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1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7]57号),制定本规划。一、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主要成就和基础。“十五”以来,全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促进了全省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1.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1%,高于同期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十一五”头两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75亿元和36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5.2%。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7%;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7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0.1%,高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4.2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2.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其中: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比重由1980年的38.6%下降到2007年的26.1%,下降12.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比重由1985年的16.8%下降到2007年的12.9%,下降3.9个百分点。同时,新兴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房地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5.1%提高到2007年的9.7%;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组成的大文化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13.3%提高到20%以上。3.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投资大幅增长。“十五”期间,全省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5.7%,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十一五”头两年,服务业投资达到2148亿元和26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8%和24.7%。2007年,服务业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59.1%;全省服务业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62.65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52.6%,比1990年提高8.6个百分点。4.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对地方财政贡献不断增加。2007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14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32%,成为我省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据财政部门核算,2007年全省服务业税收239亿元,占全省地方税收434亿元的55%。5.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发展载体建设初见成效。全省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中,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完成,骨干企业相对聚集,初步形成了78个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园区(聚集区),武鄂黄、武襄十、武荆宜等物流产业带初具雏形;“一江两山”旅游区、大别山和洪湖等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一批旅游景区(点)相继建设;光谷软件园、楚天传媒产业园、长江出版科技园等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壮大;武昌、江汉区域性金融总部和金融产业区加快集聚等,改善了服务业发展条件,成为全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2(二)突出矛盾和问题。1.发展总体水平偏低。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为广东省的28%、江苏省的38%、浙江省的48.3%,比河南省少778亿元,居全国第12位、中部地区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人均服务品拥有量为59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3元,居全国第18位。2.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支撑全省服务业发展主要依靠商贸、餐饮、交通运输和邮政等传统服务行业;为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信息传输、企业管理、法律服务、市场策划、社会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慢。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重最高,达27.7%;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五大新兴服务业仅占服务业的23%。3.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仍然较多,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进入的步伐不快;服务产品价格管制较严,有些服务产品的价格难以及时、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成本效益,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服务业整体市场化水平不高,缺乏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我省仅有14家企业跻身于2007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是服务业已成为国际性投资的主体,跨国投资中服务业的投资占2/3。二是服务贸易取代货物贸易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占全球贸易额的30%以上,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获取外汇收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三是服务外包迅速兴起,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估计,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2.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发挥湖北在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科教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延伸拓展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同时,也将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成为我国重要的消费性服务业聚集区。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要素的需求。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为我省加快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4.我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与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层次多样化,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文教、旅游等主要消费支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上升明显,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必将推动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大和结构的调整。3同时,我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投资趋紧、融资难度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面临着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增加、适用和高层次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适应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的新形势,巩固商贸等现有支柱服务业,提升整体水平;着力加强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服务业重点突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坚持与一、二产业联动配套与相互促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服务业布局。武汉市要发挥龙头作用,着力建设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襄樊、宜昌等副中心城市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发展促进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对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其他城市要承接中心、副中心城市的服务辐射,面向生产和城乡生活,扩大服务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服务业要因地制宜,培植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围绕“一主三化”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服务业繁荣与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规划引导、资金支持和政策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继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巩固商贸等现有支柱服务业,着力加强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和关键领域,选择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旅游、文化、房地产和中介等8大行业实施重点突破,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三是坚持服务生产和消费升级相结合。围绕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工业、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工业、农业的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消费类服务业,逐步实现服务业的增量升级。四是坚持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协作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三)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总量实现倍增、布局相对集中、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成为优化全省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支撑。4----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服务业投资达到5000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使湖北成为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建设78个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园区(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今后5年,我省服务业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三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四大消费性服务业板块。(一)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依托,突破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武汉合理转移和集聚。同时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重点建设21个服务业聚集区,将武汉建成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科教中心、人才中心。----建设2个金融聚集区。一是建设武汉王家墩中心商务区(CBD),在汉口建设大道形成金融产业聚集区;二是在武昌洪山广场周边建设金融总部聚集区。----建设2大信息产业园。一是以空间信息、嵌入式软件开发为特色的武汉光谷软件园;二是以数据库、信息安全软件产业为特色的汤逊湖软件园。----建设4大文化产业园(区)。一是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为主体的楚天传媒产业园;二是以长江出版集团为主体的长江出版产业科技园;三是以江通动画、数字媒体和我省优秀网络游戏企业为主体的动漫游戏产业园;四是以武汉高校群为依托的珞珈创意产业园。----建设4大物流聚集区。一是以长江智能、省汽运、捷利、普洛斯、捷龙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为载体,以货物集散和中转为主要功能的舵落口物流聚集区;二是以临空经济为载体,在天河机场周边发展航空物流聚集区;三是以大宗物资集散为主要功能,建设阳逻物流聚集区;四是为东湖开发区、庙山开发区及江南地区制造企业和大市场群提供服务的关山物流聚集区。----建设6大核心商贸圈。巩固发展江汉路商业圈、中南商业圈、武广商业圈,加快建设街道口商业圈、徐东商业圈、光谷商业圈三大新兴商业圈。----建设3大观光休闲旅游区。一是以黄鹤楼和武昌首义园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二是以东湖风景区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打通关联或毗邻的11个湖泊,并连接长江,将东湖地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5名的湖泊旅游休闲品牌。三是建设武汉城郊游憩圈,开发黄陂木兰文化系列生态文化景区、东西湖石榴红村农家乐景区、蔡甸生态嘉年华等系列旅游产品。(二)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以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随州、十堰、荆州、荆门、恩施等城市为支撑,建设承接武汉核心区、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园区和与优势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壮大全省服务业的规模。1.襄樊市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襄樊是鄂西北的中心城市和重要枢纽城市,以物流、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重点引导和扶持11个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在鄂西北地区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外向带动功能,带动鄂西北区域服务业的发展。----建设3个专业物流聚集区:以汽车及零部件、铁路物流为主的樊城物流聚集区、以余家湖铁水联运物流为主的汉江物流带、以刘集航空港为依托的航空物流园。--
本文标题: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9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