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灵丘一中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主探究学案(八)
理解概念学会思考1灵丘一中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主探究学案(八)班级姓名时间编辑:王鸫第八部分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复习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过程,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说明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4、掌握地球表层自然现象的区域差异性及分异规律。5、掌握自然带及发布特点。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二、复习重难点1、掌握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自然带的分布。三、自主探究内容1、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2、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生物出现前:演化(无机演化)生物出现后:演化(有机演化)在地质历史时期,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时期灭绝物种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__________全部灭绝;______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________全部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有利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社会不利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启示尊重和顺应____________,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____________的关系4.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____________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5、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指岩石经过________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____________。(2)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_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熟练应用准确表达2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________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_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生物与土壤---(1)生物是土壤_______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2)不同的____________,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地形与土壤---地形通过对___________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对土壤的影响海拔高度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________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坡度、坡向坡度和坡向可改变________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7.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8、主要陆地自然带(1)概念: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叫自然带。(2)形成:地理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不同,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并在地球上分布,构成自然带。(3)划分:绿色植物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因此,根据的特征可以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和条件的制约。(4)主要陆地自然带类型分布植被种类森林自然带____和____地区森林热带雨林带、__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__带等草原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的内陆地区以________为主热带草原带、________带荒漠自然带________地区______植物________带、温带荒漠带9、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分布关系理解概念学会思考310、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性和性。分异规律定义成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延伸、随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向逐渐减少,即以条件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向有规律地更替。同纬度带内,降水量从到逐步降低,即以条件为基础。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到自然环境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随高度上升,和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性和性。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四、合作探究内容(讲解式展示)1、讨论说明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讨论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讨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解释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3、以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和我国西北地区干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为例,讨论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4、讨论并举例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并总结规律?5、讨论并说明地域分异规律及其表现和成因?6、讨论并归纳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讨论说明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关系。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冰原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熟练应用准确表达47、讨论并从世界上寻找实例说明地方性分异?8、讨论并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五、记忆内容(背诵式展示)1、地球生物进化史,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并举例。3、陆地自然带的分布。4.地域分异规律及其表现和成因。5、世界上地方性分异的典型实例。6、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关系及规律。六、随堂测试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A.平原B.高原C.盆地D.海洋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读图甲和图乙,回答6~7题。6、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7、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本文标题:灵丘一中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主探究学案(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8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