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温岭中学2010学年月考试卷(历史)
第1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考试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有关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和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A.处理民族事务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特务统治4.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5.诗词也能反映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6.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B.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C.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7.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第2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用。”这里的“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它A.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职能C.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8.文革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最后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这主要说明了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B.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C.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D.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9.200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的10周年。回首历史,“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港澳问题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③实事求是原则④改革开放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针对A.亚非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亚非各国宗教信仰的不同C.亚非国家存在严重边界冲突D.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走向成熟1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1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14.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A.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第3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15.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古代世界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以下说法与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特点相符合的是A.地域广大高度集权B.城邦众多政治民主C.宗教盛行政教合一D.两党政治民主共和16.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D.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17.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接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8.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A.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D.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虚位元首B.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20.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B.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C.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D.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取得成功21.中东地区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涌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A.维护世界和平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C.实施战略控制D.同情阿拉伯人22.“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这段讲话A.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本解决B.正式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C.表达了所有以色列人的愿望D.表明他接受政治解决中东问题23.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但现在双方最难解决的问题是A.难民回归问题B.耶路撒冷归属问题C.犹太人定居点问题D.水资源分配问题第4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24.中东和平之路存在着极为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恐怖和暴力②各国领导人加强协商与谈判③放弃极端民族主义,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相互信任④联合国发挥调节作用A.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立场,外交政策摇摆不定C.害怕承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D.支持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行动,以示对西方国家的不满26.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27.截至2004年5月,联合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部署有15支维和部队,包括来自94个国家的5.3万名维和士兵以及1.1万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下列有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形式②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支持维和的态度③蓝盔和贝雷帽是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标志④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承担了人道主义援助、促进民族和解等任务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8.《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A.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C.华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危险增大D.70年代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反战和平运动29.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同家的元首和政府行脑出席此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关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说明①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③美同仍操纵着联合国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第5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30.右下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5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各13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1)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什么政治措施?(2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分)(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机构有哪些?(3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表现。(3分)(3)材料三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她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饥饿的孩子第6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二测试)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2分)(2)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3分)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
本文标题:温岭中学2010学年月考试卷(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7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