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
浅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作者:徐淼发表时间:2010-10-258:58:47[内容摘要]0-3岁婴幼儿时期,孩子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各种能力在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学习高峰,这时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了解婴幼儿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的特点,在日常教育中存在着观念与方法的误区。婴幼儿时期,大脑的神经网络系统正处于成形构架阶段,这个时期思维能力开发的要点是通过丰富的运动刺激和信息刺激,使大脑的神经网络系统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关键词]婴幼儿;敏感期;误区;游戏教育游戏是婴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重要形式。游戏在婴幼儿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特别的意义。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婴幼儿进行游戏教育,将给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父母是婴幼儿智力开发的组织者,成功的家庭教育要巧妙的借助游戏,让婴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一、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婴幼儿时期,大脑的神经网络系统正处于成形构架阶段,婴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过程是人类千万年智力进化过程的浓缩和再现,这个时期思维能力开发的要点是通过丰富的运动刺激和信息刺激,使大脑的神经网络系统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婴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家长务必了解并重视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一)认识“机会之窗”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表明: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大脑学习的过程就建立在神经网络的突触活动过程中,突触数量越多,密度越大,人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智力活动的水平也就越高。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0-3岁的整个婴幼儿时期,由于大脑神经的飞速发展,孩子获得了非凡的学习能力,但婴幼儿某种行为、能力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获得、发展最快,也最易受影响,在这一很短的时期内,大脑仅仅对特定的行为经验或能力开放。好像大脑有一扇打开的窗,在特殊的敏感时期内,经验或能力涌入。之后,这扇窗会突然关闭,不再打开。科学家将这一敏感期称之为——“机会之窗”。在某种能力学习(如视觉、听觉、运动、情感、语言和音乐)的敏感期到来之时,“机会之窗”的开启会使宝宝掌握这种能力变得容易而轻松。然而,当“机会之窗”关闭时,大脑也可以学习,但会变得非常艰难,不能获得和达到最好的水平。0-3岁婴幼儿时期,“机会之窗”会不断的开启和闭合。例如出生后6个月,是婴幼儿学习咀嚼和吃干食物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当“机会之窗”开启时,婴幼儿总是有一种成人无法想象的特殊活力,它会不断驱使孩子们以热情去征服周围的事物,进而完成既定的目标。因此婴幼儿期,又常常被成为关键期、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二)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0-3岁婴幼儿的教育作为人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国外的很多学者也曾明确强调了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教育家马卡连珂也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3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大量研究证明0-3岁这个时期的幼儿以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来学习、获取需要,以人们无法想象的惊人速度和能力将所有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事物照单全收,从而形成一生人格、智慧、情感、意志以及生活习惯、方式的基础。我国“幼儿教育之父”冯德伦教授将孩子出生至3岁称作是母亲和家庭共同进行的“二次孕育期”,即孕育孩子“心理生命”的成长——构建起人生的“潜意识板块”。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启蒙最为高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尤其是婴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0—3岁婴幼儿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是通过父母的抚育和教育逐步成长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关系上的亲密性和教育上的渗透性,决定了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影响的深刻性。给孩子一个健全、理智的早期家庭教育便成为家长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二、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误区要做好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必须要认识和把握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特点。只有认清其特点后,才能为整个家庭教育及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一)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冯德伦教授认为婴幼儿家庭教育是“全素质教育”。所谓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婴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非学历教育、非义务教育、非专业教育、非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在婴幼儿身心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也不求甚解,任何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通过全素质教育,使婴幼儿具有全人的基本素质,即健美的身体、灵敏的头脑、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趋向发达的语言(包括视觉语言和外语),善于人际交往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婴幼儿家庭教育具体有哪些特点呢?生育、养育、教育三结合是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首要特征。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出生之后,即进入了养育和教育的阶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育和教育密切结合,而婴幼儿阶段表现更为突出。做好养育工作,婴幼儿才能具备健美的身体,做好教育工作,婴幼儿才能获得健全的心智。通过家庭的精心养育,使婴幼儿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把一个不懂事的婴幼儿教育成为一个初步实现了社会化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幼儿。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是婴幼儿从无知到有知,从无能到多能的教育。刚出生的婴幼儿犹如一张白纸,既无知又无能,除了饮食,排泄与啼哭什么也不会。经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孩子具备了看、抓、说、走、跑、跳的能力,学会了吃饭、穿衣等多种生活本领,还有了简单的情绪表达,婴幼儿实现了从纯生物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的转化。这一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初步塑造出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反之则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为今后接受教育和正常成长造成困难。孩子的个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决定他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个性形成的这个关键时期,尽力促使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婴幼儿家庭教育同时也是对孩子的道德进行最初塑造的教育。0—3岁是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若接受了好的家庭教育,就有利于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玩耍。家庭教育的实施不能脱离家庭日常生活,照搬正规化教育的模式。而且0—3岁孩子不能独立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任务就是成长和玩,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必须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玩耍,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这样既生动、直观、现实,又易于接受掌握,日积月累,孩子就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二)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在我国,家庭教育常常被忽视,而婴幼儿家庭教育则不但被忽视,而且在那些“重视”婴幼儿教育的家庭中,往往存在诸多认识与方法上的误区,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甚至还具有某些普遍性。1.期望过高“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流行语,反映了近年来家长们在婴幼儿教育上的美好愿望。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起步时就被别人超越,于是便有了“雀氏纸尿裤天才第一步”的广告语,来迎合广大家长的爱子心理。家长们一方面给孩子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不惜一切地对幼儿进行智力投资,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定向培养。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导致家长过多地干预了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造成保护过多、包办过多、控制过多的局面,忽视了迎接婴幼儿“机会之窗”的开启,最终压制幼儿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2.认识片面目前许多父母对婴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教育,使早期教育停留在早认几个字、早算几道题、早背几句诗这一片面的,粗浅的层次上。其实,早教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对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动手能力等在内的智力的全面开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全素质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善孩子大脑的机能,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更为良好的基础,开辟一个尽可能广阔的空间。还有的家长以技能培养代替素质教育,过早对小孩进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如逼着小孩学钢琴,学画画,以高于实际年龄的要求来衡量幼儿,把素质等同于技能。这种做法往往得不偿失——导致儿童过早就厌倦学习,抵制接受新事物。3.方法失当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家长在婴幼儿的教育方法上,常常造成这样那样的失衡。如祖辈们往往受着旧的所谓“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家中的独苗苗往往关爱有加,宠爱过度。年轻的父母们则教子心切,对幼儿实施体罚,对幼儿简单粗暴,急于求成,以势压人。也有家长为强化婴幼儿好的行为,常给予物质刺激,但运用过度就会让孩子应有的行为陷入利益交换的误区。还有家长为了给婴幼儿更多的外部刺激,促进孩子大脑神经的生长,不计成本的给婴幼儿购买大堆的玩具,结果孩子往往不屑一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游戏是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唯一载体0-3岁的婴幼儿有其生理和心理基础的特殊性,要给这些孩子适当的家庭教育,唯有借助游戏。游戏对0-3岁的婴幼儿具有特殊的含义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业。(一)“游戏”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含义从某种意义说,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教育。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心智、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的。那么这种游戏与我们平时提到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日常所说的游戏通常是以娱乐为目的,有打发时间,排遣无聊的功效,这种游戏通常有特定的道具和游戏规则,且往往会有输赢的判断。而婴幼儿的游戏教育有所不同,这种游戏可以在任何时间(喝牛奶时,洗脸时,尿裤子时,摔倒时……),任何地点(婴幼儿车、地板、厨房、卧室、花园、斑马线)发生,可用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为道具,可以没有任何的规则,可以不断反复,可以没有输赢。几个月的宝宝躺在小床上,有时摸摸自己的手指,有时双脚左右摇动,这些动作就是游戏。又如婴幼儿把玩具叠放在一起,如把气球向任一方向抛出去,如训练婴幼儿自己扶着方向盘坐到玩具车上,又或者是把小凳子搬起来放到一定的位置——对孩子来说这都是游戏,都是挑战。婴幼儿的游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尽管如此,我们所说的游戏并非没有要求。它要符合两个原则,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两个原则是广度原则和难度原则。即游戏内容的设计既要保证大脑全面发育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层次,使思维智能不断得到挑战,不断提高。两条基本原则中又以广度原则最为重要,家长不能以发展智力和培养技能为借口,剥夺孩子的其他游戏时间。家长们在婴幼儿的智力开发过程中,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只突出了几项特殊的难度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思维智能的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在婴幼儿时期的发育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大脑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控制能力;大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组织能力;为完成微观的精密动作,大脑与手眼的协调能力。因此,婴幼儿时期的思维能力开发应从运动协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这3个方面入手,通过这3个方面的游戏活动,刺激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的发育和成熟,用游戏满足孩子本能天性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思维智能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游戏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而天性中必定包含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由于婴幼儿活动空间,时间和活动能力的特殊性,各种不同难度,循序渐进,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成了婴幼儿认识世界,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家长引导婴幼儿进行游戏操作(玩东西)可丰富其感知觉,促进婴幼儿小肌肉群的运动
本文标题:浅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2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