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浅析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问题
1浅析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问题刘伦(银通投资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以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信贷市场评级的内外部评级方法、信用管理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提出可行的建议。[关键词]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打分法信用风险量化一、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内涵界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信用评级是减少市场风险的基础手段,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工具。我国信用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目前几乎100%的个人信用和80%的企业信用来自商业银行,因此,目前信用评级的主要市场是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政策,按照主管部门对信用评级要素、标识及含义的要求,在对债务人主体的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等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债务的违约可能性及清偿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其信用等级的一种评价行为。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一般是指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信用记录、经营水平、财务状况,所处外部环境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估。二、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一)信用评级总体状况我国信贷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信贷市场规模很小且市场成熟度较低,这些因素导致对信用评级的市场需求不足。由于信用评级因政府政策缺位、监管体制长期没有理顺而出现需求不足、业务范围狭窄、市场分割(评级地域分割和品种分割)、监管乏力、规范欠缺以及企业规模太小、技术水准不高、公信力低等问题,导致信用评级的功能与作用未能有效体现。我国目前的评级机构小而杂,信息分散,总体水平不高,难以形成权威;市场动作不规范,一些评估机构不正当的手段抢夺市场,使评级结果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行政主管部门对评级结果有一定的人为控制。(二)银行外部评级问题外部信用评级有助于识别、降低信贷资金风险、提高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对于外部评级标准、方法、与内部评级的协调应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和评级结果的准确性、费用及责任承担等信息需求极为旺盛。信用评级市场长期以来缺乏监管,市场过小,评级机构在评级方法和技术上都有待大幅提高,各家机构水平也参差不齐。具体来看:1.评级市场供需失衡:数量扩张快,机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评级机构过多,目前我国的资信评级机构大约在50家左右,这还不包括各地、各家商业银行以及各地工商局下属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在我国从事信用评估、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大约有500家左右,其中信用评估机构大约有50家左右、信用征集与调查机构大约50家左右、信用担保机构大约有400家左右。从信用中介机构的分布看,80%以上是信用担保机构。能提供征信等服务的为数很少。而400家左右的担保机构,绝大多数又是政府一肩挑起的,属于政府的政策性扶植机构。政府的推动固然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数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便是在资信评估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只有5家评级公司);但另一方面,资信评级行业可供评级品种少、业务量小、业务稳定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从目前来看,我国信用业呈现的是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并已开始呈现出恶性循环。(1)市场规模小且单一,评级领域尚需拓展。我国信用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影2响都还远远不够,规模小,实力弱,竞争无序;作用与功效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普遍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具有一定规模、运作规范、有广泛影响力信用中介机构很少,特别是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介机构。从目前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和运行状况看,其服务市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难以发挥对信用行为的奖惩作用。信用中介往往容易受到政府和业务对象要求的影响,运作不规范,业务稳定性差。(2)信息渠道分割,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缺乏基础支持。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形成自己完整的信用记录,是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事实上,我国信用行业的发展中,信息的分割与垄断,已经构成信用评估的巨大障碍,联合征信等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除个别小范围的试点地区和企业外,目前的信用中介机构很难从有关部门得到所需的征信数据。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社会信用信息不透明,很多的信用中介机构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建有数据库的规模也普遍偏小,信用信息不完整。事实上,很多信用审核工作单靠目前的内部评级系统很难圆满完成;如对中小企业审核贷款工作量大、成本高、收益小,信用调查和判断就十分困难(而这也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症结)。如果外部评级系统能有效起用,情况就会大为改观。2.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评级基本方法不统一,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全国性的市场,许多评级机构带有较浓的地方性色彩,没有一套统一的规范、评级办法、评级标准和评级指标体系,造成评级结果差距很大,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性,无法发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关键功能,这也是企业缺乏进行信用评级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评级机构不遵守基本的评级业务流程,存在一些评级机构没有基本评级方法,评级结果严重不符合实际和评级结果明显偏高的现象,也存在评级机构恶性竞争的现象。3.信用评级观念淡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整个信用评级业人才匮乏;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政府主导市场,市场风险意识薄弱;资信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资信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有待增强。我国绝大多数评级机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法人,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某级政府机构或属于事业单位,在开展信用评级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客观独立性,缺乏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三)银行内部评级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1.评级方法偏于定量化,风险揭示严重不足(1)定性与定量分析运用方法失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强调定性分析;侧重于对影响评级对象未来偿债能力的长期性因素的分析和评价;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以同类企业作为参照,强调全球评级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考虑当地会计实际情况。注重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相结合。以定性为主的经营风险分析和以定量为主的财务风险分析,在实际的评级过程中,两者是互为一体的关系,在对经营风险作出主观判断时需要有定量的数据作支持;同样,在分析财务状况时,需要有定性的财务理论作指导,并在经营状况的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未来的财务业绩作出预测。(2)对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考量不足。操作风险。从评级准备、实地调研、级别初评、级别审查与审定、跟踪监测,到最后的监督检查,各个环节都有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期间对于每个环节也有着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在商业银行的评价系统中,基本是按职责分工分为运行管理员、专业管理员、直接评价人、评级复核人、评级审查人和评级审定人。整个评级过程由直接评价人而始至评级审定人而终,由于风险衍生的比重倾向原因。实地调研和级别初3评都由直接评价人完成,评级前评级人员要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包括与有关人员的会谈,到主管部门进行访谈以及了解客户竞争对手的情况,客户主要产品的用户和服务对象,对客户的反映等;在初评过程中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输入和审核,定性指标的判定和结果的录入,评级结论的给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实地调研这一环节,往往存在调研的不全面和深度的欠缺,导致对客户情况的掌握的不充分,直接影响到对客户的判断;而对于年度评级往往忽于这一工作,认为平时一直联系客户,对客户情况比较了解,没有再进行全面调研的必要,忽略客户情况的动态性变化特点。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存在报表制作的不规范和财务数据不真实性的现象,而在目前情况下,评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财务报表而进行的,由于对财务报表的审核不严或基于财务分析知识的欠缺,难以准确审核财务报表或更多由于特定的信贷目的而授意客户进行目的性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为成交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质量风险、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在银行内部信用等级的评定过程中,交易风险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由于贷款对象选择而产生的衍生性风险。由于于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上的软约束,导致客户向银行隐瞒真实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以谋求信贷支持,使得银行无法获得真实的“完全信息”;在全社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领导层无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计划,随波逐流,使得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市场应变能力,企业发展的生命力等信息把握不准,这些都可能会导致银行作出逆向选择,把贷款借给“目前状况较好”的劣客户而拒绝向极有发展潜力的好客户贷款。由此,在信用等级的评定中给出不准确的定性判断和结论。这集中体现在对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以及重组企业是否发放贷款的权衡决策中,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都有一些债务负担很重的国企客户,其中有些已有重组安排或重组意向。对这些目前现金流量不足,付息困难、还本无望的国有企业,银行还能否发放新的贷款。如果该企业无好的盈利项目或产品,银行一般不会考虑再发放新的贷款。但如果有可能会盈利的项目、银行应采取何对策?这对决定是否给予贷款的关键在于该项目是否能保证盈利,能否改善并增强还本付息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时银行贷款就必须采用一种逆向操作模式,银行的内部信用等级的评定也就为此进行服务。(3)打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指标与权重的设置成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打分法的缺陷:行业特点不突出;侧重于对企业过去综合经营状况的评估,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价;割裂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重复计分不可避免;缺乏对现金流量及其相关指标的运用;分值、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指标的选取和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基本靠主观经验确定,没有经过实际数据的大量统计分析检验;固定权重方法缺少对大量的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分析,没有重视行业的区别。由于不同的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面对的风险有所不同,同一种风险因素对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影响,评级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否则不同类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就可能有问题。另外,由于影响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着的,需要进行相关性等统计分析,对单个指标评分的简单加总有可能会重复计分。2.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评级结果有待检验由于中国大多数银行开展内部评级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在有效的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中,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很重要,需要每家银行积累自己面对的客户的自有数据库,并且需要根据这些实际数据对不同信用级别的违约率,损失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而这方面目前做得还不够。评级结果只是简单的应用于授信领域,没有结合信用评级进行较深入的贷款风险分析和损失准备金的定量估计。3.信用评级技术不很成熟总体来看,我国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银行普遍开展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方法基本是打分法;没有对打分法模型的性能进行过检验;信用评级的用途不大,主要用于授信,债项评级开展的较少;具备五级分类的评价体系,但五级分类不是信用4评级;尚未见到基于期权推理分析法(option—theoreticapproach)和VaR方法(VaRbasedapproach)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尚不能从资产组合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加强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及期限的度量等。图1表示了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由于各商业银行的数据和技术方法不同,经营者风险偏好存在差异,因此所得的模型结构和系数也不尽相同。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和立场,建立与本行客户、业务和战略相适应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总账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系统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专家支持系统银行内部数据银行外部数据基础数据库方法库参数库模型库知识库计算引擎分析模块内部评级系统信贷审批系统贷后管理系统(风险监管)损失处理系统授权
本文标题:浅析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0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