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做教育的思考者《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实验二小:赖桂林在2015年的10月份,学校下发了《静悄悄的革命》和《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两本书籍,从书名上看,后者《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与我的教学更息息相关,更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在这个充电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阅读,做读书笔记,并在这三天的休息时间里,把这本书拜读完。应该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精神食粮,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籍,《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者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等,皆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探讨“教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本好读的书。吴非老师的这本新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到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而不失文雅,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能从中受益。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对吴菲老师的几个观点感触颇深,感同身受。其一:“人的一生,有12年是在小学和中学的课堂上度过的。”每当看到这句话,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使命感便又增强了一分。正如作者所说:教师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学生。作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老师,我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对教室卫生比较注重,喜欢把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受我影响,我教过的学生们在打扫教室时也会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同时,对于窗台上的花摆放也是非常美观,整个教室走进去非常整洁、舒服。由此可见,言传身教不只限于家庭,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可能比家长还要大,他们在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所映射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身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变得丰富生动,不让学生反感也是一门功课。”我们说,教师语言显示职业修养。教育,即言传身教,身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变得丰富生动,不让学生反感也是一门功课。通过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妙语连珠”不仅可以让你的课堂生动有趣,还可以让学生接受你,喜爱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教师尽可能多的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导语或悬案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位“妙语连珠”的老师。我认为,想要在课堂上“妙语连珠”,那如何成为一位“妙语连珠”的老师呢,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料库,紧跟时代的脚步,并能够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转化成学生们容易理解的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其次,在与学生谈话时也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内心脆弱敏感,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应适当照顾到学生的情绪,用最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教育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讽刺。一味地说教。其三:“让思考点亮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吴菲老师说: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人只有具有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那么就可能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他们不去思考、不能思考,而是教师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大多都知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对问题产生的怀疑,他们为了能轻松、顺利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他们是思路去学习,大多采取了压抑措施。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总是安老师的要求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积极地去思维,他们在学习上总是被动,因而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本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想,而不是让学生去复制教师的想法,重复走教师的路。吴非在很多篇幅上说明、强调一个学生、一个人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何其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社会所赋予我们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毕竟这个力量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教师就要用这份有限的力量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本身就要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再用这种人格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四:“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吴非老师说:“我们做教师的,如果不能在课堂上说心里话,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有正常思维的人?同样,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发现并提出问题,不能发表个人见解,那样的教学又有什么价值?那样的课堂谁会怀念?”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在众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而帮助只有在信任的前提下才会发生。如果教师不能真诚地对待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说心里话,那就很难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课堂要让学生向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明白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愿意为此做出教学改进,课堂就有可能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最后:用书中一句我认为最值得人深思的一句话来总结——“认识你面对的学生。如果说学生们是祖国的花朵,而教师是园丁的话,那么园丁必定要了解所有花的属性、开花时间、喜阴喜阳等才能让花园中的花争相绽放。”让我们在这片教学的花园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本文标题:《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4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