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湖北省荆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Ⅰ)试题(word版)历史
本卷第1页(共16页)荆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1至6页]和答题卡[含第Ⅰ卷填涂卡和第Ⅱ卷答题框7至10页]两大部分。考生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的矩形框内。3.第Ⅰ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后。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本科目考试时间:2012年12月2日上午10∶00———11∶4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出现在A.西汉初期B.西汉武帝以后C.北宋初期D.明朝初期3.史载,东汉光武帝时“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本卷第2页(共16页)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到章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和帝时又“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铁,如税县官,如故事”,重新恢复了征税制直至汉末。导致东汉盐铁政策以征税制为主的社会原因是A.加强对官营手工业控制的需要B.笼络地方豪强势力的需要C.消除王莽改制消极影响的需要D.满足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4.《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C.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5.唐诗有云:“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这些诗句反映出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B.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种植C.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6.据统计,北宋和南宋共有书院203所,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共有127所,分别占74%和21%,其中,江西有80所、浙江有34所、江苏有27所、湖南有24所。导致两宋书院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相对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B.理学家将书院教育与理学推广相结合C.科举取士的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D.经济的富庶为书院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8.清朝修撰《四库全书》后,七座官方藏书楼仿宁波民间藏书楼天一阁规制修建。乾隆曰:“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相径庭也夫。四库七阁名字均取水傍,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谊,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乾隆此话旨在强调A.修撰《四库全书》是盛世文化大典B.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赞誉和接纳C.对江南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收买D.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文化控制本卷第3页(共16页)9.1853年5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引起社会动荡B.太平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大战上海C.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10.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11.“随着20世纪的来临,兴趣的变化反映在翻译作品方面,因为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里对“影响”的理解准确的是A.将民主意识和民权思想引向深入B.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发展民族工商业C.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D.加速了士绅阶层与清政府的政治离心12.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13.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B.发动了徐州会战以阻止日军南侵本卷第4页(共16页)C.依靠国联调停维护华北主权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1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革命政权B.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15.阅读材料,中国在1958~1965年间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的历史背景是1958~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时间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金额2.763.503.635.198.549.6112.1618A.两极格局动荡下世界政治力量出现重组B.冷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加剧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低潮D.中国出现了边境安全危机16.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30个省市区中,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者有24个。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B.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D.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17.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国家形态的形成,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以财产多寡作为划分公民等级和政治义务的标准B.建立了防止官员终身制和滥用权力的罢免制度C.设四百人议事会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按照地域划分国民和扩大公共权力18.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罗马法具备了严格的法律强制性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C.罗马的扩张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D.法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19.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本卷第5页(共16页)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20.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21.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正常平衡完全足以应付在我们面前的史无前例的任务。但是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这种史无前例的要求和需要,也有可能要求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重在A.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保障劳工阶层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D.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22.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材料表明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23.以下表格是1961-1985年苏联资本生产率变化趋势表,制约苏联资本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资本生产率-3.5-2.0-4.0-4.0-3.4A.过分倚重重工业而产生经济结构性缺陷B.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发展脱节C.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本卷第6页(共16页)D.粗放型经济导致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巨大24.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材料表明A.世界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B.地区贫富差距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C.贸易的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式D.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引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
本文标题:湖北省荆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Ⅰ)试题(word版)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0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