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历史溯源》,该文主要分析了武术在古代教育中的概况和武术进入现代学校的社会基础[9]。两者皆为研究学校武术教育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赵歆的《军国民教育思潮对武术发展过程的影响》认为,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形成,克服了中国传统的“文弱”教育弊端,促进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武术进入现代教育的范畴,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武术社会化,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10]。王燕的《学校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认为,学校武术存在训练体制过分集中、发展程度不平衡、办学水平悬殊不齐及管理混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学校武术要从武练到武技全方位教学等策略[11]。李厚芝等的《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分析》,该研究查阅了1985-1997年期间国内各种体育学报和期刊上的90篇武术教学研究论文,统计处理后分析认为,现今武术
本文标题:淄博市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3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