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析武汉三大“保税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9If$研究食研究探讨001:10.3963/j.issn.1006-8864川12.5.018i浅析武汉三大‘保税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友剧作用关键词:综合保阱区;全万白发展;武汉)+8脑市圈;这域经济保税区是我国改革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我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开工,这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湖北国借鉴国际上通行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所谓保税区,是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此前,武汉市已获批2家普通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其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出口加工区,采用境内关外模式运开放度和自由度较大。在此区域内,从境外运入的货物就作;武汉吴家山开发区的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至此,三其关税和其他关税而言被视作境外,免于海关监管,并给大保税区分别落子武汉三大开发区,成为中部保税区最多予该区域特殊的关税和优惠政策。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的城市。武汉市这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在税收政策上是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基本一致的,出口加工区重在服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保税区内的出口加工贸易型企业,东西湖物流保税中心(B型)主要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发展的外向经济。服务园区内的现代物流和仓储企业,而东湖综合保税区则2011年10月29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在武汉市东集加工、物流、口岸等功能于一体,除服务区内企业之外,研究探讨女排研究写还将辐射武汉1+8城市圈、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一、我国保税区发展概况企业正陆续向内陆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武汉三大叫呆税区的设立增加了新的硅码,它们将会为向中西部转移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货物流通服务对外贸易,的外向型企业解决因内陆运输带来的物流压力和进出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关税的问题。外向型经济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自20世纪90年武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吸引国内外的投资提供了代初开始设立保税区。有利平台,将极大地改善武汉市以及湖北省的对外环境,从199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第-个保税区起,到2008年6月我国各类保税区共有20个。保税区在扩从而提升武汉市的辐射影响力和经济外向度。2.有利于发展外向性经济,促进对外贸易,优化经济大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就2007年上半年来看,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特大城市,前期国家在发展战略全国保税区共实现增加值901.88亿元,同比增长39%,增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外速比上年末提高10余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全国保向型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驱动力,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税区实现进出口货物总额58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与沿海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设立武汉综合保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深圳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较税区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国家批准的武汉汽车及零部件出快,分别为253.41亿美元和207.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9%和24.1%,两者合计占全国保税区进出口额的78.1%。二、武汉三大保税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口基地、武汉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武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海关总署特殊监管区的要求和武汉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其经济、交区域经济的成长方针是按照市场经济成长规律、经通、区位优势明显2。008年以来武汉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已济区域的内在联系、地域位置和自然前提等特点,打破行突破100亿美元,在中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东湖政区划鸿沟,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弘扬优势、分工开发区,类似富士康的外向型企业有近百家,2009年完成协作、优势五补、协调成长的原则,积极促进区域间的经工业总产值1966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亿美元。2011济联系。年1-5月,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已为冠捷、联德电子、近年来,武汉市与周边8个卫星城市建立健全了区域鸿富晋等100多家企业提供通关服务,服务范围涉及湖北、协调联络接见会面机制,敦促了圈内问题的有效解决,武广东、山西等10省区,进出口业务达5893票,同比增长汉市还开办了武汉城市圈合作专业网站,实时进行信息收28.2%;货运量50114吨,同比增长40.1%;总货值7.87亿集、清算和发布,向社会各界提供圈内成长动态、资本、入美元,征收税款1.5亿元人民币。通关商品的种类包括食才、政策形势等各类信息咨询和项目合作。品饮料、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和纺织品等。保税区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203.有利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及带动周边经济发和效益展的作用。综合保税区对提高出口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1.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聚集和辐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富士康、中芯国际、长飞光纤、效应凡谷电子、酬伟太阳能、日新科技、安凯电缆等70多家企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业迫切需要借助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以往武汉的外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贸企业产品要出口,需绕道上海、深圳或者苏州等市去报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将会使综合关,以后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如配套改革试验的目标和内容更具体、更丰富,进一步增强果企业进驻综合保税区后,物流成本还将降到最低。以一武汉城市圈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加速与长三角、珠个40吨的集装箱为例,在武汉市没设保税区之前,富士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实现区域共同发康、冠捷等企业要享受出口退税等政策,需要将货物从武展的目的。汉运往上海、苏州甚至深圳、香港等地来实现。经过这样中部省市除郑州市外,仅武汉市有综合保税区,中部一个来田,这一票货的物流成本将增加1.5万元左右。此其他省市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将会选择武汉东湖综合保外,货物在上海等地等待报关需要时间,以上海昆山为例,税区,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西部相较于沿保税仓储的成本为50元/吨左右,而在武汉等内地城市,成海具有原料、劳力和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保税区可降低本只有30元/吨。企业的物流和税收成本。受成本因素影响,一大批沿海国外货物与综合保税区之间进出,可直接到综合保税2012年第5期总第285期失业公业带到f1419工伟研究责研究探讨区主管海关办理手续,且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只有在外向型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支撑起保税区理,手续更加便捷,企业物流成本平均可下降10%。如果的运作。武汉三大保税区势必因湖北省经济的外向度没有综保区,企业从海外进口原材料,经过海关时需缴纳不够而存在内部和外部竞争。武汉三大保税区在实质进口关税;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又销往国外,再出口退税,上互不相同,要围绕各自的功能做出特色,合力将湖北省但其中于续周期较长,最快20多天,慢则需要3个月甚至以及周边的进出口业务吸引过来。当然三个保税区应半年。有了综合保税区后,国外货物进综合保税区将保税,有协调,不能进行恶性竞争。因此,武汉三大保税区在加工后再直接出口国外,免去了先缴关税再出口退税的繁找准自己功能定位的同时,对内应功能互补、分工合作、杂程序。保税区的设立为企业大大节约退税时间,能让企错位发展;对外,就需要保税区从过去的独立作战模式业及时拿到退税款,并较少地占用企业流动资金。此外,转向为协同作战模式。在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购置机器、自用物品等,将按国家3.三大保税区要搞好硬件建设,更需要引进培养外规定免税。贸人才三、建设武汉三大保税区的建议自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开工奠基仪式以来,首期围网1管理创新,成立开发运营公司内土地征地报批工作已经完成,综合保税区内的规划建设当前许多保税区在机制上、政策上、管理上都存在着方案也已确定,目前已全面开始施工建设。按照倒排工期,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发展速国家验收所必备的硬件设施预计到2012年6月底可以完度和管理模式差异较大现行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海关和成。武汉市出口加工区按照国际惯例,高起点、高规格进相关管理部门的现行管理模式还不适应保税区发展的新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加工区内已完成道路、排水、电力、形势等。电信、网络、给水和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的市政基础设由于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和运作模式,意味着区域内基施建设,还建有3500平方米海关监管楼、65000平方米本上没有增值税这一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保税区如何实标准厂房、8000平方米仓储以及室外验货场、卡口、围网现财力上的可持续发展是将要面临的难题。保税区具有等公建设施,入驻企业即可方便、快捷地办理完一切进出公共服务设施性质,不仅前期投入巨大,而且短期收益不口手续和业务。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明显,这就会造成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影响可持续发经过前期建设,其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受到了业内展的动力。为解决这一难题,可考虑成立保税区管委会及青睐。三大保税区在加强硬件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开发运营公司,开发运营公司可从事区内物流仓储等相关的同时,更需要搞好软件建设,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业务,但必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使公司相对独立于行数据表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政管理机构。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高校均开办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人管理职权,一般不直接运用行政权力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都选择外地就业,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是外贸人只履行监督协调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政府对保税区才的首选地。武汉高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八成都流向运营的监管,也可以解决保税区运营收益过低的问题,兼了外地。一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授直言,造成外贸人才顾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保税区运营者的积极性。纷纷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武汉市本土外贸企业缺乏,2.三大保税区错位发展,协同作战,提高竞争力外贸市场发展贫瘤,还没有形成国际贸易企业发展的市场在中部区域内的太原、长沙等市,当地政府申请设立氛围。综合保税区的工作也已启动。长沙市发改委甚至将申报外贸人才外流对于武汉市外贸行业的发展是个不小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计划,纳入到长沙市十二五规划之的挑战,要壮大武汉市外贸行业,留住核心外贸人才、防止中。这是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国家调整内陆经济结构公司客户流失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面对武汉市大量外必然会做出的选择。中部区域保税区的分布渐趋密集,贸人才的外流,政府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加大对这就意味着多个保税区相距甚近,经济腹地出现重叠,势外贸企业的培育和扶植力度,吸引外贸人才回流。!0、会引起省内外各保税区对腹地资源的争夺。一个区域保税区的设立和发展是中国海关制度完善的重要成果,武汉三大保税区的设立,从总体上来说有利于武汉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税区需与沿海其他保税区进行交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听取意见,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同时还要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综合和归纳各方面意见,以利于武汉保税区的建设更上一层楼。(作者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e42I交ll-l!忏撞暗夜2012年第5期总第285期
本文标题:浅析武汉三大“保税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