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模拟试卷十00163管理心理学
★模拟试卷(十)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通过感官及经验的作用进一步对反映属性进行加工,把某物体的多种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某个物体的整体认知属于【B】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2.复杂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D】A.X理论B.Y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3.下列不属于法约尔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所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内容的是【D】A.专业化分工B.权力与责任C.指挥的统一D.计划合理4.下列不属于现代管理科学学派的是【D】A.经验主义学派B.权变理论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行为组织学派5.“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句话反映的是【B】A.自我知觉B.对他人的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A.安德鲁斯B.罗斯C.海德D.凯利7.被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的是【B】A.能力B.知识C.技能D.智力8.1983年提出了智力多元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A.斯皮尔曼B.塞斯登C.基尔福特D.加德纳9.满足和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表述的是【D】A.行为B.动机C.激励D.需要10.某个刺激对有机体某种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增强作用或减弱作用指的是【B】A.条件反射B.强化C.激励D.动机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对员工心理契约划分的类型【C】A.交易型B.过渡型C.不平衡型D.关系型12.由于团体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是【A】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3.把士气定义为“对某一团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团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团体目标”的一种态度的是【D】A.伯恩B.克瑞奇C.戴维斯D.史密斯14.团体成员通过组织系统直接向该团体领导者或高级领导者传递情报、反映意见,这种沟通方式属于【D】A.内部沟通B.平行沟通C.下向沟通D.上向沟通15.因本位主义、小团体利益及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时,投其所好,夸大成绩,缩小缺点,故意欺上瞒下。造成上下级之间沟通障碍属于意见沟通障碍因素中的【B】A.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B.态度、观点、信念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C.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引起的意见沟通障碍D.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意见沟通障碍16.提出了人际交往中人格结构的PAC分析模型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精神科医生是【A】A.伯恩B.克瑞奇C.戴维斯D.史密斯17.下列哪项不属于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对组织进行的分类【A】A.正式组织B.文化性组织C.经济性组织D.政治性组织18.在一定的组织规模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B】A.正比B.反比C.不固定D.没关系19.CIS的三个系统构成中,分列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地向社会传递信息的部分是【D】A.MI;B.BI;C.CI;D.VI20.领导者独自决策并发布指示,下属执行且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奖励多于处罚,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关系冷淡,互不信任属于哪种领导特征【A】A.专制集权式领导B.仁慈集权式领导C.协商民主式领导D.参与民主式领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BC】A.个体心理B.团体心理C.组织心理D.社会心理E.工程心理2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形状知觉的整合构图原则包括【ABCDE】A.接近性原则B.相似性原则C.封闭性原则D.对称性原则E.简单性原则23.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包括【ABCDE】A.基本归因偏差B.认知性归因偏差C.动机性归因偏差D.文化差异的归因偏差E.人格差异的归因偏差24.按能力的倾向来划分,能力可分为【AC】A.一般能力B.再造性能力C.特殊能力D.创造性能力E.液态智力25.下列关于人类行为的特点正确的是【ABCD】A.自觉性B.因果性C.目的性D.共同性E.动态性26.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ACDE】A.交易型B.组织型C.过渡型D.平衡型E.关系型27.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的原因包括【ABC】A.信息原因B.认识原因C.行为习惯原因D.组织原因E.利益原因28.按组织的形成及内部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将组织进行分类可以分为【DE】A.文化性组织B.经济性组织C.政治性组织D.正式组织E.非正式组织29.组织形象的内容包括【ABCE】A.组织精神B.价值观念C.行为规范D.组织变革E.经济效益30.选拔领导人才的方法有【ABCDE】A.民主推荐B.岗位竞聘C.业绩考核D.素质评价E.岗位模拟测试第Ⅱ部分非选择题(6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简述气质差异在社会生活与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答:(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32.解决冲突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答:(1)原则。①提倡和谐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建设性冲突,消除破坏性冲突;②要提倡民主,倡导和鼓励员工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③要加强信息沟通,提倡意见交流,增加透明度,减少隔阂,缩短心理距离;④要健全EAP系统,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平衡心理差异”,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等工作。(2)方法。①协商谈判法(即求同存异法),用求大同存小异或者求大同存大异的方式缓和冲突;②寻找外援法或仲裁调解法,即由上级或第三者出面调停的办;③权力、权威法,即采用诉诸权力或武力,强制性调解或解决方法;④拖延与回避法,延缓解决问题,避免直接冲突;⑤其他,如合并与兼并法、转移目标法、教育与认知重构法、调整政策或策略方法、解体与重组法等。33.简述组织发展的内容与原则。答:(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通过对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态度、动机和行为的变革,来达到组织发展的目的。(2)以组织为中心的组织发展。通过对组织的目标体系、权责体系的改变,角色关系的调整,沟通、协调体系的有效建立来达到组织的发展的目的。(3)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通过对组织工作与流程的再设计,对完成组织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设备的改变以及组织目标体系的建立,来达到组织发展的目的。(4)以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为中心的组织发展。组织的发展,不仅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且还要主动地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使之在最大的限度内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对组织的内部环境进行变革与调整来适应环境之外,还应该创造一种新的环境使之有利于组织的发展。34.试述有效考核领导人才的方法。答:(1)目标考评法。(2)群众测评法。(3)专家评估法。(4)情境模拟考评法。(5)调查研究法。(6)比较测评法。(7)统计分析法(8)自我述职法。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5.如何克服常见的归因偏差?答:(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2)要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克服成员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太低、自信心不足的偏差,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努力的行为,来改进工作与提高工作绩效。(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即学习与观察其他成员正确归因、改进行为并取得成功的典型实例,使大家效仿与学习正确有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也会收到好的效果。36.试述EAP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答:EAP服务模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的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构建宽松的管理环境与营造和谐的组织气氛。(2)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对员工进行直接有效的支持帮助和咨询辅导。(3)帮助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通过有效与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支持与帮助计划,改变员工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EAP服务的具体流程有:(1)为员工提供咨询与服务。包括:管理员工问题、改善工作环境;员工工作业绩改进、培训和帮助;并向所有的组织成员,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家属提供有关EAP服务的教育。(2)问题的觉察与评估。对问题提供保密和及时的觉察和评估服务,以保证员工个人问题不会对他们的业绩表现产生负面影响。(3)使用EAP的建设性技术。运用建设性的对话、激励和短期的心理干预技术等,使得那些影响员工业绩表现的个人问题得以解决,并帮助他们掌握改善的方法。(4)转介服务。转介员工到能够提供有效帮助的EAP内部或外部机构,以获得医学治疗、心理咨询、支持帮助、转介和跟踪。(5)为组织机构提供咨询。为组织提供咨询,帮助他们与EAP服务提供商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6)EAP矫正和治疗。在组织中进行咨询.使得组织政策的覆盖面涉及对酗酒、药物滥用以及诸如精神和心理紊乱的医学或行为问题进行的医学干预和心理治疗。随后,促使员工有效运用这些方面。(7)确认EAP服务的有效性与效果评估,主要在四个层面进行:EAP的使用和服务满意度;对个人问题改变与改进的影响;对组织有效运行的影响;EAP投资回报率的分析。如何在企业和各级组织中推进EAP服务与管理还应注意如下几点:(1)应开展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的EAP培训、交流与研究。(2)争取各级组织结构的高层次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认同、支持,并开展有效的EAP活动。(3)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活动,使员工认同与接受EAP,并参与EAP的服务与管理活动。(4)随着EAP的深入开展,应逐渐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并明确规定EAP在企业如何正常地运行和执行。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7.美国社会学家阿希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实验,他把9个人编成一个实验组,让他们坐在教室里面看两张卡片,其中一张卡片上画着一条直线x,另一张卡片上画着三条直线A、B、C。让大家比较卡片上三条直线中的哪一条与另一张卡片上的直线X长短相等。在正常情况下,被试者都能判断出X=B,错误的概率小于1%。但阿希对实验者预先做了布置:在9人的实验组中。对8个人都要求他们故意做出一致的错误判断,例如X=C,而第9个人并不知道事先有了布置。实验中,让第9个人最后做判断。他曾组织了许多实验组进行这样的试验。统计分析表明,这第9个人有37%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体的错误判断。阿希实验说明了什么现象?试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答:实验说明,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可能产生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的现象。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1)出于知觉的歪曲。被试者受了别人的影响,把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判断,误认为是自己看错了。(2)出于判断的歪曲。发现自己的判断与多数人不同,于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心,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从而修改了自己的判断。(3)出于行为的歪曲。被试者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而别人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害怕“标新立异”或者害怕别人讽刺、嘲弄,从而仍然做出了与众相同的错误判断。这种情况,表面上采取顺从行为,而内心上仍保留了自己的正确判断。
本文标题:模拟试卷十00163管理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5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