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燕山区2009年初四毕业试卷
燕山区2009年初四毕业试卷化学试卷2009年4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Cl—35.5Cu—64Zn—6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II卷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45分)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铁锅B.食物腐败C.木柴燃烧D.铁钉生锈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元素B.铁元素C.硅元素D.氧元素3.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C.2H+D.2H24.与元素的种类密切相关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植物油D.味精6.装修常用到大理石,它的主要成分是A.CaCl2B.Ca(OH)2C.CaCO3D.CaSO47.在缺钾的情况下,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会降低,这时应施用的化肥是A.CO(NH2)2B.NH4ClC.K2CO3D.Ca(H2PO4)2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能产生的是A.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放出的能量9.鱼儿能在水中生存,原因是A.水中溶有少量氧气B.水中含有氧原子C.水中含有氧元素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0.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铁B.氮C.锌D.锰11.下列气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氧气12.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相同的是A.冰和干冰B.苛性钠和烧碱C.煤气和天然气D.生石灰和熟石灰13.在酒精灯上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BCD14.下列做法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B.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D.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15.下列情况:①煤燃烧;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以氢气为燃料的新型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6.合金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金C.钢D.生铁17.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干冰B.蒸馏水C.小苏打D.酒精1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B.氮气N2C.硫酸铝Al2(SO4)3D.氯化钙CaCl219.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3B.+4C.+5D.+620.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A.漂白粉B.活性炭C.氯气D.明矾2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uSO4B.H2OC.MgCl2D.O222.下列四种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和质量都明显减小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溶液D.硝酸钾溶液23.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加入澄清石灰水C.用燃着的木条D.闻气味24.多数花卉适宜生长在微酸性土壤下,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说明硫酸亚铁溶液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25.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涤纶—合成纤维B.羊毛衫—天然纤维C.汽车轮胎—塑料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26.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7.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有如下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所属基本类型是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28.炒菜时不慎油锅内油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该灭火法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隔绝空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清除可燃物29.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A.高锰酸钾粉末和氯化钠粉末B.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C.铁粉和木炭粉D.酒精和白醋3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物质燃烧需要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31.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纳米碳管是一种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金属3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常见的溶剂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D.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33.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量筒与玻璃棒B.酒精灯与试管C.烧杯与滴管D.天平与砝码34.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星四射B.细铁丝减少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3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36.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含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A.H2SO4、ZnSO4B.HCl、CuCl2C.ZnSO4、CuSO4D.KNO3、Hg(NO3)23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6C碳7N氮8O氧9F氟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A.表中数字既可表示原子序数,也是表示质子数,还可表示核电荷数B.除13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外,其他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这九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D.6号元素和8号元素只能组成一种氧化物38.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化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中含有四种元素B.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C.硝酸铵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4:3D.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46%39.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要补充1.12g铁元素,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A.3.04gB.3.18gC.6.95gD.10.0g40.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加入的固体物质不是A.硝酸铵B.烧碱C.蔗糖D.生石灰41.小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已部分变质,她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或③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②42.已知某物质X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X+2O2==CO2+2H2O。下列有关X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H4B.X可用作清洁燃料C.X是一种简单的有机物D.X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4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小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44.在探究活动课上,某同学在盛有少量灰色生铁粉末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搅拌,待没有气体放出后进行过滤,发现滤纸上留有黑色的固体物质。你认为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铁粉B.碳粉C.硫酸亚铁D.铁粉和碳粉4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①②③④A.①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②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C.③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④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46.(4分)饱和石灰水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对于最外层电子数为。该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冬天屋内生煤炉,若通风不当会引起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有毒成分是。47.(5分)均衡的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1)为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天应食用适量的水果、蔬菜,目的是摄入足量的(填序号)。①蛋白质②维生素③油脂(2)右图为“XX补血饼干”的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没有涉及的一大类营养素是,该饼干具有补血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儿童身体中缺少元素易患佝偻病。(3)热量标注值452千卡,这些热量是由提供的。48.(3分)化学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煤、和天然气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这些能源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9.(9分)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①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各种金属的冶炼方法也不同。我国古代就有“湿法炼铜”的说法,其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观察盛水的铁锅,可以发现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③将一小块生锈的铁片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50.(6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的某些物质可能略去)。请依据转化关系图,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ABCDEE①②③(1)若E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E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是遇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B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则A的名称是,B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三、实验题(共22分)51.(8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ABCDE(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B装置来制氧气,相关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52.(7分)请你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实验名称实验设计分析和回答的问题(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燃烧匙中的药品为红磷)红磷燃烧完后打开止水夹应观察到的现象是:;若某同学所得实验过程中取红磷的量不足(其它影响不计),结果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实际的(填“偏高”或“偏低”)。(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写出该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你认为该图有何需要改进的:53.(7分)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CuSO4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CuSO4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2)已知CuSO4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SO42-,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甲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SO4溶液中的H2O;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SO4溶液中的Cu2+;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SO4溶液中的SO42-;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同学的猜想,理由是。(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四、计算题(共6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4.(
本文标题:燕山区2009年初四毕业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