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湖北省高三年级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高三年级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编辑人:丁济亮祝考试顺利!第Ⅰ卷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豁.口(huō)撇.开(piě)开天辟.地(pì)量.体裁衣(liáng)B.诟.病(gòu)掺.和(cān)一应.俱全(yīng)犯而不校.(jiào)C.供.职(gòng)逮.捕(dǎi)讷.言敏行(nè)囤.积居奇(tún)D.框.架(kuàng)扎.染(zā)椎.心泣血(chuí)风尘仆.仆(p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膨胀戴高帽牙牙学语变本加厉B.誊写打圆场弥天大谎指手划脚C.青睐曝冷门恻隐之心风雨如诲D.熟习擀面杖引经据典以逸代劳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相传路遥当年写作《平凡的世界》时,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小说几易其稿,被他自己修改得体无完肤....。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C.70多岁的欧阳院士进行科普演讲总是老成持重....、激情满怀,全场观众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D.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约翰·诺伊梅尔的带领下,汉堡芭蕾舞团已成为德国舞蹈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很快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与赞誉。B.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的作用。C.省政府决定今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建设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为主轴,使蔬菜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D.在电子制造业领域,格兰仕集团、德昌电机和美的集团分别在微波产品、微电机和电风扇方面占据国内领先地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呐喊》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还收录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风波》、《故乡》等著名小说,其中出现了孔乙己、华老栓、阿Q、九斤老太、闰土等经典人物。C.蘩漪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富有反抗精神,对于黑暗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这与周朴园封建伦理观格格不入,周朴园视她为“疯子”,一定要给她“治病”,蘩漪的命运是可悲的,最终她确实变成了一个疯子。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秘鲁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其代表作;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作家,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沙之书》即由其创作。二人都是20世纪拉美作家中的佼佼者。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汉装,中国华彩我们的传统服装究竟是怎样的呢?即使没有见过出土的实物,在历代的画典以及文学作品中,这种特征也不难总结。中华民族作为最源远流长的民族之一,1.8万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骨针,7000年前河姆渡出现纺轮,“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其他古文明如埃及、爱琴文明都是发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从商朝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服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如上衣下裳,交领右衽。西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西周的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与这种等级制度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上下一体的长衣)。作为汉装原型的深衣,在《礼记》中有记载:“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袖子)圆以应规,曲袷(领)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等都蕴涵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大襟右衽、交领大袖,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风格最清晰的莫过于三个时期:魏晋、盛唐和宋明。其中魏晋和宋明是鲁迅所认为的中华民族有自觉意识的朝代。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此时作为“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如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记载,“鸟有羽,兽有毛,黄瓜茄子赤条条。”认为衣服乃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穿着也不拘礼教,甚至袒胸露脯。最极至的是放浪形骸,以天地为裈(裤子)的竹林七贤。这个时期是中国服饰史上男子士儒最为风雅潇洒的一个时期。士人流行飘逸的长衫,“得意而忘形”,如晋武帝间“冬天尽日不着复衣,但着单练衫五六层”。男子还崇尚扎巾,羽扇纶巾,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于是此时出现风度,风采,风姿,风韵,云中白鹤等自喻。女子形象也可以从敦煌壁画的“飞天”中看出,袖子宽大,衣带飘飘。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男子相对俭敛,不再穿裙。而多是圆领袍衫加襥头(一种搭拉两个脚的软帽子),一直沿用至明,并有严明的官服制度,“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武则天时还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来区别文武官衔。而女子服装则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开放、华贵和宽大。孟浩然《春情》中描写“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可见衣带和裙摆之长。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写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都是当时华丽的时世装。至宋明,随着汉文化的沉淀,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同时,民间服饰的细节装饰也趋繁复。裙子式样修长,穿着时在腰间扎以绸带,带上垂绶环。尤其宋朝程朱理学强调封建伦理思想,禁锢人们思想,服饰美学上更趋向纤弱、拘谨,与当时的建筑绘画等其他艺术风格一致(建筑上白墙黑瓦,绘画上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并且此时缠足风盛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但服制仍多沿用宋制,同时随着棉丝的大量生产,民间服饰也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如将不同色彩拼接起来的“水田衣”。至此,中国服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从形制上来说,官服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如上海俚语中的“无啥花头”原意就是指没有什么官衔。一般男服都是“直缀”,即一种类似道袍的简单长衫,简单的服饰外形将男性的社会意义定义在“理性”。从寓意上来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形象比喻,而发展到非常繁复的抽象寓意。如谐音,画鱼以代“余”,磬代“庆”等。中国服饰虽是平面的一块面料,但知情的人都知道,里面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本书,可以慢慢品,细细读,而远非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6.下列有关“唐朝及宋明服饰解说”的叙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唐朝女子服饰开放、华贵和宽大,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心。B.明代的民间服饰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水田衣”就很能体现这个特点。C.宋朝服饰美学更趋向纤弱、拘谨,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颇深。D.宋明的官服制度更为严格,从形制上说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7.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服饰其实有着自己的传统,早在7000年前就已形成自己的特色。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上衣下裳连成一体,可作为汉装的原型。C.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其鲜明的特征,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体现出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及宽广博大的胸怀。D.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记载,形象地写出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服饰的看法,体现出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意识的崛起。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B.魏晋时期汉服风格清晰,男装流行飘逸长衫,崇尚扎巾,女装袖子宽大,衣带飘飘,这体现当时反儒倡道的精神实质。C.西周时期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D.中国服装发展至西周,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至此,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三、古代诗文阅读(6题,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1分)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以此观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穷.其所生之地穷:追究B.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治:治理,管理C.不可以谐.于俗谐:协调,融合D.固有不能间.也欤间:分离,此指放弃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任光禄在自家园中“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的原因的一组是()①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②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③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④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⑤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⑥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⑥D.①②⑤11.下列对原文理解分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多以竹寄寓高洁志趣、赞美孤傲品质。作者在游园之后,写下这篇游记,写竹,亦是在思考人生,拥有“偃蹇孤特之气”的竹,代表了任君和作者的志趣追求。B.文章先阐述竹本身没有贵贱之别却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的惯例而被人为地分出贵贱的现状,指出一般人的好恶不是固定不变的。C.任君自称为“竹溪主人”,他在园中栽种竹子,而不选择其他的奇石花木,原因在于他理解竹、深爱竹,尤其是因为他喜爱竹子正直孤高的品质。D.本文托物言志,寓意写怀,在结构上由竹的有无、贵贱和好恶入手,层层深入,至文末得出“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的结论,可谓卒章显志,发人深思。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其为园,必
本文标题:湖北省高三年级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1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