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林木病原生物普查山东农业大学刘振宇第一部分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主要技术流程第二部分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重要技术第三部分主要林木病原生物及其所致病害介绍第一部分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主要技术流程一、普查内容、目标和任务(一)普查的对象与范围调查各辖区范围内森林、湿地和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观赏树木(名木古树)和四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种实、果品、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所存在的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重点放在可能造成危害的种类和已经造成危害的种类。由不适宜环境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不在调查范畴。山东省内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沿海地区,以及国内外引种数量较大的地区为重点调查区域。(二)普查内容每种普查对象包括以下内容:(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包括亚种和株系)(2)寄主植物:指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含转主寄主)。(3)危害部位:指寄主植物的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4)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分布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发生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区域。(5)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发生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轻度及以上统计标准的面积。(6)传入地和发现时间: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山东省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三)普查的目标任务掌握林木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获得标本和病害影像资料,提交相关报告。1.市、县级任务(1)完成并提交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包括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2)建立和充实各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包括影像资料)。所有的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和影像资料,每种一套上交至市站,汇总上交至省站。(3)完成并提交风险评估报告。(4)完成并提交本级行政区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5)完成并提交汇总表。包括:山东省(市、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调查原始数据图表要妥善保存。调查原始数据图表原始件送交省站保存,复印件县市级单位保存。县级汇总表、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报市站,市站上报省站。2.省级任务(1)完成《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2)丰富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包括统计和影像数据)。(3)充实山东省省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4)完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风险评估。(5)完成山东省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6)编制《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汇编》。(7)编制《山东省主要林木病害图册》和《山东省主要林业害虫图册》。二、普查的工作流程山东省林业病害普查程序示意图资料收集工作方案形成踏查标准地调查抽样方法确定标准地设置照片采集标本采集调查表格填写调查成果数据处理标本鉴定评估报告种类分布图标本照片调查报告各类报表调查对象初步确定调查内容与方法确定调查表格填写照片采集、标本采集调查工具准备调查表格准备当地历史资料潜在种类预测普查的工作流程细解:林木病原生物调查分为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两部分。(一)总体工作方案形成(二)单次踏查工作方案形成1.本底资料搜集:根据历史文字记载、及近期调查情况,对调查地发生林木病害种类、发病程度、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摸底。2.调查对象与目标设计:根据本底资料,对照附件1、附件6、附件7,明确次踏查的主体内容,包括:调查重点病害对象的大致种类、及寄主的种类,以及所涉及到的重点对象的分布、危害等需要调查的重点内容。3.踏查路线设计:根据调查内容,结合调查地实际和调查工作量实际,确定本次调查路线,及踏查时间设计。(三)踏查工具准备:1.采集箱包、测绳、卷尺、胸径尺等;采集袋、标本纸、标本夹、高枝剪、锯、铲等。2.相机、录像机3.海拔仪、定位仪等(四)踏查表格准备:1.调查表格:见附表1、2、3、4、5、6。2.标本采集记录本和标签等。(五)踏查:1.路线调查:即沿路调查,适时、适当深入。2.为害状发现:非正常林分特征发现,及非正常林木特征发现。3.症状观察与病害诊断:见重点技术。4.影像记录:全面记录病害发生状况,包括:典型症状、危害特征、立地环境;发病不同部位的特征;整体林分危害特征,单株危害特征等;寄主种类特征的记录;宏观远拍,近距离照相等。5.标本采集:每种病害的标本采集10份以上。不能确定种类的,标本采集数量适当增加并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具体见重点技术。6.采集记录:严格、规范、标准化采集记录,注意填写标签。具体见重点技术。7.踏查点基本资料落实:经纬度、海拔,林分情况,寄主生长特征等。8.踏查记录表填写:将每条踏查路线发现的全部林业有害生物填入《踏查记录表》(附表1)。9.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如果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分析认为应该设立标准地,随即建立标准地,编号,调查。10.注重轻度受害植物病害种类的发现:根据危害程度界定标准,0%的种类均需重视,不可忽视。细腻观察,严谨思考。11.除填写踏查记录表外,建议个人依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每个踏查点的调查记录12.切实注意安全。(六)标准地调查:1.标准地设置标准:踏查中发现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病害种类,及时设置标准地调查,并可结合后期进一步设计标准地开展调查。2.标准地面积:人工林原则上累计面积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的3‰;天然林不少于0.2‰。3.调查内容:详细调查其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4.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以枝梢、叶片、果实为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枝梢、叶片、果实,统计枝梢、叶片、果实的感病率。5.干部、根部病害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对于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地上部分又没有明显症状的,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上,通常以植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和死亡的植株数量,计算感病率。6.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填写:见附表3.(七)生产和经营场所调查:对生产经营场所,要单独设计调查任务,进行林木病原生物调查。1.木材有害生物调查对于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采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取样品。重视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结果填入附表5。2.种实、果品、花卉有害生物调查对于种实、果品、花卉的生产和经营场所(如种实库、果品库、花卉交易市场),采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取样品。重视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结果填入附表5。3.苗圃(花圃)有害生物调查根据苗圃(花圃)面积种类设计取样方法和取样量,调查结果填入附表6。具有苗木发展优势的地区,可列为重点调查项目。(八)室内病害鉴定:1.在野外病害调查诊断基础上,室内进一步严格落实病害种类鉴定。2.查找文献资料,对照进行病害种类鉴定。使用专业资料,和使用专业网站,如国家网络森林医院平台()和山东省网络森林医院()进行鉴定。3.病原物检查,坎实病害种类。见重要技术部分4.未明确种类,及时与专家组沟通。病害主体技术负责:刘振宇,山东农业大学,Email:cosmosliu@163.com;电话:13562896689;QQ号:13562896689。5.可能的新病害种类,妥善保存标本,送交专家组鉴定。主体技术负责:刘振宇。6.重点种类,及时上报省站与专家组。7.进一步整理野外调查记录,修改野外调查记录的错误。(九)标本整理:1.采集后需要干制的标本及时晾晒,整平;或者尽快浸渍保存。2.准确鉴定。3.标签进一步整理:修订、补充、完善野外调查的标本采集记录本和标签等,达到严格规范要求。具体见重点技术。4.规范、标准编号:采用13位数编号法,严格规范标准编号。见技术方案,行政区代码见附件“乡镇级行政区代码”。5.整理,保存。6.准备3份,汇总后提交省站。(十)影像资料整理:1.每次调查结束,及时整理影像资料。2.及时整理,照片初步命名,命名包含影像基本信息。3.准确鉴定病害种类。4.影像资料再整理,保留规范、完整的图像资料。5.影像资料规范命名、编号:命名格式为:“有害生物名称(虫害要求注明虫态)-寄主植物-采集省县乡-年月日-拍摄人-123”。6.建立文件夹备存。汇总后提交省站。(十一)县市级数据整理:1.调查记录表补充、勘误。2.县级调查记录表数据汇总。相关有害生物名称、学名严格按照附件1规范填写。3.县级填写汇总表,见附表11、12、13、14。4.重点病害风险评估:根据调查基本数据,结合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参见附件5,进行风险评估报告撰写。5.提交市级森保站。(十二)市级数据整理:1.市级森保站综合县级森保站提交数据表格,并进一步核实、规范,填报相关汇总表,见附表15、16、17、18。2.市级森保站综合县级森保站风险评估报告,凝练提升,进行风险评估报告撰写。第二部分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重要技术第一节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技术一、诊断与鉴定的意义根据自然发病情况及症状特征,判断病害种类,并进一步确定其病原种类,即为诊断鉴定。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植物病害诊断与鉴定,是保证本次林木病原生物普查工作科学性、正确性和准确性的基础和核心。坚决摒弃诊断不当或失误(误诊)。采取调查单元自我诊断,结合专家组诊断鉴定,保障林木病害诊断和林木病原生物鉴定的准确性。二、诊断的程序对病植物进行诊断的程序,应该是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要留有余地。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等。其次是仔细分析,包括询问和查对资料在内,要掌握尽量多的病例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面检查。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三、柯赫氏法则(Koch’sRule):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postulates),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如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就应采取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该部分工作由专家组主体执行,在调查中发现疑似新病害,及时上报,由专家组执行该工作,调查单元辅助执行。柯赫氏法则常用来诊断和鉴定侵染性病害,共4条:(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同。如果进行了上述四步鉴定工作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即为其病原物。四、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一)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许多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有经验或观察仔细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难区分。两者关键区别点在于:侵染性和传染性特征的区别。侵染性病害: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多数线虫病害侵害根部,要挖取根系仔细寻找。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非侵染性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个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一般在田间是同时普遍发生的,没有逐步
本文标题: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9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