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形势及战略选择
浅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形势及战略选择[中文摘要]本文着重从最近两三年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来阐述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笔者自己所认为的针对目前的情况所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好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产品的进出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尽快消除贸易逆差,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Abstract]Thisarticlefocusesontwoorthreeyearsfromthemostrecentimportand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toillustratethecurrentstatusofinternationaltradeinagriculturalproducts,theproblemsfacedandtheauthorhimselfthatthecurrentsituationagainstsomeofthemeasuresshouldbetaken.Agricultureremainsthelifebloodofthenationaleconomy,internationaltradeinagriculturalproductsisgoodorbadforChina'seconomicconstructionhasaverybigimpact,so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importand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fac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ssoonaspossibletoeliminatetradedeficit,realfastdevelopmentofsocialisteconomy.[关键字]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影响因素主要问题发展战略农业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在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性提高,将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加深,国内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贸易也进入新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被贸易壁垒等明显削弱,而农产品进口的冲击作用迅速加强,国内农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及顺逆差情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入世以来,我国一方面利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遵循世贸组织规则,逐步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持续增长,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突破500亿美元,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创下了985.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2009年小幅回调,达913.8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改变了长达20年的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的格局。2005、2006两年的贸易逆差迅速萎缩,2007年又再度扩大,2008年和2009年都超过了100亿美元。2002年-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2)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地位2008年,中国畜产品、水产品、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进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进口中居前十位;茶叶、水果、坚果、蔬菜、水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农产品出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中居前十位。2008年中国在茶叶主要出口国中位列第一。中国水果出口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3.6%,由第十位升至第八位,竞争国是西班牙、美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中国坚果出口额大幅提高,由3.7亿美元增加到4.7亿美元,排名上升到第六位。出口蔬菜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和西班牙,中国位居第三,占11.19%,上升0.7个百分点。中国水产品出口仍为第一大国。年度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2002304.3180.2124.12003401.3212.4188.92004510.6230.9279.72005558.3271.8286.52006630.1310.3319.82007775.9366.2409.72008985.5402.2583.32009913.8392.1521.7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额世界排名注:①1990年以前为猪、牛、羊肉产量的位次。②不包括瓜类(3)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来源统计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仍是亚洲,对欧美出口呈现下降趋势: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232.2亿美元,增长3.2%,其中对日本出口76.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对东盟、香港出口分别增长16.9%和2.6%;对欧盟、美国分别下降10.6%、8.2%。进口方面,美国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2009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140亿美元,下降2.8%,占同期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26.8%;自巴西进口84.4亿美元,下降4%;此外,自东盟、欧盟进口小幅下降,自阿根廷进口农产品值降幅高达58.5%。2009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地统计表(单位:亿美元)出口市场出口值同比%进口来源地进口值同比%日本76.80.05美国140-2.8欧盟57.5-10.6东盟85.7-5.6东盟53.416.9巴西84.4-4美国47-8.2阿根廷34.9-58.5香港35.32.6欧盟33.8-8.8韩国28.3-10.7加拿大26.550.4德国14.9-9.3澳大利亚24.9-15.12009年我国各大洲出口金额(金额:百万美元)2009年我国各大洲进口金额(金额:百万美元)二、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因素2.1贸易壁垒的影响贸易壁垒主要由传统贸易壁垒和新贸易壁垒两种影响因素组成,传统贸易壁垒一般分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两类。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我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继续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便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形形色色新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并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11195.151161.865044.714215.8116691.443866.470.01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其他地区23254.751577.067240.131076.715363.02701.98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对此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认识新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防范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措施突破它并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和发展,各国贸易壁垒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其中,传统贸易壁垒逐渐走向分化,其中的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而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并有升级强化趋势。同时,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2.1.1技术壁垒: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它主要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农产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名册等标准,从而提高对农产品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自由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进出口的主要手段。2.1.2环境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禁止某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其实质是发达国家依赖其科技和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拒之门外。如欧盟近年生效的Eup指令,其根本目的是要逼生产企业实现绿色设计,即生态设计。环境壁垒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它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设置关卡,限制其进口;另一类是非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即是一些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的生产商或消费者,对其他国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农产品的歧视。2.1.3社会壁垒: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也就是有关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国际劳工组织(ILO)及其制定的上百个国际公约,详尽地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劳动标准的问题。为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降低劳动报酬、恶化工作条件所带来的农产品低成本竞争优势。1993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13届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欧盟国家代表,德国外长金克尔明确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对违反者以贸易制裁相威胁,促使其改善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这就是当时颇为轰动的“社会条款”事件。此后在北美和欧洲自由贸易区协议中也规定,只有采用同一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新贸易壁垒的实施使我国许多农产品由于环境技术、安全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剖析新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二是贸易对象国恶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2.2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受困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一片萧条时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操纵汇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妄想着将自己的萧条危机直接转嫁到我国身上,人民币一旦升值会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点:2.2.1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国外农产品相对价格,使农产品进口增加,以外币表示的进口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由于购买力的提升,将使得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后,同样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国外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将有利于我国进口更多的农产品。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为124.5亿美元,2003年为189.32亿美元。根据计算,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价格弹性为-0.5646,这个数字说明了当人民币升值时,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是进口额反而下降了。例如人民币升值30%时,进口量将增长16.94%,即进口量为升值前的1.1694倍,进口额将等于升值前的81.85%,减少18.15%(假设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不变)。2.2.2人民币升值后,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这势必减弱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农产品的出口减少。虽然,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却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会加大,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将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这对于我国的弱势农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简单的说吧,人民币升值等于说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因为美元才是被使用得最广泛的国际流通货币,那么中国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下降了,如果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少了,那么很自然的中国对外的出口也就减少了。2.2.3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一旦人民币升值,在农产品进口结构上,因为动物产品和植物产品的进出口弹性相对较小,进口的增加幅度将小于加工农产品,所以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动植物产品的进口在我国农产品总进口中的地位。这意味相对于初级农产品而言,我国将进口更多的加工农产品。在农产品出口结构上,加工农产品在农产品总出口中的比重将增加,在农产品进口结构上也
本文标题:浅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形势及战略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0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