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大型围堰施工测量方案(红谷隧道版)
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围堰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六月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1第一章编制说明..............................................................................................2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编制依据..............................................................................................21设计文件...................................................................................................22技术规范和标准.........................................................................................2第四章控制测量..............................................................................................4第一节平面与高程控制..................................................................................41平面控制............................................................................................42高程控制............................................................................................6第五章施工测量..............................................................................................6第一节基底开挖........................................................................................7第二节长管沙袋铺设定位...........................................................................8第六章人员、设备配置情况..............................................................................9第一节人员配置........................................................................................9第二节测量设备配置..................................................................................9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2第一章编制说明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施工进度、施工精度、成本控制以及各工序的衔接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必须及时、准确的服务、指导于施工生产。为了使施工测量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编制《红谷隧道西岸围堰施工测量方案》,以规范测量作业人员行为,指导测量作业工作。第二章工程概况西岸围堰轴线桩号西0+000~+032.36、西0+424.24+456.61(32.37m)段采用粘土填筑,其余均采用充砂长管袋填筑;由围堰挡水,围堰内堰脚边线离工程主体结构轮廓线的距离最小不小于10.0m。围堰轴线长约456.61m,充砂长管袋顶高程为23.70m,堰顶宽10.0m,围堰共分三级边坡,坡间设置3m宽的平台,围堰内侧边坡坡比分别为1:2和1:2.5及1:2.5;围堰外侧边坡坡比分别为1:2.5和1:2.5及1:3。二、三级边坡的充砂长管袋分两排布置,外侧边坡按边坡坡度堆放,内置边坡按1:0.3堆放,两排间采用粘土填筑。一级边坡外防护采用粘土防渗斜墙;粘土防渗墙下侧采用塑性混凝土作为防渗墙,沿着赣江中大堤外侧同样设置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形成封闭的四边形防渗体系。第三章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三册隧道——第三分册《两岸临时筑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三册隧道结构——第七分册《西岸岸上段围护结构》。《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技术规范和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3《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城市防洪设计规范》GB/T50850-2012《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_319-9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JGJ/T291-2012《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TJT239-200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西岸围堰平面布置图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4围堰施工测量流程图第四章控制测量第一节平面与高程控制1平面控制控制网复测清淤边坡线放样绞吸船就位清除淤泥基底验收合格铺排船就位检查铺排船RTK定位系统长管沙袋铺设前测量准备工作铺设长管沙袋、铺完复测沙袋充填高程吹填高度达到2—3m时,及时对中间吹填砂沙袋充填高程至23.7m时,沙袋内外边坡铺设砂卵石垫层、格宾石垫、施工防浪墙整理内业资料、复测围堰地形上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5本工程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南昌城建坐标系统。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点的校核和布设。本着“宁大勿小”及施工方便的原则,测量放样沿着围堰底坡线外扩50cm用RTK测量放样定出控制点。平面位置控制:水下作业由铺排船上的RTK接电脑软件进行控制,采用RTK实施铺设长管袋施工的平面定位控制。采用RTK定位平面位置,测深仪定位竖直位置。允许误差:顶面标高(20延米)≤±100mm,轴线(20延米)水上<500mm,水下<1500mm。本工程铺排船、测量船拟采用RTK定位技术,为水上测量、导航、施工进行定位。充填先从袋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使袋体逐步稳定加高,砂袋定位根据测量放样确定。水面作业时人工使用RTK测量放样。采用RTK进行导航定位。铺排船挖泥作业时均安装RTK定位仪,并与装有中海达软件的计算机联合使用。铺排船上的RTK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也接收安装在陆地平面控制点上的RTK基准台的信号,从而测得准确的铺排船位置坐标,并通过计算机以图形的形式实时显示出铺排船在设计施工区的相对位置。同时,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铺袋位置及编号。定位系统精度的检测及监控:零基线检测:在RTK固定解参考台基准点上,安装参考台RTK接收天线,DGPS接收机RS-232口与计算机相连,接收并采用中海达软件记录信号24小时,与基准点的已知坐标进行比较,误差应符合0~2CM的要求。RTK定位系统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供本工地挖泥船及测量船使用。RTK平面控制点精度要求等级边长校核角度校核坐标校核测距中误差(mm)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角度较差限差(″)坐标较差中误差(cm)一级≤±15≤1/14000≤±514≤±5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6二级≤±15≤1/7000≤±820≤±5三级≤±15≤1/4500≤±1230≤±52高程控制本工程基准面采用黄海高程系统为掌握水下模袋充填后的平整度,宜每层模袋充填完成后打水砣检查,要求每个断面不少于3个点,每5m一个断面。根据检查的结果,如发现局部高差较大,可通过此处充填模袋的饱和度进行调整。模袋出水后,可在岸上直接进行监测模袋高程,指导施工。施工前,在业主提供并经复核合格的高程控制网点基础上,使用四等水准联测法设立满足施工要求的验潮站,并建立潮位遥报系统。RTK高程控制精度要求检核高差(mm)≤40√L第五章施工测量坐标:采用南昌城建坐标系。高斯投影、三度分带,L0=115°深度基准面:黄海高程系统技术标准按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有关规定执行。开工前提前做好地形、地貌测量工作,为后期围堰清淤、长管沙袋填筑土方量计算做准备。根据施工场地附近控制点,测出原有地貌三维坐标,并记录好。B.固定基站RTK,运行RTK“海洋测量软件”的“图幅表”程序,根据待测量区域设置合适的图幅范围。将控制点的坐标输入至RTK中,并点击“更新”,然后退出程序,再关闭RTK电源,拔掉电缆线后再打开RTK电源,选择电台频道。将换能器测深杆固定在测量船上,测深杆的吃水深度一般为50厘米左右,测量施测水域水面高程。用测锤或花杆在换能器旁边测量水深,与测深仪所测水深进行检核。便携式计算机应放在测量船驾驶室工作台上,便于导航。将测深仪(HD-370)放在计算机附近,将换能器的数据传输线与测深仪相连。校准测深仪的零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7位线和吃水线。在测深杆上安置RTK天线,在船上合适的位置安置电台天线,并将RTK天线、电台天线、电源线与RTK连接好。在便携式计算机上插入PCMCIA串口卡,再将卡上的两个串口分别连接到测深仪的“测试II”端口和RTK的“计算机”端口。打开RTK电源,选择与固定站GPS电台相同的频道工作时应将测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水位数据记录好。测深过程中,测深仪操作员要注意观察水深变化,及时变换测深档。测量完成后,要再次用花杆或测锤测量水深,检查测深仪测深误差大小。通过CASS和AutoCAD2004绘制等(深)高线成图。第一节基底开挖基底开挖采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船上配备高频测深仪HD-370、RTK平定位设备。先绘制绞吸船清淤航线,保存为DXF文件,导入测深仪背景图。根据拟定的清淤航线,进行基底开挖工作。工作时进行水面高程实时观测,水面高程减去开挖基底高程即得出水深。测深仪探头固定在绞吸船铰刀头附近,根据测深仪屏幕显示的水深是否挖到设计底高程。绞吸船在左右摆幅、前进时依据拟定的航线看是否偏离航线、重复清淤。围堰基底验收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河道过水断面面积不小于设计断面面积测量检查疏浚河道的横断面,横断面间距为50m,检测点间距2~7m,必要时可检测河道纵断面进行复核2宽阔水域平均底高程达到设计规定高程测量一般项目1局部欠挖深度不小于0.3m,面积不小于5.0m²测量2开挖横断面每边最大允许超宽值、最大允许超深值a绞吸船最大允许超宽值1.5m,最大超深值0.6m测量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至精至诚更优更新83开挖轴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测量全数检查4弃土处置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全面检查a:边坡如梯形断面开挖时,可允许下超上欠、其断面超、欠面积比应大于1,并控制在1.5m内。第二节长管沙袋铺设定位1测量定位施工前,先进行铺设长管袋范
本文标题:大型围堰施工测量方案(红谷隧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7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