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省导语——孟子说:“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谈谈你心目中的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均是这个时期作。)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总体把握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先听读一遍,说说本文的主体情绪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可能“悲”比较合适。三、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歌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无穷的含义,南宋罗大经曾就颈联分析出八层意思,他是从一个字或一个词揣摩的。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由某个字词能读出什么样的“悲”或者其它什么样的情感。点拨:1、“作客”和“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这就能体会到一种羁旅之愁。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2、“台”照应了诗题中的“登高”,登高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了祈求长寿,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联系陈子昂的诗歌,宇宙时空无限宽广,而个人又是那么渺小,孤寂,想想这样高旷的环境中,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没有知音(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会不感慨万千?“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罗大经《鹤林玉露》“悲”的八重含义:秋日肃杀、羁旅异乡、孤单一人、晚年多病、国难家愁、重阳断酒、壮志未酬。四、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点拨:1、“艰难”也不仅仅指个人艰难,还有国家艰难。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唐与吐蕃战争不断。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可以联系“安得广厦千万间”等诗句。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心怀天下。儒家的入世说和仁政思想就是杜诗中忧国忧民的主旋律。2、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遗憾,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3、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个人读与齐读。五、赏析首联颔联诗中的景和现实中的景有何区别?景语皆情语。请挖掘颔联意象中所包含的情感。1、“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一叶便知天下秋,那无边落木呢?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也是生命晚秋。落木而非落叶,暗示了微黄与干燥,窸窣与飘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2、“不尽长江”:逝者如斯,在文学作品中,落叶和流水往往代表韶光易逝,生命短暂之意。作者还可能联想到历代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以抒发壮志难酬的苦痛。是滚滚“来”而非“去”,给人的感觉似也有不同,声势更为壮大,也能让人体会到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积极意义,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3、“猿啸哀”和“鸟飞回”(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同学们谈感触。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小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后者从景物境界宏大、明丽清爽中能得出。概括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本诗沉郁悲壮。六、沉郁顿挫——“沉”即深刻、深厚,“郁”是凝重、含蓄。沉郁是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而非消极或简单的忧愁。“顿挫”是指语言的凝练,节奏的铿锵。[美文欣赏]《浣花溪畔落沙鸥》《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也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解题: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二、赏析课文1、秋兴八首(其一)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已见两度菊开,都流了思乡之泪。(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2、“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板书)任选一联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惊涛骇浪,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样的景物又形象地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并从中流露出了一股忧国忧民的愁绪。既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诗人把自己深刻的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情景和谐统一。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3、《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达到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咏怀古迹(其三)教学目的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一、导入新课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二、《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三、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译文: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远嫁异域荒漠,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四、赏析诗歌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一个“尚”字,写出江村古落依然如故的状态,传达了一种“斯人已去”的寂寞感。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
本文标题: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