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作者班级:08软本三学号:08110510036姓名:崔晓康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从传统社会美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四个方面体现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并指出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关键字: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从《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自古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国被外敌入侵,便使中国人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就像南宋抗金爱国名将岳飞的“精忠报国”,又如林则徐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由他们的爱国之情凝聚成浓浓的中华爱国情结!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第二: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以及提倡圆通的人际关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构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古代中国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提倡以和为贵,却是和平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古人言之:“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告诫我们朋友之间不能有功利色彩,人际关系亦应该和谐!第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儒家孔孟早就有提出“仁政”!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要有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第四:提倡为人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古人言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又有“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是说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就是一个要以公正原则做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有了大大的丰富。国家和社会的巨变使得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想和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融合和大碰撞。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体现它的价值,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以便我们更好做现代化的合格的中国公民!我国在建设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就明确提出,坚持和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今现代道德教育在走滑坡,原因是很多人逐渐摒弃中国传统美德,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封建的、守旧的、是束缚人发展的。所以,纷纷批评传统的、民族的道德。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在于以下四点:第一,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发展中,社会大公德意识受人推崇,并使国与家高度统一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使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在道德上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是树立良好品行!在历史上看中华传统美德是让我们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包含了为国家、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分忧愁的思想。第二,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的职业道德,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教育职工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传统职业道德就有敬业乐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办事公道、以义制利、奉献社会等,它们对今天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家庭美德。在中国传统的意义上,在家庭生活的治理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勤俭持家”。古人将“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作为治家原则。治家乃齐家的前提,勤俭为和睦的基础。第四,中国的传统个人修养美德。《论语》中写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实,我们今天也有四种修养:认知、行为、情感、群体。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观进取精神。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早已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要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如今都是新生的一代,成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的主体。然而,在这多元化的价值中,有一个核心价值,就是中华的民族精神。在价值取向中坚持“精忠报国、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价值体系。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都是以中国传统美德为基点和时代气息相吻合,构建而成的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在如今的公民道德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中国传统美德为基础,结合现代理念构建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吸取传统精华“以德治国”。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我们的“民族心”、“民族魂”,就是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才是我们道德体系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基石,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仁、义、礼、智、信”在中华民族道德建设的长河中具有本源地位。在它们的原则下,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传统社会美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仁、义、礼、智、信”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并使其通过融合与转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礼记·大学》《论语·学而》《论语·为政》《淮南子·主术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格言联壁·齐家》
本文标题: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