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1朝花夕拾内容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称为“民族魂”。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并添写了《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改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原题是《旧事重提》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7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锁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锁记》记的则是作者自己为寻“另一类的人们”经历的艰难和热望;《藤野先生》藤野是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范爱农》是一个在黑暗中,抑郁、愤懑的爱国青年。重点文章简介:2/21《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批判类)《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怀念类)《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判类)《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童趣类)《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童趣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乏味(童趣类)《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童趣类)《锁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批判(童趣类)《藤野先生》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怀念类)《范爱农》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怀念类)3/2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1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2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3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4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通过对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当时中国的景况,也正因为那时,发现了鲁迅的隐鼠并不是因长妈妈故意杀死的,也为后《阿长与山海经》作铺垫;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4/21《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但是她竟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事情,给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山海经》,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像是一幅人物素描,笔墨不多但曲折有致,一部《山海经》点活了长妈妈的爱心,在此前后,孩子眼里的长妈妈构成了有趣的对比与映衬,幼年的记忆与成年的追思相互交融,准确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做派乃至命运。5/21《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二十四孝图》是鲁迅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提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重点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同时也通过此来批斗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6/21《五猖会》《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7/21《无常》《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描述儿时在乡间神会和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8/2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的描写了私塾老师-寿镜吾的形象,他是鲁迅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百草园里寻找人形何首乌的急切与对“美女蛇”的担心;三味书屋里悄悄捉苍蝇喂蚂蚁与偷偷画画儿的乐趣等等,稚嫩纯真的童心栩栩如生,自然、活泼的童趣跃然纸上,让人跟着作者一道回到童年时代,重温童年的快乐与忧伤,更让人看到在这位深邃的思想家身上,跳动着一颗多么可贵的童心。9/21《父亲的病》《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通过这一事件来对社会进行批斗,父亲生病长期治疗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深深的愤慨,是鲁迅开启维新思想的开端,使他以后东渡日本想要学医救国。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10/21《琐记》《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琐记是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是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1/21《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回忆与藤野严九郎的种种师生往事,藤野是鲁迅怀抱学医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直热情,激励鲁迅投入新的战斗。叙述在仙台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12/21《范爱农》范爱农是鲁迅一位贫困潦倒的重要朋友,鲁迅通过其死来痛斥了当时的社会;范爱农勤奋正直、孤标傲世,通过对他的回忆,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范爱农》叙述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13/21《朝花夕拾》总结篇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和父亲。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鲁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杀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典型人物:14/21人物与作者的关系篇目性格特征长妈妈作者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虽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她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藤野先生留学日本时的老师《藤野先生》不打领结,修改、补全“的”的讲义,一位异国医学教授,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没有民族偏见,人格朴素而伟大。范爱农朋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倔强耿直,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在社会立足。辛亥革命后备受打击、迫害,为社会所不容,被逼得走投无路。性格特征:妥协、懦弱。衍太太邻居《琐记》《父亲的病》灵魂深处自私自利、奸猾,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在背后散播流言,多言、爱使坏、迷信。陈莲河给作者父亲治病的医生《父亲的病》绍兴城的“名医”,他道貌岸然,拿药引作为诈骗手段,贪婪而又谨小慎微,时时变换花样,置医德、医风于不顾,肆意敲诈,出乖露丑,骗术败露后溜之大吉。15/21故事分类及梗概:第一类:批判类——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讽刺和批判旧道德。《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常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而是被长妈妈踩死的,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典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人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16/21第二类:怀念类——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阿长与〈山海经〉》: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和祝愿之情。《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在文中,作者写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对工作极其认真,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作者突出地记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也对国人在日本吃喝玩乐、不思富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批判。《范爱农》:在作者早年的好友中,范爱农是很重要的一位。本篇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友人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生性孤傲耿直,爱憎分明,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17/21第三类:童趣类——记叙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件罕逢的盛事。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正要出发时父亲命令他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苦的感受。道出了孩子在父母毫无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也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含
本文标题:朝花夕拾内容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9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