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语文上册填空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填空练习题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诗的后两句是()。2.当我们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之间有了办法,我们往往会想到陆游的诗句来表达心情。这两句诗是:()。3.正月梅花香又香,()。五月石榴红似火,七月栀子头上戴,()。九月菊花初开放,()。4.《观潮》一课是按()、()、()写出了观潮的经过。课文重点写了(),是按()的顺序写出潮来之时的()和()。5.号称“()”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的山峰——(),一个是世界最()最()的河流峡谷——()。6.《爬山虎的脚》一文,做着先介绍爬山虎的(),在介绍爬山虎的(),最后介绍爬山虎的()。7.在本册课文中,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因为()。8.《巨人的花园》一文最显著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的道理。9.《去年的树》是一篇()体童话,是由()国别作家()姓名创作的,课文主要通过()展开故事情节,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10.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篇老舍的文章,一篇是(),一篇是()。对于(),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而对于(),作者则由一开始的()逐渐转变为(),情感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老舍爷爷赞美母鸡的特点是()。11.在第四组课文中,作者们运用了大量的()、()等修辞手法,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我最喜欢()这篇文章,作者是(),喜欢的理由是()。12.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13.我知道著名的童话作家有丹麦的(),德国的(),英国的(),中国的()、()、()等。14.《猫》的作者是(),原名(),字()。作者生动、细致的描述了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猫的()之情。15.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南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16.“山重水复疑无路,()”出自()代诗人()写的(),人们往往在()的情况下引用这首诗。17.法布尔是()国著名的()学家。18.九月菊花处开放,()。十一月水仙供上案,()。19.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20.《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爬山虎的脚”指的是()。21.我们的老师知道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22.《颐和园》一文的作者是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如:长廊的长、佛香阁的()、排云殿的大、昆明湖的()与绿、十七孔桥的()等。23.秦兵马俑在我国的()的()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的()。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的宏伟气势……24.请补充以下景区的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北京颐和园月波楼)(),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江苏苏州沧浪亭)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人()写的,诗的前两句是()。26.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的声音,像()!清波漾漾,(),给人画一般的()。27.《给予是快乐的》一课中,保罗被小男孩只求()不求()的精神所感动,也将爱送给了()和他的(),从而深切地感受到()。这正是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人生才是美好充实。28.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或()等成语来颂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29.(),半帘花影月笼纱。(),烟淡烟浓远近秋。30.四面荷花三面柳,()。清风明月本无价,()。31.故人具鸡黍,()。(),还来就菊花。32.当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二恩来的回答是“()”33.我们写信时,首先要写(),写在第()行()位置,后面加();然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一般要先写()的话,如“()()”;最后在()角()并写上()。信封的格式:左上角写();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要做到详尽工整,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第三行写();右下角写寄信人的邮政编码。34.在第七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的成长故事,也从()身上看到了中西方儿童在自理能力上的差距,使我们受到启发。35.把句子补充完整:有志者,()。尺有所短,()。(),荒于嬉;(),毁于随。勿以(),勿以()。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36.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37.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38.没有大胆的猜测就()。39.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也改变着人类的()。40.《电脑的住宅》一课介绍了一栋()的有关情况。住宅里装有()台电脑,一切都有()指挥。全文是按照()的顺序进行介绍的。4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课介绍了经过()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的原因,以及经过选育之后果实的食用、药用及他用。42.课外拓展:深秋,校园里的梧桐树叶枯黄了.黄页时儿像秋千,飘飘忽忽;时儿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了一条无比宽大的金色坛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银松器龚自珍的诗句:“(),()。”这落叶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们?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这是大诗人杜普描述你来到人间的家具.你来了,如烟如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芽,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上册填空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8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