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爱情中的伦理学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思考
爱情中的伦理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的思考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班级:国贸11401班学号:1140410128姓名:陆蓉2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为情自杀的案件不在少数,所以如何看待爱情与人生的问题值得我们现今大学生警醒。本文先从“唯精神论”和“唯性欲论”对爱情的本质做一定的研究,然后结合当今人对爱情的态度讨论理想和责任,并在最后简单的阐述爱情与人生的关系。通过实例与逻辑关系得出结论:爱情与人生二者不可分割,没有爱情的人生失去了动力,没有人生的爱情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爱情与人生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不断地摩擦中组成统一整体。关键词:不可分割动力方向整体人生3目录摘要.............................................2一、引言..........................................4二、爱情的本质......................................4(一)唯精神论..................................................4(二)唯性欲论..................................................4(三)马克思主义眼中的爱情观....................................4(四)联系......................................................4三、爱情的两个核心...................................5(一)理想......................................................5(二)责任......................................................5四、爱情中的人生.....................................6五、建议...........................................6(一)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6(二)进行恋爱道德观教育..........................................64一、引言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人们津津乐道对爱情本质的探讨。尽管如此,当代大学生仍然出现许多爱情疑问:爱情是什么?这是友情还是爱情?……甚至与此,出现许多大学生自杀的现象。“问世间情为何物?”和爱情面前我们该怎么做,就由本文逐渐为你揭秘。二、爱情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有关爱情本质的研究可以归为两类观点:“唯精神论”和“唯性欲论”。(一)唯精神论唯精神论”认为,爱情是男女在精神上的依恋,它与性欲绝对排斥,毫不相干。古希腊多数思想家都持此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柏拉图。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后来,人们把这种禁欲主义思想和纯精神恋爱称为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20世纪初,奥托·魏宁格在他写的《性别与性格》一书中写道:“爱情和情欲是根本不同,互相排斥。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总之,推崇理性,禁绝欲望,是“唯精神”派的共同特点。(二)唯性欲论而“唯性欲论”恰与“唯精神论”相反,认为爱情是纯粹的性本能,性欲是爱情产生的惟一根源,爱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性欲的满足。沙莲香在其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佛洛伊德的性欲学说:性能量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必须通过某种途径发泄出来,从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原动力。按佛洛伊德的理解,男女之间的爱情就是性本能需要的表现。这些论调完全抹煞了爱情中的精神因素,把人的爱情和肉欲混为一谈,几乎(我不肯定动物之间不存在爱情)把人的需求降到了一般动物的层次。(三)马克思主义眼中的爱情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如此解说爱情: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感情。(四)联系5不管是“唯精神论”、“唯性欲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他们对于“爱情”的解释都不足于完全解释爱情。尤其是东方社会(主要是中国),对于爱情的追求受到几千年伦理的制约,而今又必须遵循法律的规范。我们在接受西方资本思潮的同时,也在唤醒对爱情的追求,对性的渴望。三、爱情的两个核心(一)理想理想看似与爱情风牛马不相及。没错,如果对爱情仅仅是浅尝辄止,那就是这样,但若是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的话,理想就与爱情密不可分。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成长的内在依据。爱情是两个人的交融,是爱他与自爱的统一。一方对人品的期望会影响另一方的对人品的追求,一方对行为的认为会影响另一方行为的标准,一方的言谈会影响另一方心声的表露。这种人格上的相互反射,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就形成了对方对生活的共同理想,从而使爱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升华人的品德。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没有说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20世纪50年代,20岁左右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半坡头山,自立更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半坡头在高滩村背后的深山中,和村上原本只有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相连。怕老伴出行摔跟斗,刘国江从上山那年起,便开始在崎岖的山崖上一凿一凿地开造他们的爱情天梯。每到农闲,刘国江就拿着铁钎榔头、带着几个煮熟的洋芋一早出门。先在顽石上打洞,然后站上去,在绝壁上用泥土、木头或石板筑阶梯。半个世纪的打凿,铁钎凿烂20多根,终于完成了6000多级台阶。人生中有这样的信念,才会不断地拼搏,才会有动力去不顾一切的努力。但爱情的力量还有可能是负面的,大学生中因为爱情而消沉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因为爱情不顺进行自残,实在让人寒心。就是前不久,网络出现90后少女为情自杀的各种照片,对身体各器官自残的照片,让人感觉到底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在爱情上多一点理性,把握好理想与爱情、人生的关系,也许这一切就会改变。所以把握好理想与爱情才有可能创造出精彩的人生。(二)责任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正因为如此,有责任的爱情才不会轻浮,才会具有它本身应有的庄重性。责任是爱情的升华,由此也成为爱情得以成就的重要保证,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爱就是责任,爱就是承担。因为,爱一个人不一定是为了拥有他,而是希望他过得幸福。尽到责任,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要轻易毁掉婚姻。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人活在世上,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最根本的责任,那就是对情感对人生的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活一次的机会,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换个角度而言,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者转让的,惟有对自己情感的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6人生是一场苦旅,需要我们跋涉,能够与他相携相伴,共度风雨的人,只能是一个。也许你们在携手之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这样的婚姻理应倍加珍惜,无论男女双方都要时刻怀着一颗真诚的、温柔的、满怀感激的心,与对方共同耕耘家庭与事业,共同分享欢乐与成功,共同承担困难与不幸;也许你们是没有爱情的婚姻,甚至是一场错误的婚姻,但是既然最终选择了对方,你就有责任有义务去承担由此带来的痛苦、寂寞和失落。要时刻怀着一颗宽容的、信任的、互相理解的心去接纳对方,多想想对方的好处和优点,多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说再见。随着时间流逝岁月蹉跎,当你们共同走到白发苍苍的暮年,蓦然回首,原来,人类的婚姻就是在宽容、理解和共同承担的过程中才得以一个圆满的结局。亮出自己的双肩去替对方承担,无论一段爱情来得多么暴风骤雨,或是多么平淡如菊;无论是一片痴心,还是一见钟情;无论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还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无论如何,这爱情终归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平静下来,就像汇入大海的涓涓细流。无论源自何方,终究付诸东流,剩下的,只是余生。余生的你选择谁,还是余生的谁选择了你,这一生,逃不开的都是责任。无论是谁,当浪漫的爱情归于一种责任,生活也就归于本质了。四、爱情中的人生对于一个人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两种东西:事业与家。而家中就包含了爱情。爱情比之人生,就好像润滑剂比之发动机,没有爱情,人生就苦涩无比,难以高速运转而报废。有了爱情,则可以拥有澎湃动力,努力拼搏,创造高度。“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这句话就形象的解释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前机制指挥,灵活应对,在建国后大气磅礴,进退有余,将中国的外交提升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为世间留下不凡的精彩。周恩来一生何其精彩,但其背后却是邓颖超默默支持,无私奉献爱。没有爱情的支持也许他就无法惊艳全球。爱情与人生的相互促进引领入另一种境界。理想的契合,使爱情表现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投入以极大的热情:责任的承担,让爱情不再是自私的享受,而是自愿地为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任责任。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理解和把握爱情、人生的真谛或本质,并融入到社会历史中区,才能真正理解爱情与人生。五、建议(一)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首先要摆正爱情与事业的位置,其次要理智地看待失恋,失恋不矢志,坚信属于自己的爱情还没有真正到来.当爱情遭到挫折后应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试,在挫折中激发向上的动力,使自己变的成熟,人格更加健全完美.(二)进行恋爱道德观教育虽然高校对大学生恋爱是秉着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但作为恋爱中的大学生,必须遵守恋爱道德.爱情是神圣不容亵渎的情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并统一在共同进步,互为促进的目标下,使爱情成为勤奋学习的动力.
本文标题:爱情中的伦理学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4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