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展翅翱翔的凤凰——正则中学一、海纳百川初长成(镜头:文风桥、挂傍山、璧南河、广场吕凤子塑像、老照片、校园、阅览室、功能室、伙食团)璧山县正则中学座落于文风桥头、绿意盎然的挂榜山下,清幽的璧南河从学校大门前缓缓流过。璧山县正则中学,原名璧山县城关中学。正则中学的前身系我国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抗战时在璧山创办的“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抗战胜利后,正则艺专迁返回江苏丹阳,吕凤子先生将璧山正则艺专的校舍校产全部无偿捐赠给当时的璧山县政府。2002年12月12日,为扬正则之精神,学先生之风骨,经璧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璧山县正则中学”。此后县委县府先后把城北初中、狮子初中并入正则中学。学校已由占地20余亩扩展到80余亩,学校校区已由一个扩大到现在的A、B、C三个校区,各种设施及功能室齐全。学生人数已由1000余人猛增到3600余人,有66个教学班,教职工已由不足百人增加到227人,是璧山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被誉为璧山初中的“航母学校”。二、雏凤展翅特色显(一)打造凤雏文化,亮出体艺励志招牌。(镜头:校徽、校园文化效果图、富有特色的升旗仪式、大气的大课间(广播操及优美的华尔兹)、一流的军乐队表演、刻苦训练的田径队乒乓队,奖状奖牌)2012年学校领导班子明确地提出了以“凤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理念系统,确立了“创建巴渝文化名校”的办学目标,以严谨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师生浩然正气,激励师生探索求真,倡导师生竭志奉献。用文化养正,以体艺励志,德艺双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展翅高飞的凤凰。意蕴丰富的校徽、古香古韵的校歌,优雅的室内外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无不凸显了正则的风韵。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器乐、合唱等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富有特色的升旗仪式、大气的大课间(广播操及优美的华尔兹)、一流的军乐队表演、刻苦训练的田径队乒乓队。学生们体艺发展迅猛,在各级各类展示表演中获奖无数。(二)提高教学质量,追求卓越课堂(镜头:行政领导开会情况、备课教研、领导分科督查备课情况级进教室听课指导、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一年级(3)班、一年级(10)班、桌上的小组牌、讲台上学生自信的展示、小组热烈的讨论、国家课题开题报告相片)(展示老师:巫李娟、邹才凤、谭燕、张华丽每个教师)正则中学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提出并大力推进“一三五”课堂导学模式。“一三五”导学模式围绕一个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管理小组、学习小组、科研小组三种小组,课堂实现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展示反馈、点拨释疑、训练提升五个环节。新课改中,领导们分科包组,深入课堂,听课、指导、研讨,引领着课改前进的方向;新课改中,讲台成了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信快乐洋溢在如花的脸上;新课改中,教师们潜心钻研,“教案”变学生的“导学案”,让有限的课堂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作为正则人,我们有仰望星空的气魄,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会让改革之花越开越艳!三、凤舞九天传四方(镜头:荣誉室的荣誉墙,学生奔跑的画面)经过正则师生的不懈奋斗,学校声誉日渐提高,学校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获璧山县示范初中、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民主管理示范校、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模范职工之家、市文明单位、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回望过去,我们无限感慨;面对现在,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如今,“雏凤”正在茁壮成长,明天,必将会是凤舞九天!
本文标题:正则中学解说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6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