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检诊名词解释1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为贫血(anemia)。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存在贫血。2核左移指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或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等。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3粒红比例(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为粒红比例。一般在2-4:1。4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5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6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7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装物质,是核糖体凝集而成的,有时与嗜多色性并存,也可发现于有核红细胞胞质内。8碱性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stipplingcell):在瑞氏染色条件下,红细胞胞质内有嗜碱性黑蓝包颗粒.属于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铅、铋、汞等重金属中毒时增多,常作为铅中毒的诊断筛选指标。9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主要见于:1各种溶血性贫血,2红白血病,3髓外造血,4其他10血细胞比容(HCT):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11核右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若5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肿瘤代谢的一些药物应用后。在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出现核右移属于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常提示预后不良.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12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这种Auer小体仅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13红细胞体积分布密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改变的参数,能客观地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14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指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嗜碱性物质凝聚成颗粒状,颗粒又可构成网织状,故称此红细胞为网织红细胞。网状结构越多,表示该细胞越幼稚,有人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I、II、llI和lV四级。15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是造血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16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A):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常有反复感染和内脏出血者称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7血尿: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查出的血尿叫镜下血尿,用肉眼就能见到血色的尿叫肉眼血尿18血红蛋白尿: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19乳糜尿: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20脂肪尿:尿液中混有脂肪时称为脂肪尿21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提示有肾实质损害。它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22脑脊液(CST):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23抗核抗体检测(ANA):是指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IgA。这种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的特异性。24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25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26肌红蛋白尿:正常尿液隐血试验为阴性,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可使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27内生肌酐消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成为内生肌酐消除率。28肾前性氮质血症:当发生肾前性少尿时,此时BUN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BUN/Cr(mg/dl)10:1,称为肾前性氮质血症。29空腹血糖(FBG):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标本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不相同。30肌腹激酶(CK):也称肌酸磷酸激酶,主要存在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的CK含量极少。31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CD4蛋白受体进入易感细胞引起部分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感染和继发性癌变。32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发生的感染,其感染范围可包括各种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33性病(STD):是一类能通过各种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主要侵犯皮肤,性器官和全身脏器损害的疾病。33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letdistributionwidth,PDW)代表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PDW减小表明血小板均一性高,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34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reaction)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产生的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的血象。这是一种暂时性和可逆性的反应,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逐渐消失。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原因很多,以感染最多见,其次是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电离辐射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所致的除外)3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cnrate,ESR)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简称血流。沉隆的速率主要与红细胞本身和血浆成分有关,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多可使血沉加快;白蛋白、糖蛋白等可使血沉减慢;胆固醇使血沉加快:卵磷脂可使血沉减慢。严重贫血时血沉加快,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红细胞形状对血沉也有一定的影响,红细胞直径越大,厚度越薄,血沉越快.而球形红细胞不易形成缗钱状,血沉减慢。36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正常人血清总单百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为1.5-2.5:137A/G倒置: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38单胺氧化酶:为一种含铜的酶,临床上用其活性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的程度。39代谢性酸(碱)中毒:是指以HCO3-下降(上升)为原发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40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实验阳性或定量实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41低钾血症:血清血钾低于3.5mmol/L。填空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BPC(PLT)血小板RBC红细胞Ret网织红细胞计数1、新生儿血红蛋白参考值170~200g/L,红细胞数参考值(6.0~7.0)×1012/L2、贫血的病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3、白细胞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4、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5、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6、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7、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8、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9、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血浆中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10、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说明病人红细胞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体.而间接Coombs实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11、间接Coombs实验主要用于Rh或ABO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12、凝血过程分三期: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凝血形成期,纤维蛋白形成期.13、血液凝固机制: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共同途径.14、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三者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的检测实际是测定丙酮和乙酰乙酸.15、尿沉渣检测主要有细胞、管型、结晶体.16、管型分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脂肪管型.17、尿α1-M是判断肾近曲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18、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便见于胆管阻塞;米泔样便见于重症霍乱;乳凝块见于婴儿消化不良.19、血性痰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铁锈色痰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死.20、GGT主要存在与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21、临床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22、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血钾症.其中血钾在3.0-3.5mmol/L者为轻度低血钾症,2.5-3.0mmol/L为中度低血钾症;2.5mmol/L为严重低血钾症.23、CK水平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24、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25、血清中的淀粉酶为淀粉内切酶,主要来自胰腺和腮腺.来自胰腺的为淀粉酶同工酶P(P-AMS),来自腮腺的为淀粉酶同工酶S(S-AMS).26、Ig因其功能和理化性质为IgG,IgA,IgM,IgD和IgE五大类.27、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集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28、抗核抗体检测是指细胞核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的自身抗体的总称.29、冷球蛋白是血清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多为IgM)30、CRP(丙种反应球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极灵敏的指标,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前者CRP升高,后者不升高.31、IgM阳性是甲肝的特异性早期诊断标准.32、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是乙型肝炎的直接诊断标准.33、HIV感染传播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性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经血传播;母婴传播.3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发生机制多能干细胞减少或缺陷,凝血环境缺陷,免疫机理异常。3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寿命缩短,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36、成人WBC(4~10)*109/L,6个月~2岁儿童WBC(11~12)*109/L,成年女性RBC(3.5~5)*11012/L37、病理性红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RBC生成不足,RBC破裂过多,失血。38、常用红细胞平均指数MCV,MCH,MCHC是根据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三个数据计算出来的。39、正常人多尿指每天尿量多于2500ML,少尿指每天尿量少于400ML,无尿指每天尿量少于100ML。40、急性肾小球型肾炎蛋白尿是以清蛋白为主肾小管型蛋白尿是以微球蛋白为主。41、血清蛋白电泳将血清蛋白为清蛋白,a1,a2,B和r蛋白。42、临床上称乙型肝炎病毒性“大三阳”,其核酸类型是DNA,通常其病毒标志物是HbsAg,HbeAg,抗HBc阳性。43、临床上血尿常见的原因是肿瘤,泌尿系统结石,结核,外伤,血友病
本文标题:检诊小抄修定1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9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