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从资金流程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从资金流程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作者:祁阳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22条)1.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2004(06)2.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1(1)3.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20014.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4年)20055.何广文农信社制度变异及其动因[期刊论文]-银行家2006(2)6.刘世定低层政府干预下的软风险约束与农村合作基金会[期刊论文]-社会学研究2005(5)7.李命志从国退民进看农村金融的症结与出路[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史清华农户家庭储蓄与借贷行为及演变趋势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经济问题2002(6)9.周脉伏.徐进前信息成本、不完全契约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从农户融资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2004(5)10.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1999(10)11.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2004(2)12.潘富军.欧小梅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情况调查2003(13)13.卢亚娟.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其调节2003(04)14.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探讨2003(09)15.郭书田论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01)16.曾康霖.蒙宇.刘楹论县域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对一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剖析[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3(1)17.艾仁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探询[期刊论文]-农村金融研究2003(8)18.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1(5)19.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200420.钟笑寒为什么农协不是一个坏主意?--再论日本农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2003(11)21.ParkAlbert.LorenBrandt.JohnGilesGivingCreditwhereCreditisDue:theChangingRoleof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inChina22.BrandtLoren.AlbertPark.WangSanguiAreChina'sFinancialReformsLeavingThePoorBehind?200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家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难题破解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6)金融体制不完备、信贷资金大量流出,经济环境不稳定、制约效益和效率,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服务不足,是困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三大难题.破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难题应当走金融创新之路.坚持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2.期刊论文温涛.WenTao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导向,在全面分析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现状及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框架.3.会议论文卢颖.苏彤.孙岩构筑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三元结构的农村金融体制研究2008通过研究,本文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给出了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对“三元结构”制度本身的理论特征给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在借鉴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不同理论层次.从而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而越发科学,可贵地是更加接近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金融功能及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构成要素——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基本功能特征和特殊功能特征,对其在重构和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中的实践形式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概括.4.学位论文徐应红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探索2006金融状况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在理论界已成共识。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常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迅速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世纪末,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暴露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更好维护自身利益,确保本国或本地区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结构,促进金融资源自由、合理流动,使地区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提高,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金融体制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成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的基本走向,社会经济体制将面临诸多调整。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不仅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抵御金融风险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问题。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它的基本功能,如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等,不仅力量相当单薄,而且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走的是一条明显的“机构路径”,缺乏多元化的探索,致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难以摆脱困境。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农村金融不仅要确保自身持续发展,而且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多元化就是顺应这一历史要求提出来的,它要求推进金融产权主体、金融机构、融资渠道、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等多元化,并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多方面着手,通过系统推进,为促进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外金融多元化理论的回顾,并对金融多元化与金融垄断这两种金融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金融多元化相对于金融垄断具有制度优越性,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和面临的各种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对策措施,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提决策参考。本文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前言(二)两种不同金融体制的比较分析(三)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四)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现实条件(五)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障碍(六)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对策5.会议论文李燕君台湾农村金融体制对大陆的启示2007一、台湾农业概况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人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在整体经济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台湾农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打造出了具有台湾特色的现代化的“小农”农业模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台湾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台湾经济的今天。二、台湾的农村金融体制及其特点(一)台湾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其一是政府官方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如中国农民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其二是半官半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台湾省合作金库、农渔会信用部。其三是官方的专业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行政院农发委的农业信用处、台湾省粮食局、台湾省烟草公卖局、台湾省物资局、台湾省糖业公司、台湾蔗农服务社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金融机构兼办一些农业金融业务。(二)台湾农村金融体制的特点。三、对大陆的启示与借鉴(一)应该加大政府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二)还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性金融保驾护航;(三)适时适度开发利用民间资金的应有功能;(四)商业银行应该承担一定比例的农村金融业务。6.期刊论文杨天英规范民间借贷是创新金融体制的重大战略-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11(3)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对社会生产经营性资金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民间借贷因为其手续简便,管理宽松.成本低廉,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青昧.民间借贷对各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加强规范民间借贷,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对健全农村金融、创新金融体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7.期刊论文吴纬地.段习贤.李秀红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商业2009,(30)农村金融体制是农村经济体制和整个金融体制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而现实状况是,由于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农村金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8.学位论文曹蓉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2007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WTO下金融全面开放为背景,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借鉴,确立了研究的逻辑基点;在此基础上,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从交易视角界定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而从基本过程、动力机制、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等方面,揭示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构建了研究的概念框架;据此,进一步从制度和数量两方面,实证了转型期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指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现实表现,并分析了其制度原因。最后,以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是涵盖金融、经济、生态等诸方面的系统性概念狭义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农村金融交易在信息、信任、信用等约束下的可持续进行;而广义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则是农村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农村金融交易可持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和整体金融关系可持续性协调的有机统一。2.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特定动力、约束、主体行为下的制度变迁过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宏微观动力以及路径依赖、交易条件、城乡失调、金融生态等约束下,以农村金融供需主体和政府两大微观基础的功能发挥为依据,沿着特定路径进行的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微观动力包括交易价格、交易成本、技术、偏好等的变化;宏观动力包括金融供求均衡、运转效率最大、交易公正、运行安全等。变迁路径既包括农村正规金融到非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进一步正规化过程,又包括保证农村金融交易不断扩张的农村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3.转型期间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受内外因素影响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基本过程上看,转型期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受初始条件、经济体制、不同利益集团、国内外环境等影响,凸显二元结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滞后于农村经济、整体金融制度变迁、从属于经济发展战略等表征。从数量特征上看,首先,转型期间农村经济金融化、货币化程度是逐渐加深的,但仍表现出金融资产单一、中介功能发挥不足、盈利水平较低、金融市场竞争缺乏等不可持续特征: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转型期间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两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紧密相连,但由于支农规模小、效率低,乡镇企业贷款难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尚未协调发展;第三,通过对比M,2/GDP、FIR等金融发展指标和金融资产结构,得出农村正规金融严重滞后于整体金融的发展。4.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受金融、经济、金融生态等制度的共同约束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
本文标题:从资金流程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