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杨卫泽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作重要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政协无锡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共无锡市委,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及与会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祝福!过去的2009年,是我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一年,也是我市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扩大内需保增长、创新创业促转型、政企合作维稳定”三大突出任务,科学谋划、沉着应对、积极作为,奋力将发展中遭遇的挑战和困难转化为加快转型发展的“倒逼”动力,将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转化为加大有效投入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人才、科技、文化、生态、民生“五个互动”,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呈现了平稳较快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11.5%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400亿元。全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预计达到4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预计达到43.6%。一年来,城乡面貌快速变化,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国务院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和城市轨道交通,在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也不断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其不易,凝聚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聪明才智和积极贡献。过去一年,市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代表中共无锡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发展的收官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加快“四城”建设的首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特殊、影响深远、责任重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已经就今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新兴产业培育年”和“无锡千人计划促进年”活动,继续强化节能、节地、减排、科技、富民等“五类”指标的考核导向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在“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和“融入上海”、“普惠市民”上狠下功夫、务求突破,做到发展速度高于去年、发展质量好于去年、民生改善优于去年,以勇于超越志气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以改革创新精神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加快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和国家生态城市群,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奋力开创无锡发展的新局面。市委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抢”的紧迫感和“转”的使命感,就是要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国家实施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机遇、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特别是上海世博会举办带来的机遇,以及江苏发展创新型经济带来的机遇,积极抢占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大变革”的先机、长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大洗牌”的先机、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先机,坚持加快产业升级和城乡转型不动摇、不松劲、不懈怠,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着力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各位委员、同志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古人总结数千年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至理名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质就是民本意识,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唤起民本意识的觉醒,切实做到民生工作的自觉。一、进一步推动民本意识的觉醒,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天我们突出强调民本意识的觉醒,不是说我们以前没有民本意识,或者不重视民生工作,而是说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民本意识需要进一步觉醒、需要注入新的内涵,民生工作需要进一步自觉、需要迈上新的台阶。只有我们心里装着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惠,党的领导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前途光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就是改革开放事业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无锡历届市委、市政府针对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温饱问题、小康问题,始终致力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使无锡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30年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0多倍和50多倍,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分别增长4倍多和3倍多,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近5岁,衣食住行条件全面改善,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家庭,城.乡社会保障日益健全。这说明,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正相关的,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可供分配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物质前提。30年的发展成就,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市人民依靠加快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民本意识的觉醒。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号召以来,伴随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全面实施,我市也进入了民本意识全面觉醒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更加重视帮助改善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全面组织实施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并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5元,2004年以来年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2004年以来年递增10.9%;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0%左右。2009年新增就业10.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万人。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城乡各类群体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完善,代表苏南地区先进水平的医疗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相继建成投用。人居生活环境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41.3%和13平方米,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6平方米。汽车、通信、房产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8.4%和35.6%。城市综合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指数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民本意识的觉醒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虽然我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韵现实诉求之间仍存在着不少差距;另一方面,民本意识的内涵必然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无锡也正处在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时期,产业升级和城乡转型已成为无锡最紧迫的现实任务。生产方式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弓1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民生工作的相应变化。如果没有民本意识的不断觉醒和丰富,就不可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形势,就有可能积累弓1发新的社会矛盾。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民本意识,来一个民本意识的大觉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审视不以人为本、不以民为本的现象和制度,坚决地加以抵制和清除。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维护人的尊严和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当今时代,人们希望自己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自己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唤起民本意识的觉醒,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既要减少不公平带给人们的痛苦,又要增加人们自由展示才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积极营造“四尊四创”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进一步推动民生工作自觉,着力打造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唤起民本意识的觉醒是为了推动民生工作的自觉。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崇高使命。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唤起民本意识的觉醒,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自觉,不畏困难,抢抓机遇,奋力攻关,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把无锡建设成为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一是要进一步巩固民生之本,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改善民生首先要尽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全面扩大就业领域和规模,实现城乡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全覆盖。加大就业培训,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的就业。要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工会作用,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确保职工工资随企业发展壮大而相应增长,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决定》,规范和协调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大力发展城乡合作经济组织和多种形式的富民合作社,鼓励城乡居民以资金、房产、知识产权等入股兴办企业或物业,努力实现“家家有股份,户户有物业”。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维护和增加农村居民土地权益收入。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房屋租赁收益。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要进一步夯实民生底线,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较高层次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住有所居、行有所载,使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要实现较高层次的老有所养。继续扩大社保征缴面,不断增加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紧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探索以农民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新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和保障资金的增长机制。要实现较高层次的病有所医。建立覆盖城乡所有户籍人口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全面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高标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要实现较高层次的贫有所济。要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确保低保对象保障率、资金到位率、资金兑付率均保持在100%,全面实施医疗救助提标、扩面和城乡一体化运作,实现金市城乡最低生
本文标题:杨卫泽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作重要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7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