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温州市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1—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温政办〔2010〕79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与培育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汽摩配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风电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LED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请结合《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温政发〔2009〕20号)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2—二○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温州市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一、产业现状温州作为全国服装业的五大产业集聚区域之一,具有企业多、品种全、质量优、品牌影响力大的比较优势。2008年,全市共有服装生产企业约1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6家,产值超十亿元企业7家。全市服装产业总产值约520亿元,出口总额为12.3亿美元。(一)产业特点。1.具有不断增强的精品制造能力。以男装为主导产品的温州服装行业已形成一批规模实力强、装备先进、工艺精良、管理规范的精品制造企业,具备生产国际一流品质服装的能力,同时也是众多国际著名品牌的制造商,例如夏梦·意杰公司加工生产十大国际顶尖品牌中6个品牌服装。目前,服装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枚、中国名牌产品9个,8家企业进入中国服装行业双百强榜。2.具有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在经过“质量立业”、“品牌兴业”的发展阶段后,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成为温州服装企业新的发—3—展动力。一是虚拟经营模式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虚拟经营是近年来服装企业运用最为成功的经营模式,森马、美特斯·邦威等虚拟经营企业,销售业绩连年快速增长,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二是营销模式多样化加快企业市场扩张。温州服装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充分发挥了专卖店、特许加盟店的市场拓展模式,迅速扩大市场的覆盖面。目前,温州品牌服装企业的加盟店已超过10000家,通过加盟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渠道建设成本,走出一条低成本的市场扩张之路。三是整合重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温州服装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整合重组步伐,“优衣派”、“家居生活馆”等一批新形态企业组织快速发展。3.具有不断提升的国际化水平。为接轨国际先进水平,我市服装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在制造、设计、研发、营销、品牌等方面不断加强与国际机构进行合作。夏蒙与杰尼亚结盟,报喜鸟与佐玛托合作,报喜鸟、法派、庄吉相继与法国、美国、德国建立了设计师工作室和品牌合作关系,使温州服装时尚和设计越来越接近国际前沿。菲斯特、骏马等外向型服装企业均在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地建立了服装设计中心和国际贸易业务联络处,建立了比较专业的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通过开拓海外市场逐步掌握产业链的高端。4.具有不断演进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服装行业已形成以男装产品为主导,女装、童装、内衣、衬衫等产品快速发展的格局,打造“中国男装名城”和“中国休闲装名城”,实—4—现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变。一方面,围绕服装业发展起来的原材料、设备、技术、劳动力、专业市场和配套服务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大小企业之间、虚拟经营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更加密切。(二)存在问题。1.品牌层次不高,降低产业整体水平。虽然温州服装拥有数量众多的品牌,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大多未能跻身一线品牌,无法进驻高档百货商场,品牌附加值相对较低。企业打造品牌的意识不强,塑造品牌的手段比较落后,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不足,品牌创新性不强。一些服装企业自身品牌越来越弱化,变成专门承接加工的生产型企业。2.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产业转型升级。温州服装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倍受人才紧缺的困扰,管理、营销、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十分紧缺。在管理方面,传统的家族企业体制限制了现代经理人的使用;在营销方面,缺乏熟悉WTO规则和国际营销方面的人才;在设计方面,人才更加缺乏,目前温州服装行业品牌全部属于企业,设计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另外,我市制版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十分缺乏。3.技术壁垒高筑,影响国际市场开拓。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标准等手段,设置一系列绿色壁垒障碍限制服装产品进口。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存在着两类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5—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由于我市部分服装企业环保意识和观念淡薄,环保技术和措施不健全,在应对贸易壁垒方面将遭遇更多困难。4.要素成本提高,削弱企业竞争力。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大大提高,这些都给服装的生产成本带来压力。受此影响,一些中小企业为规避竞争压力,一般整体外迁至周边欠发达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而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为树立品牌形象和追踪国际时装潮流,纷纷把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迁移到上海、杭州等大都市。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服装名城”为总目标,抓住国际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的机会,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和整合提升力度,加快推进服装业向精品化、品牌化、风格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二)发展目标:通过若干年努力,较大幅度地提升温州服装的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把温州打造成国际性的精品服装生产基地、服装品牌成长基地和区域性服装设计研发基地、服装商贸服务中心。到2012年,争取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产业规模:行业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平均年增长12%左右;—6—出口交货值突破18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组织结构:超十亿元企业达到10家,培育超百亿元企业1家;培育一批“专、精、特、优”企业。三、转型升级的重点内容(一)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1.着力推动产业品牌建设。不断完善服装产业品牌培育机制,做强做优男装品牌,培育一批休闲装、女装和童装知名品牌,形成一批拥有市场优势地位、具备消费引导能力的自主服装品牌。加强品牌战略合作,鼓励企业以入股、收购、买断、代理、授权的形式,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举办国际品牌对接活动,加强与国际服装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国际品牌设计、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着力打造服装时尚文化。深入进行服装文化研究,通过举办服装节、服装设计大赛、模特大赛、与文化联姻等形式,形成浓厚的服装文化氛围,提高服装品位,使温州成为时尚之都。加大对服装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国际参展、广告宣传、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打响“中国休闲服之都”和“中国男装名城”称号。加大对服装企业自主品牌的依法保护力度,大力倡导自主品牌消费。2.积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积—7—极发展总部经济。积极推进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集总部经营、物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总部基地。推进红黄蓝集团的新型生产示范基地、森马温州产业园、夏梦·意杰服饰基地等建设。加强服装产业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建设,着力做好瓯海新城商务区服装总部大楼的筹建工作,打造集商务办公、品牌展示、研发设计、信息交流和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培育平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服装企业集团来温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大力吸引服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温设立总部。3.深入推进虚拟经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广泛开展虚拟经营,以品牌为核心,继续推进森马、高邦、拜丽德、摩高、生活秀、北极新秀、贝贝依依等一批虚拟经营企业做大做强。推进重点虚拟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新建仓储仓库和新建运输服务系统。落实重点虚拟经营企业的物流、研发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对物流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建设为重点,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企业虚拟运作,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推进虚拟经营本地化,优化产业链结构,把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从而有效带动和促进产业升级。(二)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创新。1.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一是推进企业整合重组。贯彻实施《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整合重组的实施—8—意见》(温政发〔2009〕43号),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服装企业以品牌为纽带,以“温州名购”为载体,通过收购、兼并、强强联合、大小联合、内联外合、资产重组、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形式实施整合重组。在推进“优衣派”、“家居生活馆”、“雪之梦”快速发展的同时,再组建一批整合重组型企业。争取到2012年,整合形成3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集团)。二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服装企业通过上市路径,提高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做大做强步伐。积极推进森马、庄吉、乔治白、红黄蓝、拜丽德、高邦等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海外上市,接轨全球金融市场,加快实现国际化。鼓励企业到温州股权营运中心进行股份托管。2.推进企业做精做专,提升企业配套协作能力。着力解决中小服装企业低小散问题,改善企业外部形象和内部管理水平,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优”服装制造、经营、物流等方面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应围绕虚拟经营、品牌经营等龙头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配套服务,同时,增强对龙头企业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的相互传递与流动,强化对大型企业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小企业“同位”竞争。3.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增强集群服务支撑功能。按照“政府扶持、协会牵头、企业与院校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建设一批服—9—装产业的设计、研发、培训、展示、咨询、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服装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支撑。以“温州市中小服装企业发展服务平台”为示范,建设和发展一批综合型中小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服装企业建立一个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商务活动和交流合作的平台。(三)促进市场开拓路径创新。1.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在完善提升传统侨贸方式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直销店、与国际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合作的方式,将营销网络直接深入到海外消费群中。在美国洛杉矶、香港、西班牙等贸易港口设立国际贸易联络办事处,开展境外贸易接单,试行境外交货和结算的业务,进一步吸引国外贸易客商的贸易意向。积极组织参加国际重要展会,由服装商会统一组织服装企业到香港、俄罗斯、欧洲、南美等地参展,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推广展示服装品牌。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建立完善服装行业国际贸易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壁垒的预警工作;加强国外先进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收集、发布、培训和推广工作,宣传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2.“抱团”开拓国内市场。一是以“温州名购”为主要载体,积极组织我市部分优秀品牌服装生产经营企业抱团开拓市场,组建品牌拓展联盟,争取到2010年底在全国主要城市的百货商店、商业特色街中建设100个以服装为主导产品的“温州名购”。二是—10—打造一批服装商业中心。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服装商业设施,繁荣我市服装商业市场。推进“温州服装名品交易中心”规划建设,做好位于车站大道的万鹰国际服饰文化广场的建设发展,着力将其打造成服饰品牌的商贸中心、代理和产品交易中心。以蝉街、大南门等街区为中心,打造一批服装服饰特色商业街区。三是鼓励企业联合参加国内重要服装展会,提高温州服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3.培育发展电子商务。顺应市场消费方式转变和服装电子商务快速增长趋势,建立温州服装行业网上交易平台。支持品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联合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通过营销模式的创新,缩短产品流通周期,降低产品营销成本,拓展国内外市场。(四)促进产品技术创新。1.建
本文标题:温州市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7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