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渝派建筑队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20110829104806)
华太讲堂第十九讲暨民营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渝派建筑队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编者按:2011年8月4日下午,由华太设计主办的华太设计第十九讲暨民营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建筑改变中国•渝派建筑对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正在举办。来自北京多家设计机构的建筑师围绕渝派建筑和中国现代别墅设计为中心,介绍了自己的建筑实践。论坛由九源国际总经理江曼主持,同时,江曼也是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民营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她此次客串主持也代表了民营委员会对该学术活动的支持。论坛中的主讲是维拓时代的副总建筑师、副总裁崔伟。他带来了龙湖的别墅项目作为他讲座的主要内容。众所周知,龙湖的别墅基本上是渝派别墅的代表之一。而崔伟作为龙湖别墅的与用建筑师也将龙湖别墅在设计中的众多细节与大家做了分享。在崔伟与大家分享龙湖别墅对其他别墅设计的启示后,华太设计副总经理邓小艾、CCDI副总裁季凯风、九源国际主创建筑师彭小虎、博地澜屋总建筑师陈鹏和华太设计副总建筑师王健又进行了相关讨论。同时,中元国际原院长、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许迎新也代表协会进行了精彩发言。可谓是现代别墅设计过程中的一次思想盛宴。以下为会议实录,供对中国别墅设计感兴趣的人参考。江曼: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华太讲堂第十九讲:建筑改变中国•渝派建筑对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今天我想改一改我们往常的仪式,一开始就要欢迎领导,欢迎嘉宾,我们今天专门反过来,把这个流程改变一下,我们首先欢迎所有到场的听众朋友和同行,以及开发商朋友,欢迎大家。今天的学术活动其实也是北京民营工作委员会的学术活动之一,首先我先对我们民营工作委员会向大家做一个推广,大家知道北京市整个的设计行业今年2010年底做了一次普查,换证整理工作以后一共有1700多家设计单位,在这里面调查完之后民营的或者是说非公有企业的设计机构一共占了86%,也就是说只有16%是纯国有企业。在2008年的时候,当时大家都知道金融风暴整个设计行业还是有一片箫条的迹象。北京的几个民营设计院创始人在一起就有这样一个发起的想法,冬天来了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抱团取暖,同时我们创业十几年了,新的阶段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这些民营设计院能不能凑在一起讨论一下我们遇到的人才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以及到年底奖金怎么发,如何留住我们的设计师等等,如何创造更好的幸福感的设计院,在2008年的时候一起谈了很多这样的事情。那时候并没有跟官方,跟勘察设计协会结合起来,更多的是属于小的纯民间的聚会。我们的这种诉求后来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就是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关注。我们那时候并不知道有84%的人群属于民营单位,我们觉得只有五、六十家是这样的,现在看来是有600多家。从09年2月份开始被国家社团办批准的民营工作委员会,由当时四家发起人,由我们承担了第六届民营工作委员会的活动。我刚才看到了来的嘉宾里面,听众朋友里面有设计院还没有在我们里面。今年华太设计还有个主要任务是扩大我们的会员单位,我今天也在这做一个广告,希望招募到更多的民营设计院在一起互相交流,变成朋友。2009年,九源国际主要组织筹办了民营工作委员会,招募了20家设计院参会。2010年,维拓设计承担了轮值工作,他们做了很多体育活动方面的交流,足球赛,羽毛球赛等等,他们的美女啦啦队非常吸引人。今年,是华太设计承担轮值工作,今年我们的主题是学术的委员会。今天已经是学术讲座的第二讲了,第一讲是上个月办的,由郑时龄院士主讲世博建筑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有很多单位参加。其实,我们今天也能感受到,在房地产设计市场里面,民营设计院非常的活跃,但是整个社会里面比如说评建筑大师,评优秀设计作品,对民营设计还是有一些资源倾斜不够,我们希望能够借用华太大讲堂,以及我们今年的学术委员会这一类的活动使得我们更多的民营设计师们,走到国家级设计大师这样的行列里面去。不能因为我们是民营设计,我们就没有这样子的诉求。所以我们在今天这个学术会议里面,我们会专门邀请我们的维拓设计的著名建筑师崔伟先生给大家分享一下渝派建筑对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在崔伟上台之前,我把他的个人简历介绍一下。崔伟1985年天津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在北工大做过老师,在香港设计公司做过设计师,在建筑专业课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在中英政府赴港计划人才到香港工作,在香港好几个工作室,事务所里面工作任主创建筑师,在房地产公司里面也做过常务副总,做过主管策划。从03年至今是维拓设计的董事、总建筑师,同时是奥运火炬手,非常牛的民营建筑设计师,我们一定要让他走向设计大师的高位、辉煌,代表我们民营设计院,他的作品非常多,我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下面我把话筒交给崔伟,由他来分享创作经验,大家欢迎。崔伟:我们就直接开始讲这个主题,今天讲这个方案之前我先用五分钟的时间把我们维拓时代的方案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廊坊的万达广场,这是星耀五洲,这个东北世贸已经盖到180米了,这是200米的楼,这个甲方想把高层部分做LED白金,同时要把中国建设部三星,下面是由日本人经营的十万平米的商场。这是比较老的奥***斯,这是商业。在朝阳这一块做了三个项目,一个是芭蕾雨,一个徜徉集,还有一个金地的一个项目。这是内蒙古体育馆,这是葫芦岛的项目,现在正在盖,已经结构封顶了。这是世博会,这是北大软件园,这是棕榈泉,这是锦绣之春,这是阳光100,这都是很早的项目了。这是东湖湾,项目在望京。龙湖可能是代表现在卖的最贵一个项目。这是远洋天筑,这个容积率特别低,也是非常高端的。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讲龙湖•颐和原著项目,这也是北京别墅市场上的最贵的项目之一了。因为中式建筑都是木框架结构,也是比较小的,不显得豪华。现在我们做的福羲大道和远洋或者的产品都是全石材的,怎么样用比较中式的精神,但是又不像万科第五园这样的东西,而是做得更加显得豪华。对发展商来说产品,销售可能是非常关键的,龙湖的产品就是一个例子。这是项目位置,这个项目位置非常特别,这离颐和园东宫门非常近,直线距离大概是300米,这块地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最早的时候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方案,他迫于政府的压力做的全部是四合院,作为一个发展商来说重新拿到这一块地,地上建筑面积是四万平米,当时拿的地价是十个亿,当时每平方米楼面价已经是2.5万元了,这在当时北京是非常可怕的价钱。按照清华的方案是很难挣钱的,按当时周边的售价和当时情况来分析很难挣钱。第二,四合院那种东西对很多人来说不显豪华,也没有办法让很多人能够接受这种产品。作为一个别墅产品,作为一个产品首先会问客户群是谁,因为我们维拓时代更多的是做发展商的项目比较多,做政府的项目略微少一点。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考虑产品卖给谁,这些人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是有什么需求。而在这个地方,按照以前的方案四合院根本排不下这么多面积,他们当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东西,他面积不够也就放那了。对于发展商来说一平米就意味着2.5万地价。其次,四合院每间房子特别小,虽然那种产品比较有意思,但是它没有办法在这种高密度的地方解决所有的矛盾。这个项目是通过一次竞赛,当时龙湖刚到北京谁都不认识,就找了很多设计院,当时找了13家,我们参加竞赛,后来很侥幸中标了,中标之后开始漫长的设计过程。这个设计过程时间拉的非常长,这有几个原因,第一这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这要报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他们态度也不太一样。更重要的是要兼顾发展商利益,让发展商利益在这里面得到体现,然后又能够满足国家文物局这些人的需求和想法。这是周边的状况,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这块地,这个地方离东宫门很近了,这是周边的状况,这边是公安部宿舍,周围还是非常安静的。当时这边是党校,最早规划在这修一个步行街,给这些去颐和园东宫门人员服务,这有一个地铁站出口,这还要有一个商业,所以这边是商业,这边是住宅。当时想在这做会馆,其次商业很早就确定在这了,商业也有一个很麻烦的,他要跟地铁连起来,要让地铁走进去。在香港地铁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人流是商业最最宝贵的东西,找我们也希望能把地铁所有人流通过商业走到地面上,基本上确定这样一个规模。这是总平面图,这跟刚开始竞赛的东西非常像,也改动很小。我们一直认为在看总面积大概能够知道这个项目能不能挣钱,这有几点。第一对于龙湖来说或者对于很多发展商来说,对于别墅特别关心第一个是自己房子大小,第二绿地大小。在这块地里面基本上把所有的绿地留给了别墅,这是唯一的一块绿地。这做草坪或者什么都没有办法吸引,我们在这一入口,咱们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每天开车回家第一步会是什么感觉,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限高,4.5米限高,我们把整个地块做了一个下沉,通过这可以下去。这个坡道不是特别长。按照清华的方案,地上就是一层的,但是一层面积是做不下来的,你也没有办法卖好价钱,这因为整个地块给下沉了一部分,通过这个坡道下去,下去以后希望入口的第一个景观感觉是比较舒适的小区,我们在这做了一个水面,进来看到一些水。所有入口的地方希望是一个绿化,这个地方相当于每家客厅,每家每户客厅会把自己的客厅做的非常美。这个路是非常经济的路,我们做所有别墅小区的时候会计算一下这条路在整个用地里占的比例,路占的比例越低,说明这个小区使用率越高,因为路是没有用的,只要你能解决交通意外,没有任何用处,对小区来说是不能创造价值的东西,如果你把绿地分给他,他就会感觉比较好。这样的话用了最简单的环节把路做起来,这一排房子是靠城市的,用主要路干把所有交通都解决。这边是商业,这其实就是一个地下铁路,这是地铁出口,我们把这边地下出口放到商业里面。做这个地块第二个问题要进行地价分析,这个地段分成七个户型,我们认为靠近路口房子比较差,靠近主路也是比较差的,这块是车行路,靠近车行路的房子是比较差的房子,这个户型都是最小,大概一千平米。这块比较靠里,又临湖,这两块是最好的,这就是现在卖3.5亿的两栋,其中老板自己留了一栋,但是绿地面积并不大。在别墅里面朝南对着花园和朝北对着花园是差距很大的,因为花园在北部植物很难生长,所以朝南对着绿地价格比较高。这个项目总结教训的时候发现,包括临湖和最后设计完了销售也完了,会有一个回访,回访的时候一起商量,觉得这个地方是比较失败的,这个房子太多,一个是一千平米,一个是四千平米,觉得把三栋拆成两栋,每栋就比较合适,这在前期策划的时候确实不是特别合适。做真正设计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私家的绿地越大越好,因为私家绿地不用维护,但是在主路两边,在这个项目留了两米种一些树,做景观,这样在小区里走家家户户种的东西部一样,有的入户了,有的没有入户,这很难控制,并且也比较丑,在主路两边一般会做两米左右,最少两米,我们现在做的其他项目甚至旁边达到了五米左右的绿地,这样两边的树都是由农夫统一种,大家看样板间是顺着这边过去,所有沿户两边要走管线,更重要要保证小区主要的景观是统一的。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在这种比较密的小区里面,我们希望创作出一种感觉,车是在原始森林里面走,我们做的新的方案路大概是五、六米,我们会做两排车道的,在路的中间种一排树,两边个做三米,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临着路来住,如果你绿地最够大就容易产生美国的感觉。美国路过来以后房子非常靠后,门前绿地非常大。以前大家传统设计把一个绿地放在中间,大家过来活动。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反而有一个很新的概念,把路做成绿化带,做成景观,把绿化跟路结合起来。这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把路的影响消灭掉。第二,因为所有人都住在路两边,因为一个真正好的项目是一个进端路,这个小区用地太紧张了,这是一个环形路,这在别墅设计里面非常不好的做法,真正高级的别墅区应该是一个一条主路过去分杈,所有人住在支路上形成一个组团。但是在这里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所以把路做成一个环状,如果这样路两边绿化显得非常关键。因为每家每户都临路,车在里面走会感觉很烦,在这里面路的关系比较重要。在总图上比较注意三点,第一点大的骨架,这是最有效的骨架。第二,入口中央景观在什么地方让所有人受益最多。但是在这个小区里面公共绿地太少,我们让家家户户,因为任何人都要回家,都要经过主路口,经过的时候看到这个地方。第三,价值的分析
本文标题:渝派建筑队中国别墅设计的启示(201108291048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7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