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梅花螳螂拳文化产业项目(计划书)
1招商项目计划书第一章摘要1、项目单位:xxx2、法人代表:xxx3、项目名称:梅花螳螂拳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4、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x5、建设规模:该项目拟占地500亩,规划建设螳螂拳主题博物馆、螳螂拳文化交流中心、螳螂拳养生基地、旅游休闲度假、螳螂拳创始人纪念馆及祖祠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写作、旅游、养生、交流等具有西北文化产业特色的项目。6、建设期限:项目建设预计5年。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估算10亿元。估算的范围包括装修工程、配套系统工程的建设费、其他费用和预备费。本项目建筑设计较为高档,建设投资估算以建筑设计标准为依据,以满足建筑设计要求。资金筹措: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企业自筹800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部分还包括其它渠道融资和国家专项资金、2地方财政资金、国内外企业、个人资金等,以国家文化产业专项工程资金向国家申请补助。8、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以旅游文化为主,附带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年接待游客量30万人次/年计算,人均消费600元/人次,年旅游综合收益18000万元,旅游餐饮业利润率约为50%,则年利润9000万元;接待住宿,按3万人次/年计算,人均消费230元,年收入390万元,接待住宿利润率约为38-42%,按40%计算,年利润为156万元。年总利润9156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5—6年。利税率按照25%计算,年可创利税2289万元。景区成熟后可直接安排就业人数800人,同时带动当地三产的发展,可为当地居民发展服务业提供平台,推动政府财政和税收稳步增长。9、研究结论该项目部署合理,建设地条件适宜,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文化产业发展,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经济、社会、文化效益明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魂,也是中华武术之魂,是中华民族传统3文化的精神和核心,是所有中华儿女自豪和骄傲的源泉和资本。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漫长的武术发展进程中,它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拳种流派,螳螂拳则是中华武术中优秀的代表。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拳种繁多,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却的组成部分。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是我国武术中的精品,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创拳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功法独特,理论体系完备,流传范围广泛的拳种之一。螳螂拳的起源为明末淳化县一个叫王郎、也叫王文成的人所创。王文成最初习练的是少林拳,后来在一次与练通背功的张琦比武时失败。在回乡途中,看到螳螂斗鸟,由此得到启发。他回家后苦心钻研,汲取螳螂的活动特点并集太极拳、通背拳、少林拳等多家拳法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拳,并取名“螳螂十八凑”。王郎善于汲取多家长处,充分弥补自己的不足。他把多家拳法的精华融进“螳螂十八凑”,在技击手法、劲路和发劲上不断改进,使它活动起来阴阳分明,上下肢时时旋转划弧,具有太极拳的特点;同时,上肢上下旋转、四面环绕,手的招式像朵朵梅花;发劲时“张如弛”,静止时“缩如珠”,有螳螂活动4之鲜明特点。所以,后人也把这套拳叫“太极梅花螳螂拳”,现在一般简称为“梅花螳螂拳”。螂拳的手法,主要是: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要求“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几下”的连环进攻。螳螂拳的风格,总的来讲,是快速勇猛、斩钉截铁、勇往直前的气势。其特点是:正迎侧击、虚实相互、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用连环紧扣的手法直逼对方,使敌无喘息机会。手法很丰富,既有大开大合的长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肘靠擒拿,又有地趟摔打。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常练螳螂拳,可以培养人们的坚强斗志和敏捷应变能力。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在发展过程中,螳螂拳弟子在继承前辈技艺的基础上,结合螳螂拳特点和自身练拳体会,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为螳螂拳后来发展为梅花螳螂、六和螳螂、七星螳螂、太极螳螂等分支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延续传统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社会功能。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螳螂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在保证社会价值现、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发挥着5很大的作用,如崇尚惩恶扬善、己诺必诚、尊师重道、立身正直。其精神内涵有助于人们形成高尚的精神追求,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依托其内在的精神内涵,能够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螳螂拳的健身性决定了它具有养生、健身等功效。能使人在刚柔相济、神行统一的节奏中获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利于人们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丰富人们文化生活,这些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螳螂拳主要以表演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群众基础广泛,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其适应性、普及性较强。人们可以在参与或观赏中得到情感抒发,调节自身情绪,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地缘关系整合,通过在螳螂拳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形成民心凝聚力。总之,螳螂拳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技术,更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它负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息,闪烁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而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传统武术的灵魂,是传统武术的心里态文化,更是传统武术历久不衰的内在动力。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6指导思想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继续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坚持“以发展为基,以民生为本,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三产活县”战略,通过积极整合开发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倾力打造精品景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等多项工作措施,着力形成以乡村游为主体、以文物古迹游和红色教育旅游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挖掘深受市场欢迎的有潜质的旅游产品。以人为关怀为规划的出发点,在推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为其提供就业和致富的机会。依据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4、《陕西省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陕西省“十二五”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7、《陕西省旅游规划评审管理暂行办法》8、《xx县生态文化村旅游与乡村旅游规划》79、xx“十二五”文物旅游业发展规划10、xx县经济、文化、历史等文献资料以及政府报告。11、《xx县重点招商引资战略发展规划》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第四章项目基础条件1、区位优势xx高速通车后,我县已融入西咸半小时经济圈,距西安市59km,距离咸阳市39km。良好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将使淳化县成为西安市、咸阳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的首选地之一。2、生态资源得天独厚xx生态资源丰富,森林和林木覆盖率高达46.2%和32.2%,在三北地区名列前茅。xx的仲山、爷台山以及甘泉山、黄花山、嵯峨山,森林生态系统均保持优异。其中爷台山有刺槐林约30万亩,仲山有针阔叶混交林约4.5万亩,此外天然草场约17万亩。xx县曾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示范县”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团和外国友人称赞为“悬挂在空中的花蓝”、“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83、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审时度势,将发展产业作为提高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发展为基、以民生为本、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的工作方针,谋划长远、科学规划、高点定位、分步实施,为全县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xx也面临国家六盘山扶贫规划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区三区交汇的利好叠加放大机遇,将享受更多元的扶持政策。4、文化氛围浓厚xx拥有史前文化、西周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时代文化等9大文化资源,境内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堡54处,出土了迄今我国所见西周早期最大最重的铜圆鼎——“淳化大鼎”,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汉甘泉宫、宋城墙等文物古迹324处,淳化金川湾唐三阶教刻经石窟经文是目前世界遗存最完整的三阶教经文孤本,桃渠塬、爷台山留存有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刘志丹、习仲勋战斗生活过的革命遗迹。2013年10月8日,螳螂拳陆续走进枣坪小学、冶峪中学和淳化高中,城关小学,而且一大批中老年人走进了螳螂拳的习练队伍,习练师生近2000人,我们努力打造“中国梅花螳螂拳发源地”这一品牌,让螳螂拳成为另一个淳化“金名片”。95、气候淳化年平均气温10℃。春季(3—5月)平均气温10.6℃,夏季(6—8月)平均气温21.9℃,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0.1℃,冬季(12—2月)平均气温-2.6℃。日平均气温≥0℃的平均初始日为3月6日,终日为11月25日,持续天数为226天。日平均气温≥10℃的平均初日为4月21日,平均终日是10月13日,持续天数为175天。日平均气温≥30℃的暑热日,其日数不到30天。在淳化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极为少见。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拟占地500亩,规划建设螳螂拳主题博物馆、螳螂拳文化交流中心、螳螂拳养生基地、旅游休闲度假、螳螂拳创始人纪念馆及祖祠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写作、旅游、养生、交流等具有西北文化产业特色的项目。1、螳螂拳文化交流中心主要规划有演武馆、文化资料馆、名师武馆、接待中心和王郎文化广场等,是西部螳螂拳文化研究、交流和表演、比赛场所。2、螳螂拳养生基地设计养生度假规模2000人,包括行政办公、螳螂拳培训、养生、医疗、餐厅及公共设施用房等建筑,是健身养生和休闲10度假的理想场所。3、螳螂拳主题博物馆螳螂拳博物馆,馆内规划设有王朗创编螳螂拳,螳螂拳各流派的形成、螳螂拳简介、宗师简介等。集中展示螳螂拳拳的基础文化、拳史、拳理、拳法,系统的阐述螳螂拳的起源、衍变和发展以及螳螂拳主要流派名人名家的传承谱系。4、创始人纪念馆王朗纪念馆坐北朝南,馆内主要建筑以东院、中院、北院、西院等明清风格建筑为主,并附以部分水榭亭台、碑刻陈列、大面积园林绿化、习武场地和菜园,还原大师当年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该项目依陈家沟清风岭高地错落地势修建,北高南低,建筑风格古朴自然,清新别致。5、螳螂拳祖祠在修建螳螂拳纪念馆的基础上修建螳螂拳祖祠,用于螳螂拳爱好者纪念、瞻仰历代大师。第六章项目建设周期和进度安排项目前期开发建设周期5年,工程建设分三期开发:第一期完成投资1亿元。主要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文件编制,同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同时开发建设螳螂拳主题博物馆及配11套设施建设。第二期计划完成投资累计不低于3亿元,主要用螳螂拳交流中心、养生基地施工建设。第三期计划累计完成投资不低于10亿元,主要用于创始人纪念馆及祖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开发。第七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10亿元。估算的范围包括装修工程、配套系统工程的建设费、其他费用和预备费。本项目建筑设计较为高档,建设投资估算以建筑设计标准为依据,投资估算要满足建筑设计要求。资金筹措: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企
本文标题:梅花螳螂拳文化产业项目(计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8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