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
浅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摘要:跆拳道是一项严格按照公斤级进行比赛的重竞技搏击类项目。赛前减体重是跆拳道运动员为选择参赛的体重级别常用的备战方法。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及竞技能力不构成影响的前提下,科学的减轻运动员赛前体重,这对于运动员达到选择参赛的体重级别,并提高运动竞技能力和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结合跆拳道赛前降体重的必要性和生理学依据,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这对于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为跆拳道运动员参赛做好赛前准备。关键词:跆拳道;赛前;降体重;方法1.前言跆拳道运动是按照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跆拳道运动竞赛对运动员的要求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国内外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完善。在我国,学者依据包括文献法、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从科学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国家队跆拳道运动科学训练的特征以及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方法探究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当前,制约我国跆拳道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跆拳道在群众中普及面小,造成一直以来的基础薄弱;国内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与国外有些差距;基层跆拳道教练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通过加强国际间交流、集中力量和强化科学训练和提高教练员水平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我国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方法探究。跆拳道运动员除平时控制体重外,在赛前也会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体重,通常采用减轻一定量的体重以参加较低体重级别比赛,这对于体重处于临界线的运动员是非常必要的,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将体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少运动员赛前体内的体脂、合理控制运动员的饮食和发汗以增大运动员赛前的失水量等方式进行的。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显示,跆拳道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项目,其主要特征包括:先进性的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手段和内容的实效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性和运动负荷调控的科学性。跆拳道项目是按体重分级别进行的,运动员的体重会直接影响到其参赛级别和比赛成绩。2.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以参加运动会或其他各类跆拳道比赛的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一是调查问卷法: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科学的设计“赛前运动员降体重的方法与影响因素调查表”,在专业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由运动员统一填写,在收集完数据后,进行抽样调查,计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对赛前运动员降体重的指导作用。问卷设计所有被调查对象均在笔者指导下单独完成填写。二是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相关资料以及国内外对其研究现状。三是实验法:在可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法对赛前运动员降体重前后的状态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再通过对这一观测、测量和记录结果,提出科学的赛前降体重方法。3.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减重的依据跆拳道运动员体脂比例过大或过小都会其参赛时的竞技能力。体脂比例过大会造成相应机体做功能力较小;体脂比例过小不利于体内某些物质的新陈代谢,不利于发挥最大做功能力。所以,适宜体重的判断必须考虑体脂比例,也可以根据适宜的体脂百分比来确定理想的运动员参赛体重。与柔道、摔跤等对抗性项目不同的是,跆拳道运动在竞技规则、技术动作特点和比赛时间结构等方面节奏并不是十分严格、规律。相对竞技战术要求来说,其更注重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还有自身身体素质要好。对于一个级别冠军的角逐,按跆拳道运动比赛规则规定,必须要在一天内产生,且参赛者的体重还必须在比赛几天内都要保持低于其正常期的体重。因此,要提高竞技能力、增大赢得比赛的机会就必须调整安排好赛前训练,控制好赛前体重。根据对近几年参加大运会其中的100名跆拳道运动员在进行大型比赛前降体重与非降体重的运动员的获奖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如下表:在赛前两周降体重的运动员40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0%,平均降体重为5.57%;其中降体重运动员获得前三名12人,平均降体重为6.09%表一:降体重与非降体重运动员获奖情况的比较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N%N%N%降体重组(N=40)12.00510.00612.00非降体重组(N=45)712.7259.09610.904.运动员跆拳道赛前减重的方法4.1减少跆拳道运动员赛前体内多余的体脂降去多余的脂肪组织是减轻体重的理想方式,因此降体重前要对运动员进行体脂水平的测量。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减脂主要分为赛前缓慢减脂期、快速减脂期和比赛期三个阶段进行。在赛前缓慢减脂期要保证合理的热量摄入;快速减脂期热能摄入要达到安全水平;比赛期则要增加能量和增加体力。在理论上,一般认为去脂体重的组成元素是相对恒定的,去脂体重是构成体重的基础,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跆拳道运动员的降体重过程中,建议去脂体重保持在减重总量的30%以上。以肌肉为例,肌肉是运动的动力来源,但在减脂的同时要减少肌肉的损失,脂肪体重才是降体重的重点部分。在参与维持器官功能和保持骨骼肌功能等方面,去脂体重具有其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在减体重时,要尽可能地去除多余的体脂,与此同时要保持去脂体重,并对其体成分进行监测。所以,要减少跆拳道运动员赛前的体重的关键是减少多余的体脂。4.2合理控制跆拳道运动员的饮食控制饮食的方法是目前跆拳道运动员普遍接受的一种赛前减重方法,辅助合理的膳食和营养品,是运动员首选的慢速减体重的方法。运动员降低体重后,运动反应潜伏期有20%的人较降重前略有延长,80%不变或稍缩短,血压稍有下降,运动员的力量能保持原状,耐力却稍有下降。依靠能量限制减体重通常会导致相当数量的去脂体重丢失,甚至增加肌肉重量,导致肌肉机能表现不良。通过限制能量摄入降体重虽然速度慢,但效果好,巩固性强。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减重的每个阶段可根据降体重具体要求来安排时间的长短,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缓慢、小量减体重期;二是主要减体重期;三是体重巩固期。慢速降体重期间为保证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运动员应适量饮水,并保持日摄入饮水量在2500ml左右,最少不得少于500ml。在单纯限制能量摄入的方式降体重时,体脂会减少、肌肉质量和去脂体重受影响随之减少,而体脂会减少、肌肉质量和去脂体重的减少程度与热量是否严格限制息息相关。但从对运动成绩影响的角度看,通过适度限制饮食来讲少赛前体重的方式是可取的。4.3适当的增加跆拳道运动员赛前的运动量跆拳道运动员在降体重期间要科学的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是慢速降体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规律性运动、增加机体的热能消耗有益于降体重。降体重时的能量平衡能够借助运动所增加能量消耗的方式来帮助调节。在适当的运动强度之内,运动量越大,降体重效果越好,但最基本保持每天至少3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降体重方法有增加运动与限制饮食两种,与限制饮食相比,增加跆拳道运动员运动量对血脂成分更有良好影响。在慢速降体重计划中应包含增加运动部分。减轻对运动能力的这些负面影响。增加运动与限制饮食相研究表明,在运动员限制能量摄入期间,其有氧能力可能受损结合减体重,使饮食能量摄入的限制量有所放宽,避免r单独限食性减体重造成的去脂体重丢失的不良后果。4.4发汗以增大跆拳道运动员赛前的失水量水是人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发汗可以排泄体内水分,从而能够快速达到减体重的目的。跆拳道运动员主要有两种发汗方式:一是穿用橡胶制作的不透气衣服;二是穿用塑料制作的不透气衣服。也就是穿减重服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以跑步等体能训练为主发汗;同时,也可以通过高温室、桑拿浴、蒸汽浴发汗。这两种发汗方式都能起到一定的快速减体重作用,不失是对赛前体重略高于规定体重级别的运动员的一种补救方法。但通过发汗的方式降低体重存在不足之处,发汗不能减少体脂而只能减少体内水分,并且短时间内如果大量发汗则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使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下降。5.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减重的研究结果及其分析研究结论:主要采用控制饮食(86.4%)、桑拿蒸汽浴(42%)、限制饮水(53.4%)及穿控体重服(60.2%)等方法。表二: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的常用方法研究结果控制饮食桑拿蒸汽浴限制饮水穿控体重服(%)影响体能最小的比例分配52.330.719.315.9降体重效果最好的比例分配53.447.719.315.9影响训练最小的比例分配39.813.621.620.576%的运动员认为“减体重影响了赛前的专项训练”。表三:赛前降体重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情绪运动能力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两者(%)61.429.520.45.1赛前降体重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与分析降体重是目前国内跆拳道比赛中的一个对比赛结果影响较大的制约因素。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表现直接由降体重的效果决定了。调节体重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时,体重超过或不足该级别限定范围,因而需要减轻或增加体重。其目的是为了避开某一级别中较强的对手以取得更好名次。跆拳道比赛其更注重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还有自身身体素质要好。运动员减体重后的竞技水平,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减体重战术有关,是构成竞技能力的要素之一。只有具备突出的竞技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与竞技能力有关的多因素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夺取优胜。5.2赛前降体重对运动员降体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分析一是赛前降体重对运动员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免疫系统是人体识别自我和危险信号、免疫系统被破坏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执行免疫效应和最终维持自我稳定的系统。免疫机能的不良与饮食中蛋白质等些微量营养素的不足常相关。在运动员运动过程中摄入糖将减少应激激素,并且限制运动诱导的免疫抑制。相类似,在糖缺乏的状态下运动将扰乱几种免疫功能。同时,保持充足的铁、锌、钙、锡、维生素也非常重要。因此,运动员应进食均衡膳食为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降体重与非降体重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比较降体重组运动员的血清T、Hb明显低于非降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两组相近,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下表:表四:降体重与非降体重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比较T(ng/dl)CK(U/L)BUN(mg/dl)Hb(g/L)RBC(×1012/L)第一组(N=11)XSD24.8612.13148.687.2114.095.0111.501.334.200.36第二组(N=18)XSD47.07*32.92172.62113.4016.805.1212.64*0.924.420.50第三组(N=39)XSD24.469.34131.39106.6615.654.4311.751.864.290.34注:第一组为前三名降体重运动员、第二组为前三名非降体重运动员、第三组为未获奖降体重运动员、第四组为未获奖非降体重运动员。二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降体重对运动员基础代谢的影响结果不一。进行体重下降不会降低运动员的基础竞技能力。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季中降体重期基础代谢值明显下降,在赛季后当运动员体重恢复后,基础代谢值又恢复到赛季前水平。与同期无体重循环的跆拳道运动员相比,有体重循环的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季前、赛季中降体重期及赛季后的基础并不明显,其代谢值都基本无变化。在低热能饮食减体重期间,因为使用低热能膳食减体重不能阻止基础代谢率下降,所以低热能饮食减体重同时加以高强度、大运动量的抗阻力练习能够使基础代谢率上升。6.赛前跆拳道运动员降体重方法的结论及建议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制定科学的降体重计划来过程,而不是过多的去想比赛结果。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主要的依据应该从运动员本身的条件出发,考虑其赛前降体重的必要性,赛前减体重的多少是影响运动员成绩和体能的重要元素,分别可以从运动员的自身体质状况、饮食控制和赛前的运动量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的发挥,在降体重后要注意合理的营养摄取,以保证比赛中体能的需要。日常饮食要注意运动员营养的搭配。同时,再结合适当强度的运动量。根据跆拳道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情况综合考虑,跆拳道运动员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以正确方式看待参赛体重和进行赛
本文标题:浅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