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析高考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的解答
1浅析高考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的解答宁远一中郑桐军近日,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图片图表型高考试题专项练习”,效果较好,暴露了学生的很多问题。图片图表型试题作为一种新题型,与传统的文字型试题相比,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如果说文字型试题带给学生的是平面的感觉,那么它则充分地展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丰富广博、色彩绚丽的特征,使学生在答题中体味空间运转变迁的美妙意境。这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卷面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更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领全国风气之先的上海高考一直比较偏爱(2004年、2005年均占16﹒7%的分值),而其它全国卷和各地方卷也均有所涉及。所以,对这种题型的分析解答,是影响学生高考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试以近几年的高考典型试题为例,谈谈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来说,常见的图片图表型试题有以下两种形式:一、判断式即根据提供的图片或图表,撷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抓住特征,看清提示。一般来说,这类试题中的图片或图表都会具有某些明显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再运用教材知识或一些基本常识,就能很容易地做出判断;或者题目可能会带有某些关键的提示(比如时间提示,空间提示,材料出处提示等等),据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试举例如下:(2004年上海,22)将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三的是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判断每幅图所反映的朝代。这就需要“抓住特征,看清提示”,而试题每一个选项的图中都有非常明显的提示和特征,如A项有咸阳,故而应该是秦朝疆域图;B项中有伊犁,因此应是清朝的疆域图;C项图中因有瓦剌,而瓦剌是明朝时我国北方蒙古族的一支,因此应该是明朝的疆域图;D项有吐蕃,所以应该是唐朝疆域图;。然后排定的顺序为A、D、C、B,因而正确答案是C。(2004年全国文综Ⅱ,19)图5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2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解析:根据试题的文字说明,A项中的“开始”和B项中的“最早”两个判断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显得太武断。而D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应是明朝中后期,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启示:在做出判断时,必须切忌过于武断。如有比较多的学生在做“2003年新课程文综,38,长城题”时,从一幅“沙漠之舟”的壁画图片,便得出“骆驼已经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样的结论,这就显得太牵强随意了。二、解析式即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图片或图表进行分析处理。这反映了高考对学生初步研究历史能力的考察。这种完整的分析,可以构成一个三步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1.“是什么”。这一步的答题可有两个层次:一是从图表中获得的最直观的表面信息,即“反映了……”;二是要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即“说明了……”。2.“为什么”。在进行这一分析时,应该注意联系教材,寻找题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实现教材知识的迁移运用。3.“怎么样”。对于图表反映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影响,一般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试举例说明:(2003年上海,3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阅读下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3请回答:(1)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呈现了怎样的趋势?(2)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这一题涉及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首先,“是什么”,很明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工农业都发展迅速”这样的表面信息,再进行挖掘,可以发现,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要比农业总产值的快,而且到1956、1957年时,工业总产值已经高于农业总产值,这说明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其次,第(2)问,表格中已经有了时间提示:1952年—1957年,回归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可以总结出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引申:当然,这一题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很有规则,因而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但往往有些时候,事物的发展因为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变化轨迹并不是非常有规则,这就使学生容易被迷惑。比如2002年上海32题:阅读下列材料: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年度1873.8—1874.71887.8—1878.71881.8—1882.71883.8—1884.7资本47.6075.10100.00200.00借款12.30381.97353.75227.09船只吨位4,08826,91629,47433,378运费收入49.17232.23188.47192.37付出借款利息1.7736.5310.7522.42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请回答:(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解析: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资本”、“船只吨位”、“付出借款利息”都在增长,说明“资本、轮船吨位增多,企业在发展,但利息负担在加重”。可是,“借款”和“运费收入”两项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4的数据并不规则,有升有降,这就要求学生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般而言,分析表格数据或坐标图曲线时,关键是抓住两个端点(起点和终点),端点反映为升,其趋势便为升,端点反映为降,其趋势便为降,而其中间的些许波折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题中从“收入”一项来看,也是增加的。在解答图片图表型试题时,除了要熟练掌握以上所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和挖掘图表信息,尤其要注意观察、捕捉细节,善于把握深层内涵和本质特征。2.开拓思路,展开合理的想象。3.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图表反映的一般趋势和规律。比如一道由多幅图表构成的试题,一般来说,命题者把几幅不同的图表设计在同一个试题中,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些图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所以在解题时,必须要反复比较,抓住主题,理清线索,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图表体现出来的趋势和规律。
本文标题:浅析高考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的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