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浅谈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度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在南中国海,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宣示其对所占领岛礁的“主权”,并在岛礁上兴建设施,强化占领;日本强占钓鱼岛;朝鲜半岛核危机等等。那么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如何?为什么存在着争议和摩擦?中国周边环境面临着哪些有利因素和哪些不利因素?我们将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一、摩擦和纠纷的原因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2、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大陆架,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3、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中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中国周边环境面临的有利因素1、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中国政府一贯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主张“睦邻、富邻、安邻”。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谋求建立与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良好关系,创造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愿望与诉求。2、中国的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国际社会普遍有一种预期,认为中国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上更加看好中国的国际地位,要求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国也树立了良好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3、周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宣布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这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的诞生。中俄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对中国加强综合国力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促进了中国北部和西部边陲的稳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4、“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缓解,中国为维护“核心利益”所进行的国防投入和军力部署,有可能转向其他方向和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三、中国周边环境面临的不利因素1、中美关系:美国对我国安全存在着综合性的威胁。美国的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直言不讳地把中国说成是它的潜在威胁和巨大挑战,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基点之一。虽然美国与我国不接壤,但从美国的战略目标、政策走向来看,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速度。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鼓动、唆使我国周边国家与我国对抗,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2、朝鲜半岛并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将影响中国多年建设的“和平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危机双方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彼此互不示弱,尤其是在拥有核武器和导弹武器方面,都提出了相应诉求,“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3、中日关系: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90年中后期,日美安全同盟实现了冷战后的重新定义。其适用范围由日本本土及周围数百海里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合作内容由“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扩展到“日本周边地区发生事态时”,主要防范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4、南海问题: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南海问题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纷争,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影响也不容低估。尤其越南占据岛礁最多,获取利益最大,同时也在大量购置先进的海空作战装备,加之战场环境于我相对不利,如无充分准备,也难以应对海上突发事变。5、中印关系:在南亚的印度半岛,印度自称是一只大象,印度21世纪的宏观目标是控制南亚和印度洋。所以,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近些年来,印度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四、改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策略分析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推行睦邻外交。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中。2.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表明,强大的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无论什么时候,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作后盾国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国家军事实力。建设可靠的核自卫和常规防务力量是绝对必要的。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会大大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更加多样,但强大的国防力量对国家安全是不可或缺的。3.加强与美、日等国的政治、经济联系逐步削弱美、日对中国的敌视或不友好的举措。在政治上,中国把对美外交放在外交战略的优先地位,一直把加强对话,增加信任,增进了解和发展合作作为对美政策的基础。避免在一些非战略性问题上与美日等国形成严重对抗,同时利用日本急欲成为政治大国的心态和美、日在此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牵制和削弱美、日同盟。在经济上,充分利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日益扩大的市场对美、日两国的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对美、日两国的贸易,大力吸引两国的资本和技术,形成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存格局,逐步削弱美、日两国对中国的敌视或不友好状况。4.加强文化交流,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中国主张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促发展与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国民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文化交流对增进国民互信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以及睦邻友好系,促进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形势与政策期末结课论文2014-2015-2学期浅谈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学院名称:人文社科学院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班级:11东旅游姓名:刘君成学号:11871333
本文标题:浅谈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2928 .html